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设计改动(第2页)

 那凸碧堂,依山而建,高耸于峰巅,宛如一位傲然挺立的隐士,俯瞰着园中喧嚣。

 而凹晶馆则藏于山脚,低调而静谧,仿佛一位温柔的女子,倚水而居,静静地映照着月光。

 他站在山脚下,抬眼望去,只见凸碧堂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屋檐下的阴影勾勒出几分庄严。

 凹晶馆则掩映在绿树与溪流之间,水波荡漾间,似乎能听见细碎的涟漪声。

 退步的概念,他曾和恩师山子野细细讨论过,那是建筑群落中的点睛之笔,现代建筑也多有延用,只是没有古代人这么根据山水用此设计的妙处,这设计虽不张扬,却自有其妙处。

 凸碧堂与凹晶馆,一高一低,一刚一柔,恰似阴阳相辅,彼此呼应。

 这两处设计当初看得苏旭对自己的恩师山子野佩服的五体投地,很难想象山子野是如何在这片山水间挥洒才情,将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

 这园子的设计,处处透着学问。

 那高处的凸碧堂,取名“凸碧”,不仅因其地势,更因其气势如虹,仿若碧玉雕琢而成。

 而低处的凹晶馆,名曰“凹晶”,则恰似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石,嵌在山坳之中,与水光交相辉映。

 他想,这“凸”与“凹”二字,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意。

 古往今来,用这两字命名的建筑甚少,可见当初恩师的匠心独运。

 苏旭漫步至半山腰,远眺凸碧堂,只见山石嶙峋,衬得那建筑更显挺拔。

 他又低头看向山脚,凹晶馆旁的水面在微风中轻轻颤动,宛如一面明镜。

 他心想,这两处景致,一上一下,一明一暗,恰如人世间的起伏跌宕。

 那凸碧堂的高处,适合登高望远,赏那山高月小的清冷之美。而凹晶馆的低洼处,则宜静坐听水,观那皓月映波的柔情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