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奇人送证,阴谋揭露(第2页)
沈书瑶秀眉微蹙:“看来他们是铁了心要对付咱们。”她脑海中浮现出古代的权谋智慧,同时结合现代的公关思维,想着不仅要帮萧烬羽扭转形象,还要巧妙地揭露萧景轩的阴谋,让朝廷上下看清他的真面目。
萧烬羽沉思片刻,眼神坚定:“既然如此,咱们也不能坐以待毙。李轩,你去联络那些被萧景轩打压的大臣,尤其是对他行为有所不满的,看看能不能从他们那里获取更多萧景轩暗中谋划的证据。周小叨,你安排人手,加强别院的守卫,不可有丝毫懈怠,同时密切关注萧景轩在京城的动向。”周小叨领命而去,心中暗自发誓,定要拼尽全力保护王爷和大宁的安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夜晚,沈书瑶和萧烬羽坐在院子里,月光洒在他们身上,却驱散不了两人心中的阴霾。沈书瑶娇躯轻颤,侧身轻轻依偎于他的肩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王爷,萧景轩的阴谋越来越明显,我真的好害怕,怕我们应对不及,怕大宁陷入危难。”萧烬羽紧紧搂住她,下巴轻抵着她的额头,轻声安慰:“书瑶,别怕,有你在我身边,我便有了面对一切的勇气。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不会让你和大宁受到伤害。”沈书瑶抬起头,眼中泪光闪烁:“我知道你有担当,可这局势如此复杂,我担心你会……”萧烬羽轻轻捂住她的嘴:“休要瞎想,我们携手一定能渡过难关。”
两人陷入沉默,良久,萧烬羽轻轻抚着沈书瑶的发丝,缓缓开口:“书瑶,这些日子我反复思量,这天下纷争不断,权力倾轧无休无止,可大宁百姓何其无辜。我们既身处在这乱世,便不能退缩。”沈书瑶静静听着,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认同。萧烬羽接着道:“我身为宁王,守土有责,这是祖宗留下的使命,也是我对大宁百姓的承诺。而你,是我最坚实的依靠,往后不管遇到什么,我们都坦诚相对,共同面对,可好?”沈书瑶重重点头,眼中的恐惧渐渐被坚定取代:“王爷,有你这句话,我便安心了。不管前路如何艰险,我都与你生死相随。”
第二天,沈书瑶便开始准备。秋霜在一旁忙前忙后,帮她挑选书画作品、研磨铺纸。“小姐,您这幅画可真是栩栩如生,皇上看了一定会喜欢的。”秋霜一边整理着画卷,一边夸赞道。沈书瑶微笑着说:“希望能借此帮到王爷。这回也得靠这本事,把话说到陛下心坎里。”准备妥当后,她和萧烬羽一同进宫面圣。
皇宫大殿,金顶耀目,雕梁刻凤,画栋飞云,尽显皇家威严气象。萧烬羽和沈书瑶进入大殿后,按照严格的礼仪,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
在皇宫的大殿上,皇帝高坐龙椅,神色威严。萧烬羽和沈书瑶行完大礼后,沈书瑶率先开口,一口地道的京腔,字正腔圆:“陛下,民女听闻陛下喜爱诗词书画,民女略通一二,特带来一些拙作,望陛下品鉴。”说罢,将书画和诗词呈了上去。这些书画不仅展现了大宁的壮丽山河,还有百姓身着特色服饰在田间劳作、街头巷尾热闹集市的场景,生动呈现出大宁的风土人情。
皇帝接过,随意翻看了几眼,原本平淡的神色渐渐有了变化:“这些诗词书画,倒是有些意境。”
沈书瑶心中一喜,连忙说:“陛下过奖了。这些诗词中,还描绘了大宁的风土人情和王爷治理大宁的成果。王爷一心为大宁百姓,为朝廷效力,此次击退北元,更是立下赫赫战功。大宁百姓安居乐业,皆因陛下圣明,恩泽四方,王爷不过是谨遵陛下教诲,守好北疆。”她巧妙地运用古代的沟通技巧,言辞恳切又不失分寸,既夸赞了皇帝,又强调了萧烬羽的功绩与忠心。
随后,她又和皇帝探讨起诗词中的意象运用,从独特的视角阐述诗词的魅力:“陛下,您看这‘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短短十个字,便勾勒出塞外壮阔雄浑之景。臣女在大宁时,也常观此景,心中感慨万千,便尝试以诗词描绘大宁风光,还望陛下不吝赐教。”皇帝听得频频点头,对她的才学颇为赞赏。
然而,在交流过程中,有一位大臣突然站出来质疑:“陛下,这女子来历不明,所言所写恐有蛊惑圣听之嫌,不可轻信。”沈书瑶心中一紧,但很快镇定下来,她有条不紊地回应大臣的质疑:“大人此言差矣。民女虽出身平凡,却自幼饱读诗书,对诗词书画钻研多年。此次献诗作画,只为表达对陛下的敬仰以及王爷对朝廷的忠心。诗词乃心声,画作表真情,大宁的繁荣昌盛,百姓的安居乐业,便是最好的证明,岂容无端揣测?”沈书瑶引经据典,将诗词中的深意和大宁的真实情况详细道来,其他几位大臣也在一旁点头附和,最终成功说服了皇帝和其他大臣。
萧烬羽趁机上前:“陛下,臣对朝廷忠心耿耿,绝无谋反之心。大宁地处北疆,乃朝廷重要屏障,臣定当守护好大宁,不负陛下重托。”
皇帝看着他,脸色一沉,斥责道:“萧烬羽,你虽击退北元,但劫狱之事,触犯国法,难以饶恕!”萧烬羽刚要辩解,皇帝却微微眯起眼睛,靠在龙椅上,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萧烬羽多年来驻守北疆,抵御北元,为朝廷立下的汗马功劳,又想到如今北方局势依旧不稳,边境时常受到侵扰,正是用人之际,若此时严惩萧烬羽,恐寒了边疆将士之心,于朝廷不利。
沉默许久,皇帝语气稍缓:“念你击退北元有功,且大宁局势需要你坐镇,此次暂且饶过你,但你需在京城待满三个月,以观后效。”
萧烬羽叩首谢恩:“臣遵旨!”
