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烽火燃情,大宁守梦(第3页)

 战后,朱权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北元小股势力可能还会再次来袭。于是,他继续加强边境防御,增加巡逻频次,同时对士兵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士兵们的战斗技能和应变能力。

 徐书瑶在城中时刻关注着战事进展。她利用自己的医馆,设立了临时伤兵营,安排医术精湛的大夫随时待命。还组织城中的妇女,为将士们缝制棉衣和绷带。“将士们在前线风餐露宿,咱们要让他们感受到后方的温暖。”徐书瑶一边指导着妇女们缝制,一边说道。然而,城中也有一些百姓对战争充满恐惧,他们担心战火会蔓延到城中,开始有了逃离的想法。这给城中的稳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徐书瑶一边安抚百姓,一边努力维持着医馆的运转,她深刻体会到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巨大影响,也更加渴望和平的到来。

 随着又一次北元势力小规模侵袭被成功抵御,大宁迎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日子。朱权趁着这段时间,对军队进行了更为系统的改革和训练。他深知,战争带来的伤痛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而和平的珍贵,只有在经历战争的残酷后才能深刻体会。在王府的书房中,朱权时常陷入沉思,他开始思考如何从根本上减少战争的发生,让大宁的百姓能永享太平。

 徐书瑶这边,医馆的生意愈发兴隆。她不仅治愈了许多前来求医的百姓,还将自己治疗疤痕的药膏配方分享给了其他有需要的医者。她的名声越传越远,甚至有外地的患者慕名而来。但徐书瑶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她明白,自己的医术之路还很长。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她看到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这更加坚定了她追求医术精进,为更多人减轻痛苦的决心。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暗潮依旧涌动。王妃察觉到了朱权与徐书瑶之间的感情,心中醋意大发。她联合自己的家族势力,在王府中对朱权施加压力,试图让他断绝与徐书瑶的往来。朱权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一边是深爱的徐书瑶,一边是复杂的王府局势和家族责任。他深知,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伤害到徐书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政治危机。

 徐书瑶也感受到了来自王府的压力。有一次,她在外出采购药材时,遭到了不明身份人的骚扰和警告。她明白,这一定与她和朱权的感情有关。但她并没有退缩,她决定主动找朱权,与他共同面对这一切。

 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徐书瑶偷偷来到王府与朱权相见。两人相对而坐,眼中满是深情与忧虑。“王爷,我知道我们的感情面临诸多阻碍,但我不想放弃。”徐书瑶坚定地说道。朱权握住她的手,感慨万千:“书瑶,我又何尝想放弃。只是王府之事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会连累你。”两人经过一番长谈,决定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不久后,朱权收到王妃家族邀请,参加一场极为关键的家族议事。议事厅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王妃家族的长辈们面色冷峻,直言要求朱权与徐书瑶断绝来往,否则便撤回对王府的支持,甚至会在朝堂上参他一本。朱权深知这是一场艰难的博弈,他定了定神,缓缓起身,开始有条不紊地分析局势。他先提及当前大宁面临的外部威胁,强调若此时王府内部生变,恐给敌人可乘之机,而徐书瑶在城中行医救人,对安抚民心有极大帮助,间接也为王府稳固根基。接着,他巧妙地抛出一些利益筹码,承诺会在后续的土地分配和商业合作中,给予王妃家族更多好处。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王妃家族的态度终于有所缓和,虽未完全同意他与徐书瑶的关系,但暂时不再强硬逼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与此同时,徐书瑶这边也迎来了挑战。王妃家族中一位备受尊崇的长辈突发怪病,浑身长满红斑,瘙痒难耐,还伴有高热不退,多方名医皆束手无策。徐书瑶得知后,明白这是改善关系的契机,也是巨大的考验。她一头扎进医馆,日夜翻查医书,又亲自上山采集可能有用的草药,反复尝试不同的药方。期间,她多次因采药时路途艰险而受伤,还因熬夜研究累倒,但始终未曾放弃。经过七天七夜的努力,她终于调配出合适的药剂,成功治愈了这位长辈。王妃家族对她的态度由此大为改观。

 此后,朱权在推动大宁商业发展时,遭遇了当地一些守旧商户的抵制。这些商户习惯了以往的经营模式,担心新的商业政策会损害自身利益,于是联合起来向朱权施压,甚至煽动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闹事。朱权没有退缩,他先是召集这些商户代表,在王府中设宴款待,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随后,他详细讲解新政策将给大宁带来的长远利益,还拿出具体的数据和案例进行分析。为了消除商户们的顾虑,朱权承诺会逐步推行政策,给予他们一定的适应期,并在税收和经营许可上提供优惠。同时,他安排周小叨带领士兵维持秩序,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在朱权的努力下,守旧商户们终于理解并接受了新政策,大宁的商业发展得以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