第129章 七日后启程去姑苏(第3页)

 “旭哥哥此言差矣,你之前给我的药方中,也有明确区分阴虚和阳虚所对应的不同药方。

 若不会望闻问切,不懂辨证,

 即便能够辨认药材,也不就如同那盲人摸象?

 万一表症相同,里症却大相径庭,岂非误人性命?”

 苏旭看着黛玉认真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伸手刮了刮她的鼻尖:

 “玉儿懂得倒是不少,看来是我小瞧你了。”

 其实苏旭的行事作风一直就是追求极致的效率,就比如他知道科举考试用馆阁体,所以他这么多年只练馆阁体,但是别的学子很多都会练习别的字体,因为对着书法的热爱,也有风雅的学习绘画。

 但是苏旭知道自己没这个时间,因此就练字只练馆阁体,写文只写八股,因着这个,才被吴论他们一干人暗地里说他没有文采,其实这也没说错,

 他刚刚让黛玉只学药材辨认,为的就是多做点药物,怕以后仇家又找上门,还可以有所准备。

 生死关头了,还需要什么对病人望闻问切,只是黛玉并不知晓他这深意,很认真的要学好医道。

 这个对待事务认真的劲头其实也很值得敬佩。

 此时,黛玉佯装生气地鼓起腮帮子:“旭哥哥莫要取笑我,我虽懂得些皮毛,可到底经验不足,还需名师指点。”

 苏旭见她娇嗔的模样,心中更是喜爱,连忙柔声哄道:

 “好好好,不取笑你。我这就让人去寻访名医,定要寻个医术高明,又性情温和的女医来教你。”

 几日后,苏旭寻访到一位颇有名望的女医,姓柳,人称柳先生。

 柳先生医术精湛,又通晓岐黄之术,最难得的是她性情温和,耐心细致,很适合教导黛玉。

 黛玉初见柳先生,便觉得十分投缘。

 柳先生也对黛玉聪慧好学赞赏不已。

 于是,黛玉便开始跟着柳先生学习医术,从最基础的脉象、舌苔开始,逐步深入学习各种病症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