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重遇吴论(第3页)
而薛宝钗,虽然也吃了不少苦头,但凭借薛蟠的照拂,以及自身坚韧的性子,竟奇迹般地抵达了岭南。
只是一到岭南,宝钗竟遇到了吴论——那个曾将她退婚的进士,如今已是博白县的县令。
这吴论原是同进士,在京城候官许久,也没有动静,
眼看着同科进士,如苏旭这样的已经升官几级,他连个缺都没有谋到,他急得不行,
于是在京城娶了一个商家女为妻,想用妻家钱财为自己谋一个官职。
又恰逢太上皇复辟,正是用人之际,前朝的很多官员都被撸了下来,就在这时候,吴论砸了几百两银子,终于谋了个县令的缺。
命运的齿轮在这一刻悄然转动,为薛家与吴论之间的恩怨埋下了伏笔。
吴论站在县衙门前,目光阴沉地望着眼前的薛宝钗。
他怎么也没想到,当年那个被他退婚的闺秀,如今会以流放犯的身份出现在他的管辖地。
“薛小姐,”他冷笑一声,“没想到会在这里相见。”
他没有喊她贾夫人。
薛宝钗神色平静,仿佛丝毫不为所动。她微微欠身,不卑不亢道:
“吴大人,民女该称您一声县太爷了。”
这份从容让吴论心中暗恼。
当年他是看不上薛家的家世,如今对方沦为流放之人,他本该扬眉吐气才是。
可薛宝钗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反倒让他觉得自己才是那个输了的人。
“呵,”吴论冷哼一声,“流放之人,也配在本官面前摆这副架子?来人,把她押下去!”
“慢着!”此薛宝钗道,
“吴大人,我乃是朝廷判的流放,又不是死罪。
你这般对待,是不是有些不合规矩?”
吴论眯起眼睛:“薛姑娘这是在教本官做事?”
“民女不敢。”薛宝钗,
“只是朝廷有明文规定,流放之人到了当地,若无过错,便可自行寻找住处安置。吴大人若是存心刁难,怕是不好向上头交代。”
空气一时凝滞。
吴论的脸色阴晴不定,显然没料到薛宝钗居然还懂得这些门道。
“既然薛姑娘这般了解律例,”吴论冷冷道,
“那本官便准了。不过…”
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薛宝钗一眼,“流放之人,每月都要到县衙报到。
薛姑娘可莫要忘了这个规矩。”
薛宝钗淡淡一笑:“民女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