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大宁风云:朵颜三卫之变(第2页)
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朝堂上一时吵得不可开交,气氛紧张得仿佛能点燃空气。陈迪涨红了脸,据理力争,不断引用历史典故来佐证自己的观点;徐辉祖则双手挥舞,慷慨陈词,阐述着朱权节制朵颜三卫对边防的重要性,两人互不相让。
朱元璋权衡利弊,一方面他要巩固边防,抵御北元;另一方面又要防范藩王坐大。最终,他在支持朱权节制朵颜三卫的同时,也做出诸多限制。他派遣了朝廷的监军入驻大宁,监督朱权的军事行动;规定朵颜三卫的军饷发放需经朝廷严格审核,且部分重要军事决策需向朝廷报备批准。
此时,远在北平燕王府的朱棣也密切关注着朝堂动向。朱棣,朱元璋的第四子,自幼跟随徐达等名将学习兵法,在战场上历练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眼神中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霸气与睿智。平日里,他勤于练兵,对北平的防务极为上心,将北平打造得固若金汤。
当听闻朱权获朵颜三卫及军队改编之事,朱棣内心想法复杂。他深知大宁战略意义重大,朱权实力增强,理论上对北疆防御有利。但他也忌惮朱权势力坐大,威胁自身地位。在朱元璋的绝对权威下,朱棣行事极为谨慎。他清楚,在这个敏感时期,任何不当举动都可能引来父皇的猜忌。
朱棣虽未参与朝堂的争论,却在燕王府内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他每日与幕僚们讨论军事策略,表面上绝口不提朱权之事,可私下里却暗自思量。他明白,在父皇的布局中,每个藩王都有其作用与限制。他自己作为燕王,肩负着拱卫北平、抵御北元的重任,不容有失。
在燕王府的书房中,朱棣坐在宽大的书桌前,面前摊开着军事地图,手指在地图上轻轻滑动,思考着北平与大宁的战略关系。他的书房布置简洁而不失威严,四周书架上摆满了各类兵书和典籍。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北方边防图,图上标记着各个军事要点和兵力部署。
朱棣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朝廷和其他藩王关注。所以,他在节庆等必要时刻,会向朱权送去一些普通的问候书信,内容仅涉及生活琐事与家族关怀,绝口不提军事相关。比如在中秋佳节,朱棣修书一封:“十七弟,中秋将至,月圆人安,愿大宁诸事顺遂,家中老少皆康泰。”这封信看似平常,却也是他维系与朱权关系的一种方式,避免因猜忌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当燕王府中讨论军事策略时,朱棣虽会想到朱权在大宁的作为,但也只是在心中暗自思量,绝不向幕僚们谈及,避免任何可能引发猜忌的风险。他清楚,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保持低调和谨慎是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沈书瑶,本是现代医术精湛的女兵王,一次意外的军事行动中,她穿越到了这个时代,成了朱权极为宠爱的侧妃。如今,她身着锦绣罗裙,裙摆绣着精致的牡丹花纹,袖口和领口镶着细腻的蕾丝边,一头乌黑的长发精心盘起,插着一支温润的玉簪,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然而偶尔流露出的果敢眼神,依旧藏不住她骨子里的干练与英气。刚穿越过来时,她对这个陌生的世界充满了迷茫和困惑,但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坚韧,迅速适应了身份的转变。
一日,王府内务出现混乱,下人之间矛盾频发。沈书瑶得知后,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将下人按照职责详细分工,制定明确的奖惩制度,还设立了专门的协调岗位,负责处理矛盾纠纷。短短几天,王府内务便井井有条,朱权知晓后,对她赞赏有加。
暮色沉沉,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落在大宁王府的书房内。朱权眉头紧锁,手中反复摩挲着一封军情急报,脸上满是忧虑之色。沈书瑶轻手轻脚地走进来,手中捧着一盏热气腾腾的茶,她的步伐轻盈,却在看到朱权的瞬间,放缓了节奏。
“王爷,先喝口茶,暖暖身子。”沈书瑶的声音温柔如水,她将茶盏轻轻放在桌案上,目光关切地看向朱权。
朱权抬起头,眼中的疲惫稍减,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瑶儿,你来了。这局势愈发紧张,北元蠢蠢欲动,朵颜三卫虽暂时安定,却仍隐患重重,本王实在放心不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书瑶在朱权身旁缓缓坐下,两人独处,轻声交谈。沈书瑶听着朱权的忧虑,凭借现代的军事知识和洞察力,她在心里默默思考着局势,但并未直接参与决策,只是偶尔说些宽慰的话语。她知道在这个时代,女性参与军事决策不合规矩,即便与朱权亲近,也不能轻易表露。
朱权握住沈书瑶的手,轻轻拍了拍,“还是你懂我。只是朝廷那边限制颇多,军饷拖延,物资调配也困难重重,这防御之事,难呐。”
沈书瑶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如此操劳,定要保重自己。总会有解决的办法,一步步来。”她咽下了那些可能惊世骇俗的现代建议,只是用言语给予朱权支持。
朱权眼睛一亮,脸上露出赞赏之色,“有你在身边,本王心里踏实多了。”说着,他拉着沈书瑶的手,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沈书瑶靠在朱权怀里,轻声说道:“王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一直陪着你。大宁是咱们的家,咱们一定能守护好它。”
朱权轻轻抚摸着她的发丝,在她额头落下一吻,“有你这句话,本王便有了底气。只是这局势复杂,若有一日真到了生死关头,你……”
沈书瑶急忙伸手捂住朱权的嘴,“王爷不许说这不吉利的话。咱们夫妻同心,定能度过难关。就算真有危险,我也会与王爷生死相随,绝不独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