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处置金国杀手,段誉登基为帝(第3页)

 他的眼神中,残留着失怙的悲痛,更有着初登大宝的茫然与沉重。

 山河破碎,父王惨死,家国重担,一夕之间,尽数压在了这个曾经只愿逍遥江湖的世子肩上。

 钟鼓齐鸣,礼乐声声。

 文武百官,皇室宗亲,皆身着朝服,肃立于广场之上,神情庄重。

 保定帝段正明,如今已是身披袈裟的本尘大师,他站在天龙寺高僧之列,望着那个曾经需要自己庇护的侄儿,如今已是一国之君,眼中既有欣慰,亦有担忧。

 刀白凤、秦红棉、甘宝宝、木婉清、钟灵五女,立于女眷席位,望着那道龙袍身影,眼神复杂。

 尤其是刀白凤,看着儿子登基,本该是无上荣耀,可那三天三夜被龙象巨力拯救过的涟漪,却如影随形,让她心乱如麻。

 登基大典,繁琐而庄重。

 祭天,告祖,受百官朝拜。

 段誉努力挺直脊梁,让自己看起来更像一个合格的君王。

 他知道,从今日起,他不再是那个可以任性妄为的世子,而是大理国的皇帝。

 大典之后,便是国宴。

 宴请四方来使,昭告大理新君继位。

 皇宫正殿,灯火辉煌,觥筹交错。

 西夏、辽国、金国等周边强国的使臣,早已安坐席间。

 西夏使臣,乃是一位面白无须的中年文士,态度尚算谦和,举止有度,只是眼神深处,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而辽国与金国的使臣,则显得跋扈许多。

 辽国使臣,身材魁梧,满脸虬髯,穿着契丹贵族的貂裘,眼神睥睨,仿佛这小小的南诏之地,根本不入他的法眼。

 金国使臣,则是一位鹰钩鼻深眼窝的锦袍男子,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冷笑,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透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傲慢。

 宴席开始,歌舞升平。

 段誉端坐主位,强打精神,与各国使臣周旋。

 几番祝酒之后,那辽国使臣忽然放下酒杯,粗声说道:

 “段皇爷,听闻大理国历代君王,皆精通天文历法,能知天命,测旦夕祸福。”

 “不知如今,可还有此等能人?”

 他这话看似询问,实则带着浓浓的挑衅意味。

 大理群臣闻言,皆面色微变。

 段誉眉头微皱,沉声道:“大辽使者何出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