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暗影绝杀:毒镖危机与玉佩诡局
夜幕如浓稠的墨汁,沉甸甸地压在京兆尹衙门之上,死寂的压抑氛围如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整个衙门紧紧笼罩。档案室里,烛火昏黄黯淡,在呼啸穿堂风的肆意侵袭下,不安地摇曳跳跃,随时都可能被无尽的黑暗彻底吞噬。沈书瑶埋首于堆积如山的卷宗间,眉头紧蹙成一个“川”字,双眼布满血丝,像是爬满了细密的蛛网,在浩如烟海的线索中艰难搜寻着神秘“影子”的踪迹。困意如汹涌潮水般一波又一波将她淹没,她终是抵不住疲惫,趴在桌上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双温暖的手轻轻搭在她肩头,沈书瑶猛地惊醒,像是从一场惊涛骇浪的噩梦中挣脱而出。回头瞬间,她撞进了秦王殿下萧御渊温柔如水的目光里,心尖不受控制地一颤。萧御渊手中端着一杯热气袅袅的茶水,轻声道:“沈姑娘,夜深露重,喝杯茶提提神。”沈书瑶接过茶杯,指尖相触的刹那,她的心猛地一颤,脸颊不受控制地泛起一抹浅红,轻声道谢:“多谢王爷。”此刻,她的内心像是有一只小鹿在乱撞,既为萧御渊的体贴关怀而暗自欣喜,又因这份突如其来的心动而隐隐有些慌乱,脑海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萧御渊在她身旁坐下,目光在卷宗上快速扫过,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这些杂乱的线索中找到一丝遗漏的关键。他低声询问:“可有新发现?”沈书瑶神色沮丧,轻轻摇头,语气中满是无奈与失落:“毫无头绪,这‘影子’行踪诡秘,如鬼魅般难寻踪迹。”萧御渊闻言,微微皱眉,修长的手指下意识地轻轻敲击桌面,思索着案件中那些被忽视的细节,他心中清楚,“影子”如此狡猾,定是在每个线索背后都设下了重重迷雾。
恰在此时,晋王萧烬羽阔步走进档案室,见两人独处,脸色瞬间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你们在做什么?”晋王的声音冰冷刺骨,透着不加掩饰的不悦。他眼神紧紧盯着萧御渊,其中的敌意毫不遮掩,在他心中,萧御渊的出现就像是对他和沈书瑶之间关系的一种威胁。
沈书瑶急忙起身,解释道:“烬羽,我们在探讨案子,刚有了些思路。”晋王冷哼一声,走到萧御渊面前,毫不掩饰地警告:“九皇叔,我已求父皇赐婚,书瑶是我的未婚妻,还请您与她保持距离。”萧御渊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甘,像是被人夺走心爱之物的孩童,却仍礼貌回应:“晋王放心,本王自有分寸。”在这简短的回应中,他克制着内心的情绪,然而紧握的拳头却泄露了他心中的波澜。
沈书瑶看着剑拔弩张的两人,无奈轻叹,心中满是疲惫与无奈:“当下破获暗影教一案才是重中之重,这些私人之事,待抓住‘影子’后再议。”晋王和萧御渊对视一眼,各自别过头去,空气中弥漫着尴尬与紧张的气息。
三人迅速制定了更为周密的调查计划。从“夜枭”提及的相府挪钱一事入手,顺着资金流向揪出与暗影教勾结的朝廷官员;派出暗探紧盯可疑据点;沈书瑶负责梳理线索,挖掘潜在关联。
沈书瑶忽然想起,说道:“先前调查失踪少女案时,有证人称案发当晚,曾见一个身形消瘦、行动敏捷的神秘人在附近出现,会不会就是‘影子’?”晋王顿时来了精神,说道:“这是个关键线索,我们可顺此方向深入调查。”萧御渊点头赞同,同时补充道:“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入手,调查神秘人的行踪轨迹,看看是否能与其他线索串联起来。”他的思维严谨,总是能迅速将新线索与整体调查方向相结合。
正说着,一名衙役匆匆跑来,神色慌张,脚步急促得差点摔倒:“大人,又有少女失踪,但是这次失踪的地点和上次不一样!”沈书瑶等人脸色骤变,沈书瑶深吸一口气,冷静道:“看来暗影教又有新动作,这起新案或许是揭开他们阴谋的关键突破口。”她在心中快速梳理着案件的变化,意识到暗影教的计划远比想象中复杂。
