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诡谲朝堂起风云,喋血大宁御北元(第3页)

 沈书瑶端着精美茶具走进,笑着说:“使者大人,这茶具融合了中原细腻工艺和草原豪放风格,正如大宁文化的包容并蓄。在大宁,中原的农耕技术与草原的畜牧养殖相互借鉴,中原百姓学会了改良牧草,草原牧民也掌握了灌溉农田的方法,双方都从中受益。”灵鹫隐匿在会客厅的房梁之上,静静地观察着使者的细微表情和动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一旦有异常,他便能迅速做出反应,保障萧烬羽和沈书瑶的安全。他的呼吸轻缓而平稳,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却又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沈书瑶表面微笑着,仪态大方,内心却十分紧张 ,思考着如何让使者认可大宁的实力。

 使者仍不罢休,追问:“文化融合虽好,但军事和经济实力才是关键。若不能保障贸易安全,如何能放心合作?”沈书瑶微微侧身,示意萧烬羽由自己应对,而后挺直腰杆,神色从容地说:“使者大人有所不知,大宁利用独特的地形,依山傍水建立了坚固防线。绵延的山脉是天然的屏障,湍急的河流阻挡了敌军的步伐。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预警机制,在边境设立了多个烽火台,一旦发现北元动向,便能迅速传递消息,让军队提前做好准备。经济上,大宁畜牧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手工业,精美的皮具、绚丽的织锦远销各地;商业也十分繁荣,贸易往来频繁。我们可签订贸易保障协议,建立联合商队,共同抵御风险,实现互利共赢。”使者听后,沉默片刻,最终放弃刁难,起身告辞,带着敬意离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切准备就绪,北元大军如汹涌潮水般袭来,黄沙漫天,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空气中弥漫着呛人的尘土与血腥气息。大战前一夜,军营里灯火通明,士兵们有的沉默擦拭兵器,有的低声交谈。年轻士兵小张手微微颤抖,反复检查着手中的弓箭。身旁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别怕,孩子,咱们身后是大宁的百姓,咱们为了守护家园而战,定能胜利!”小张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

 萧烬羽身披银色战甲,跨坐高头大马率军出征。战场上,黄沙滚滚,喊杀声、马嘶声交织。他运用道学“以柔克刚”的理念指挥军队,派出小股骑兵骚扰北元侧翼,诱使敌军分兵追击。同时,他巧妙结合草原骑兵擅长的游击战术与中原阵法中“方阵拒敌”的思路,灵活应对敌军进攻。

 士兵赵虎紧紧握住长枪,望着如潮水般涌来的北元骑兵,恐惧涌上心头,双腿微微发软。身旁的老兵李叔察觉到他的异样,低声吼道:“小子,别怕!握紧枪,听指挥!咱们身后就是大宁的百姓!有王爷和骁骑营在,咱们必胜!”赵虎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眼神逐渐坚定。

 北元将领哈克迅速识破萧烬羽的计谋,重新整顿队形,集中兵力对大宁正面防线发起猛烈冲击。一时间,喊杀声震耳欲聋,北元骑兵挥舞长刀,如狂风暴雨般扑向大宁防线,大宁士兵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防线摇摇欲坠。

 萧烬羽见状,迅速传令部分弓箭手集中射击敌军前排战马,打乱其冲锋节奏,又命方阵中的长枪兵将长枪压低,着重防御敌军骑兵的正面冲击。同时,他转头看向王虎,大声下令:“王将军,带领骁骑营从侧翼迂回包抄,不要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王虎眼中闪过兴奋与决然,双手紧握缰绳,猛地一夹马腹,嘶吼道:“儿郎们,随我杀!为了大宁,为了咱们的家人!”只见他一马当先,身先士卒地冲入敌阵。他手中那柄大刀舞动得虎虎生风,每一次挥舞都带起一片血雨腥风,北元骑兵在他面前纷纷落马。在王虎的带领下,骁骑营如同一把利刃,直插敌军侧翼。

 此时,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北元军队被骁骑营这突如其来的冲击打得阵脚大乱,但他们毕竟久经沙场,很快便组织起了抵抗。而在大宁军队后方,李轩正紧盯着战场局势,大脑飞速运转。突然,他发现北元军队的指挥旗附近防守出现了一丝松动,心中一动,立刻向萧烬羽建议:“王爷,敌军指挥处防守有变,我们可派精锐小队突袭,打乱他们的指挥系统!”