从皇宫出来后,萧烬羽和沈书瑶都松了一口气。沈书瑶笑着说:“看来这一招还挺管用。”萧烬羽握住她的手:“多亏了你,不然今日还不知如何应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两人正说着,周小叨匆匆赶来:“王爷,沈姑娘,不好了,李轩被那些大臣抓走了!背后似乎有燕王的影子。”萧烬羽再次牙关紧咬,双手下意识地攥成拳头,手臂上青筋暴起,恨不得立刻冲去救人。
沈书瑶秀眉紧蹙,沉声道:“他们欲斩草除根,得赶紧想营救之策。”她迅速在脑海中构思营救计划,一边想着一边对萧烬羽说道:“王爷,我记得之前在京城结识过一位奇人,他擅长易容和打探消息,或许能帮上忙,我这就差人去联络他。”
萧烬羽点头,立刻吩咐周小叨加强别院的戒备,防止敌人趁乱袭击。
萧烬羽冷哼一声:“他们以为这样就能威胁到俺?周小叨,灵鹫,你们随俺去救人。”
说罢,一行人朝着关押李轩的地方赶去。
当他们赶到时,发现那里戒备森严。萧烬羽看着眼前的守卫,眼神冰冷如霜:“让开,否则休怪本王不客气!”
守卫们却不为所动:“王爷,我们也是奉命行事,您还是请回吧。”
萧烬羽正要动手,沈书瑶连忙拉住他:“王爷,先别冲动,咱们想想办法。”
沈书瑶思索片刻,迅速凑到萧烬羽耳边,低声说出用迷药迷倒守卫的计划。灵鹫在一旁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叹,转瞬又恢复平静,脑海中飞速推演迷药生效后的每一步行动,确保能顺利救出李轩。
萧烬羽听后,微微点头:“就依你的计策。”
于是,沈书瑶与周小叨、灵鹫等人,悄然绕至后方,找到了关押李轩的牢房。周小叨紧紧握住刀柄,掌心微微沁出汗水,他深知此次任务关乎李轩性命,更关系到王爷和大宁的安危。经历上次救李轩一事后,他愈发沉稳,不再是那个只凭一腔热血行事的莽汉,时刻警惕地留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
灵鹫屏气敛息,每一步都踏得悄无声息,像融入了黑暗之中。当看到牢房内的守卫时,曾经灭门惨案的画面在他脑海中一闪而过,仇恨的火焰瞬间燃起,但他强压着这股情绪,凭借着钢铁般的意志和多年的暗杀经验,迅速而精准地解决掉了外围的守卫。
沈书瑶施展医术,用精心调配的迷药迷倒牢房内的守卫,顺利打开牢门,救出了李轩。
就在他们准备撤离时,却被赶来的大臣们堵了个正着。
为首的大臣神色冷峻,怒声呵斥:“萧烬羽,汝公然劫狱,此乃大罪,罪无可恕,当加等论处!”
萧烬羽神色镇定,朗声道:“汝等无故抓人,才是目无法纪!李轩乃本王谋士,为大宁立下汗马功劳,汝等凭何抓他?”萧烬羽一边说着,一边给灵鹫使了个眼色,灵鹫心领神会,悄悄绕到大臣们身后,准备在关键时刻制造混乱,为众人争取逃脱的机会。
大臣们一时语塞,但仍不肯善罢甘休:“今日,断不会让你们轻易离去!”
双方剑拔弩张之际,一阵急促的马蹄声骤然响起。众人转头望去,只见皇帝的贴身侍卫策马赶来,高声传令:“陛下有旨,所有人等立刻进宫!”
大臣们听闻圣旨,虽心有不甘,但不敢违抗,只能放行。萧烬羽等人随侍卫进宫。
进宫后,皇帝高坐朝堂,脸色阴沉,目光扫视众人后,缓缓开口:“朕听闻你们争执不休,所为何事?”萧烬羽向前一步,条理清晰、言辞恳切地陈述李轩被抓以及此次营救的缘由,着重强调李轩对大宁事务的重要性和被抓的不合理性。沈书瑶在一旁补充细节,以清晰的逻辑和精准的表达,让整个事件更加明晰。
此时,那位被沈书瑶联络上的奇人,怀揣着燕王萧景轩暗中结党营私的铁证,正马不停蹄地往皇宫赶。他深知这份证据的重要性,也明白自己正身处险境。萧景轩的眼线遍布京城,稍有不慎便会暴露。
一路上,奇人巧妙地利用京城错综复杂的小巷,不断变换路线。可即便如此,还是被萧景轩的两名眼线盯上。奇人心中一紧,加快脚步,佯装镇定地走进一家布庄。他一边挑选布料,一边用余光观察着身后的眼线。待眼线走进布庄,他突然抓起一匹布料朝他们甩去,趁两人慌乱之际,从布庄的后门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