就在这时,沈书禹匆匆赶来,带来皇帝旨意,若三日内不能破案,京兆尹衙门上下全部革职查办。这道旨意如同一记重锤,让众人顿感压力如山。沈书瑶攥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毅:“无论如何,我们必须在期限内抓住‘影子’,不能让无辜百姓再受伤害。”
此前追踪暗影教时,沈书瑶在现场隐蔽角落发现一块刻着特殊花纹的玉佩,当时她匆匆收起,玉佩的花纹在她心里留下疑惑。
第二日,天刚破晓,沈书瑶和萧御渊便来到新的失踪少女案发地挨家挨户询问,一整天过去一无所获。就在失望之际,一位卖菜大娘提供线索,说有个身着黑袍、头戴斗笠,走路又轻又快且身上散发奇怪气味的人常在此处鬼祟徘徊。沈书瑶与萧御渊对视,心中燃起希望。
顺着大娘的线索,他们在小茶馆得知神秘人与绸缎庄老板秘密交谈。沈书瑶立刻道:“这就对了,此前我们便怀疑绸缎庄与暗影教有关,这神秘人极可能是‘影子’。”萧御渊则在一旁思考着:“既然他们在此秘密交谈,说不定绸缎庄里还留有其他线索,我们再仔细搜查一番。”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细节,试图从看似普通的场景中找到关键证据。
三人立刻前往绸缎庄,却见大门紧闭,空无一人。沈书瑶心中涌起不祥预感,绕到后门,发现门虚掩着。她小心翼翼推开门,屋内一片狼藉,桌上有一张纸条写着:“欲寻我,城西破庙。”
晋王看罢,剑眉一挑,“噌”地抽出腰间佩剑,寒芒一闪:“好个‘影子’,竟敢如此挑衅,本王倒要会会他!”说着,抬脚便要走。萧御渊面色凝重,抬手拦住晋王,目光如炬,在四周细细扫过,不放过任何一处角落,试图从这凌乱中找出一丝破绽。他仔细观察着地上凌乱的脚印,大的、小的,杂乱地交织在一起,有的还带着泥渍,似乎是匆忙逃离留下的;再看那些被打翻的桌椅,摆放的角度十分怪异,像是经过一番激烈的打斗。他心中分析着这里发生的一切,判断是否有陷阱或隐藏的线索。沈书瑶眉头紧锁,指尖轻轻摩挲着纸条,眼眸微眯,心中暗自思忖:“这‘影子’行事向来诡秘,此番邀约,定有诈。”
随着调查推进,众人陷入僵局,线索全断,距离皇帝规定的三日之期越来越近。晋王指责萧御渊对沈书瑶心怀不轨拖延进度,他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认为萧御渊在故意拖延时间,好与沈书瑶相处。萧御渊回怼晋王行事冲动,每次不考虑后果就贸然行动,才会让暗影教有机可乘,扰乱调查。他觉得晋王的鲁莽破坏了原本的调查节奏,让他们陷入被动。沈书瑶怒喝两人停止内斗,可两人依旧怒目而视。
与此同时,京城另一处隐秘据点,暗影教成员们忙得不可开交。仓库里,杂乱的脚步声、低声的咒骂声交织。一个身形粗壮的黑衣人举着火把,狰狞伤疤被照得格外可怖,他低声呵斥手下手脚麻利些。几人费力地将沉重箱子抬上马车,匆匆驶向黑暗。密室中,火苗舔舐文件,“噼里啪啦”声仿佛是倒计时。突然,神秘机关启动,发出低沉嗡鸣声,墙壁浮现诡异符文,让在场的人心生恐惧。而在密室的最深处,暗影教教主楚殇正闭目沉思。
楚殇,曾经也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位居要职,心怀天下,一心想为百姓谋福祉。他在朝堂上多次直言进谏,抨击权贵的腐败行径,成为了权贵们的眼中钉、肉中刺。在一次关乎民生的重大水利工程拨款案中,楚殇发现了其中的巨额贪腐问题,涉及多位朝廷重臣。他不顾自身安危,收集证据,准备向皇帝揭发。然而,那些权贵们提前得知消息,联手设下圈套,伪造证据诬陷楚殇贪污工程款。皇帝被蒙蔽,下令将楚殇革职查办,抄家流放。在流放途中,楚殇的家人惨遭权贵们的暗中追杀,无一幸免。一夜之间,楚殇从满腔热血的忠臣沦为了无家可归的罪人,心中的悲愤与仇恨如火山般爆发。他深刻认识到,这个朝廷已经被权贵彻底腐蚀,正义在朝堂上已无容身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