 萧烬羽略一思索,点头同意。李轩迅速挑选了一支由军中精锐组成的小队,亲自向他们布置任务。小队如鬼魅般潜行,巧妙地避开敌军的巡逻,悄然接近北元军队的指挥处。就在北元将领哈克正忙于指挥军队反击骁骑营时,精锐小队突然杀出。一时间,刀光剑影闪烁,北元指挥处顿时乱作一团,哈克大惊失色,连忙组织人手抵抗。

 这边战场上杀得难解难分,沈书瑶在大宁城中也没有闲着。她奔波于各个医帐之间,亲自为伤兵换药、喂药,安慰着他们的情绪。城中的富户们在她的劝说下,纷纷捐出物资,普通百姓们也自发组织起来巡逻,守护着大宁城的安宁。灵鹫则在暗中穿梭于城中,留意着是否有北元的奸细混入,以及城内是否有不稳定因素,守护着大宁的后方安全。他像一个无形的守护者,在城市的暗处游走,一旦发现可疑迹象,便会迅速展开调查,将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伤亡惨重,大宁的粮草供应出现危机。周边城镇因道路被雨水冲毁,补给车队无法按时抵达。但萧烬羽早前打击富商囤积居奇的举措,此刻发挥了关键作用。储备的粮食被有序发放,保障了士兵的基本供给。同时,沈书瑶发动城中百姓,将家中剩余的粮食和物资收集起来,源源不断地送往战场,解了燃眉之急。

 随着战斗的持续,天空突然阴云密布,暴雨倾盆而下,地面变得泥泞不堪,北元骑兵行动受阻,战马频频陷入泥沼。萧烬羽见状,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时机,果断发动全面反攻。大宁军队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般勇猛无畏,喊杀声震天。

 萧烬羽身先士卒,带领中军向前推进。他手中的长枪如龙蛇舞动,所到之处,北元士兵纷纷退避。在他的带领下,大宁军队逐渐扭转了战局,将北元军队逼至绝境。

 经过数日激战,北元军队全线溃败,大宁取得最终胜利。残阳如血,映照着满目疮痍的战场,萧烬羽立马阵前,望着大宁军旗猎猎作响,心中满是感慨。这场胜利来之不易,不仅是对北元的有力回击,更是大宁军民团结一心的见证。

 消息传回大宁,整个城市沸腾起来。街道上张灯结彩,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奔走相告。孩子们兴奋地穿梭在人群中,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彩旗,笑声清脆响亮。老人们眼中含泪,相互搀扶着,感恩这场胜利让他们得以继续安宁生活。年轻的姑娘们则精心准备着庆祝的歌舞,彩绸飞舞,身姿婀娜,用欢快的旋律和灵动的舞姿表达心中的喜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萧烬羽班师回朝,受到百姓们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他骑着高头大马,身披银色战甲,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眼神中既有胜利的欣慰,也有对未来的思索。沈书瑶早早等候在王府门口,看到萧烬羽归来,眼眶微微泛红,快步迎上前去。萧烬羽下马,紧紧握住沈书瑶的手,千言万语尽在这一握之中。

 当晚,王府内举行庆功宴,将领、谋士们齐聚一堂。众人纷纷向萧烬羽敬酒,感谢他的英明指挥。萧烬羽站起身,举起酒杯:“此次能击退北元,靠的不是我一人,而是在座诸位,还有大宁的每一位百姓。大家齐心协力,才保住了我们的家园。”

 宴会上,李轩站起身,说道:“王爷,虽然此次大宁获胜,但朝中那些诋毁之言恐怕不会就此罢休,我们还需早做打算。”

 萧烬羽微微点头:“我已修书给朝廷,详细说明此次战事经过,以及大宁在旱灾下依旧坚守的艰难历程,还有百姓联名上书,表达对我们的支持。如今证据确凿,想来朝廷不会再偏听偏信。而且经此一役,我们也让众人看到了大宁的实力与忠心。”

 王虎大声说道:“怕他们作甚!大宁有我们这些将士,还有骁骑营,若是他们再敢污蔑王爷,我们绝不答应!”

 萧烬羽微笑着摆摆手:“不可鲁莽,朝堂之事,需从长计议。我们还是要以大宁的稳定和发展为重。接下来,我们要重建战后的大宁,恢复民生,强化防御,让大宁的根基更加稳固。”

 庆功宴结束后,萧烬羽和沈书瑶漫步在王府的花园中。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四周花香阵阵。萧烬羽轻轻揽住沈书瑶的肩膀:“瑶儿,多亏有你在我身边,与我并肩作战。”沈书瑶靠在他的怀里,轻声说道:“我们一起守护大宁,未来的路,我们也一起走。”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期许。灵鹫远远地跟在他们身后,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既不打扰二人的甜蜜时光,又随时准备在有危险时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