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北疆风云下的大宁王府
书馆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朱权时常忙碌到很晚才回王府。1397年的春节前夕,北风呼啸,大宁城被皑皑白雪覆盖,一片银装素裹。傍晚,朱权身披厚重的裘皮披风,踏着积雪,拖着略显疲惫的身躯踏入王府。刚走进庭院,就听到朱盘烒那奶声奶气的笑声。小家伙在厚厚的雪地里,由乳母搀扶着,努力地迈出小小的步子,每走一步都摇摇晃晃,却满脸兴奋。看到朱权回来,他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嘴里含糊地喊着“爹……爹” ,还伸着小手要抱。
朱权心中一暖,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他快步上前,蹲下身子将朱盘烒抱了起来,在他粉嫩的脸颊上亲了一口,说道:“盘烒乖。”朱盘烒咧着嘴笑,露出还没长齐的牙齿,开心地晃着手中握着的小拨浪鼓,发出“咯咯”的笑声,像是在回应朱权。
这时,王妃张氏从屋内款步走了出来。她身着绣着牡丹、云纹等吉祥图案,以正红色为主色调织锦冬衣,这是明代藩王妃在正式场合及节庆时的典型着装 ,颜色和图案皆遵循着严格的等级规制。她身姿优雅,脸上带着温婉的笑意,仪态端庄地说道:“王爷,你可算回来了,今日忙了一天,累坏了吧?”话语间尽显关切,却不失王妃的矜持。朱权抱着朱盘烒走到王妃身边,说道:“有你们在,再累也值得。书馆的事进展得差不多了,负责官员们办事得力,只是这些事务都已提前向朝廷报备,待审核通过,便能正式开馆。如今大宁虽无大规模战事,但西北常有小股骚扰,朝廷物资调配紧张,咱们大宁的书馆筹备,后续物资补充或许也得缓一缓。大宁百姓赋税虽无大幅增加,但生活依旧不易,得找机会安抚一番。而且因物资征调,大宁与内地商路受阻,商业也跟着萧条起来,这事儿还得想办法解决。”王妃微微颔首,轻声道:“王爷心系大宁,福泽百姓,百姓们定会铭记王爷的恩情。只是诸事繁杂,王爷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其言语、神态皆符合大家闺秀和王妃的身份。
三人一同走进屋内,屋内暖意融融,桌上已经摆满了热气腾腾的饭菜。朱权抱着朱盘烒坐在桌前,王妃则有条不紊地为他们盛饭,举手投足间尽显温婉贤淑。用餐过程中,朱盘烒十分活跃,一会儿伸手去抓桌上的饭菜,一会儿又兴奋地挥舞着小胳膊,嘴里偶尔蹦出“饭饭”“肉肉”这样简单的词汇,逗得朱权和王妃笑声不断。朱权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暗暗发誓一定要守护好大宁,守护好这个小家。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的氛围愈发浓郁。除夕这天,王府内张灯结彩, 仆役们忙着张贴春联、悬挂灯笼,处处洋溢着节日的气息。
一大早,朱权和王妃就带着朱盘烒来到书房,准备写春联。书房里弥漫着墨香,朱权亲自研墨,王妃则铺好了大红的纸张。朱盘烒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小脑袋里满是疑惑。朱权笑着将朱盘烒抱到桌前,让他坐在自己腿上,然后握住他的小手,拿起毛笔。“盘烒,来,跟爹爹一起写。”朱权轻声说道。朱盘烒的小手紧紧握住毛笔,虽然握得不太稳,但他的眼神里充满了专注。在朱权的引导下,毛笔在纸上歪歪扭扭地划过,留下一道道墨痕,虽然不成字形,但朱盘烒却兴奋得咯咯直笑。王妃在一旁看着父子俩,眼中满是笑意,不时地为他们整理一下纸张,添些墨水。最后,朱权握着朱盘烒的小手,写下了一个大大的“福”字。看着这个有些歪扭却充满童趣的“福”字,一家人都忍不住笑了起来,书房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写罢春联,一家人来到王府厨房。此时的厨房热闹非凡,厨师们正在为年夜饭忙碌地准备着各种食材。朱权带着朱盘烒在厨房中穿梭,各种各样的食材摆满了灶台,热气腾腾的蒸汽弥漫在整个厨房。朱盘烒被这热闹的场景吸引,眼睛睁得大大的,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王妃也亲自下厨,系上围裙,熟练地拿起锅铲,为家人做几道拿手菜。朱权指着各种食材,耐心地给朱盘烒介绍:“这是鱼,代表着年年有余;这是年糕,寓意着年年高……”朱盘烒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嘴里不时地发出“哦哦”的声音。一家人在厨房里忙碌着,欢声笑语回荡在厨房的每一个角落,共同完成了这顿充满爱意的年夜饭。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摆满美食的桌前,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摆满了象征吉祥的菜肴,有寓意团圆的丸子,还有象征富贵的红烧肉。朱盘烒坐在朱权和王妃中间,开心地吃着自己喜欢的食物,嘴里不停地说着“好吃”。饭后,一家人来到庭院里。庭院中, 仆役们已经在地上摆好了投壶的器具。投壶游戏正式开始,朱权拿起一支箭,给朱盘烒演示如何投壶。他微微弯腰,手臂轻轻一扬,箭稳稳地落入壶中。“哇,爹爹好棒!”朱盘烒兴奋地拍着小手。接着,朱权将一支箭递给朱盘烒,耐心地教他:“盘烒,手要这样拿,然后轻轻地扔出去。”朱盘烒学着朱权的样子,小手用力一扔,箭却歪歪斜斜地落在了一旁。但他并没有气馁,反而更有兴致了。经过几次尝试,朱盘烒终于投中了一支箭,他高兴得跳了起来,王妃在一旁微笑着鼓掌鼓励。一家人在庭院里享受着这欢乐的亲子时光,温馨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