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大宁风云:贸易、危机与变革(第2页)
洪武末年,郭资担任户部侍郎。郭资出身仕宦之家,长期在朝中任职,对财政事务极为精通。大宁贸易的改革,尤其是新商业模式的兴起,使得税收统计和上缴流程发生改变,触动了郭资一直维护的财政体系。加之郭资与一些依赖传统贸易税收的权贵往来密切,为了迎合他们,郭资不断向袁泰施压,要求他找出朱权把柄,限制大宁贸易。他在向皇帝进谏时,从财政稳定、税收规范等角度出发,指责大宁贸易存在诸多漏洞,声称其扰乱了国家的财政秩序,要求加强管控甚至撤销大宁贸易的特殊政策。
正当朱权为大宁贸易的长远发展殚精竭虑时,一场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一支满载着大宁与江南商户重要交易物资的商队,在途经太行山麓时,突遭百年一遇的泥石流。瞬间,道路被冲毁,货物被掩埋,商队损失惨重。消息传回大宁,朱权和沈书瑶心急如焚,这批货物涉及到多笔大额订单,一旦无法按时交付,不仅要承担巨额赔偿,大宁贸易的信誉也将一落千丈。此次商队运输的货物,除了常规的皮毛,还有大量茶叶,茶叶作为茶马互市的关键物资,其损失对大宁贸易影响重大。按照朝廷贸易制度,这些货物的运输有严格的路线规划和护送要求,此次事故也引发了对运输安全和贸易风险的重新审视。
郭资得知此事后,如获至宝,立刻联合几位与他立场一致的朝臣在朝堂上发难:“陛下,朱权治下的大宁贸易如此不堪一击,一场天灾便原形毕露,继续下去,朝廷财政必将受损。恳请陛下即刻整顿大宁贸易,严惩相关责任人!”朱元璋神色阴沉,想起蓝玉案后朝堂势力的大清洗,愈发警惕任何可能威胁统治和财政稳定的因素。他深知宝钞问题和地方经济管理的复杂性,当即责令朱权给出解决方案,语气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权一边紧急调配王府储备物资,通过典膳所和相关部门,优先满足重要商户的部分需求;一边和沈书瑶亲自拜访受灾商队成员的家属,给予安抚和补偿。同时,他与兵部尚书沈溍商议,从军队中抽调熟悉地形的士兵,组成抢险队,前往事发地抢救物资。朱权还修书给江南的商户,诚恳说明情况,并附上详细的补救计划和交付新货物的时间表,承诺承担所有损失。在与朝廷的沟通中,朱权言辞恳切,表达了自己对大宁贸易的信心和对解决此次危机的决心,最终赢得了朱元璋的理解与一定程度的支持,让他放手解决问题。
此时,蒙古部落进犯大宁的局势也出现新变化。在1395年,蒙古兀良哈部落势力较大且与明朝边境互动频繁。查阅历史资料后,将原本虚构的脱欢替换为兀良哈部落真实存在的贵族阿哈出。阿哈出在部落中地位尊崇,因部落内部对资源分配和发展方向产生严重分歧,且长期受到其他强势部落的挤压,急需寻找外部支持。他暗中与明朝边境的官员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带领部分势力归附明朝,共同抵御敌对部落。
边境官员迅速将此事上报给朱权,朱权得知消息后,认为这是化解大宁危机的关键契机。他深知此事干系重大,于是先秘密派遣王府中真实幕僚齐泰(注:齐泰在洪武年间任职,以才能出众受朱元璋赏识 ),携带详细的情报和初步的应对策略,快马加鞭前往应天向朱元璋上奏此事。齐泰自幼饱读诗书,尤其擅长谋略与外交,在朱权的王府中担任重要幕僚。他曾在之前处理王府与地方事务中展现出卓越的才能,深受朱权信任。在得到朱元璋的默许后,朱权再次派遣齐泰,带着丰厚的礼物和朱权的亲笔书信,在严密的护卫下秘密前往阿哈出的营帐。齐泰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握,经过多轮谈判,双方达成协议:阿哈出在蒙古联军进攻时,带领自己的部众佯装进攻,实则从侧翼突袭敌军主力部队,配合明军里应外合。而阿哈出要求明朝承认其在归附部众中的领导地位,并给予一定的贸易和生活物资支持,朱权详细向朝廷奏明,朝廷经过礼部、户部、兵部等多部门商议,考量到兀良哈部落的实力和对边境局势的影响,决定给予其在一定期限内,对特定物资的贸易特权,但交易过程需由市舶司严格监管,交易货物的质量、数量、价格都要符合朝廷规定,税收缴纳也必须严格执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郭资不知从何处听闻了风声,不敢明目张胆地破坏,只能暗中指使一些与他有勾结的边境小吏,试图在传递消息的过程中制造阻碍,延误战机。但朱权早有防备,安排了多组信使和严密的情报传递网络,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这些问题。
虽然没有西方传教士的到来,但大宁本地的文化交流活动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朱权一直致力于融合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他组织了一场盛大的文化交流盛会,通过长史司邀请了大宁周边的草原部落首领、各族的学者以及中原地区的文化名流。典乐所负责组织文艺表演,展示中原的丝竹雅乐和草原的豪放歌舞;典宝所负责保管和展示从王府宝库中挑选出的珍贵文物和书籍,供大家欣赏交流。在活动筹备和举办过程中,严格遵循王府内部管理流程,各部门各司其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在盛会上,草原部落展示了精湛的骑射技艺和独特的歌舞表演,中原的学者则分享了诗词歌赋、经史子集等知识。期间,也产生了一些观念上的碰撞。比如,对于礼仪制度,草原部落较为随性自由,而中原文化则有着严格的规范。朱权亲自出面调解,引导双方互相理解,强调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他还提议将草原的骑射训练方法与中原的军事理论相结合,以提升明军的战斗力,得到了许多将领的认可。
袁泰在大宁的调查进入关键阶段。他深入商户、农户之中,了解贸易对民生的影响。在走访中,他遇到农户张二,张二感激地说:“御史大人,自打贸易兴旺起来,咱卖粮食价钱高了,日子也好过多了。王爷还推广新技术,今年俺家收成比往年多了两成。”袁泰默默点头,心中对大宁贸易有了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