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去扬州公干(第3页)

 山子野见苏旭如此上进,脸上的笑意更深了。他慢悠悠地捋了捋胡须,笑眯眯地补充道:

 “好,有这份心就好。

 不过啊,苏旭,这差事还有另外两个好处,你可要好好把握。

 这差事一来嘛,可以助你和夫人免于在她孕期分离之苦。你们新婚燕尔,又有了喜事,若是长期分离,怕是要耽误了小两口的甜蜜时光啊。”

 说到这里,山子野意味深长地看了苏旭一眼,见他面露喜色,便又接着说:“

 二来呢,这运河疏浚可是个大工程,比你在沛县修的那个堤坝的规模要大得多。

 你要知道,运河连接南北,贯通全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可是个难得的好机会,你还能借此机会历练一二,增长见识,为将来更上一层楼做准备啊。”

 苏旭听罢,他站起身来,向山子野深深一揖,说道:

 “恩师所言极是,学生受教了。此番若能得此差事,确实是一举多得。

 一来可以为国效力,为百姓谋福祉;二来能与妻儿团聚,共度这人生的重要时刻;三来还能增长见识,提升自己的才能。

 学生定当竭尽全力,争取这一差事,绝不辜负恩师的期望和朝廷的重托!”

 语罢,他又坐下,捏着那封来自妻子的书信,心中一片激动。

 当晚送别山子野,苏旭便吩咐小厮备好笔墨纸砚。

 他正了正衣冠,深吸一口气,然后挥毫泼墨,写下一份运河疏浚设计图。

 这份公文不同于寻常,苏旭将自己的所学所思,倾注其中。

 花了一周时间,这信才写好。

 信中不仅详述了他在沛县修建堤坝的经验和教训,更是将其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展现了他对治水的深刻理解。

 他还大胆地提出了几个创新性的想法,这些想法虽然看似冒险,但每一个都经过了他缜密的思考和推演。

 除此之外,苏旭还献上了一张未来运河疏浚的详尽布局图。

 这张图纸可谓是呕心沥血之作,上面的每一条线段、每一个标记都是他精心计算的结果。山川地势、水文变化、民力财力,无一不备详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