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朱权的困境:巴儿孙阴影下的大宁博弈(第2页)
朱权听着三位将军的意见,心中权衡利弊。他深知,军事行动虽能快速解决问题,但也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而和谈则需要耗费时间和精力,且结果难以预料。当下朱元璋对藩王的态度虽未达到严苛的地步,但贸然出兵,也难免会引起朝廷的关注。况且此次局势复杂,巴儿孙的存在更增加了不确定性,必须谨慎行事。
“卜将军所言有理。我们先以调解之名,派人前往福余卫和泰宁卫。我会修书两封,分别给脱鲁忽察儿和安出帖木儿,表明我大明希望边境和平的态度,劝他们放下争端,共同维护北疆安宁。陈亨,你负责挑选两名能言善辩的使者,明日一早便出发。挑选使者时,一定要注重其应变能力,若遇到巴儿孙派人干扰,也要能巧妙应对。刘真,你即刻加强边境防御,密切关注三卫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巴儿孙的动向,若有异常,随时向我汇报。卜万,你协助刘真,调配好兵力,确保万无一失。同时,安排一些精明的探子,深入朵颜卫,摸清巴儿孙的真实意图。”朱权有条不紊地安排着,每一项任务都考虑到了巴儿孙可能带来的影响,力求将局势掌控在手中。
“遵命,王爷。”三位将军齐声领命。
待将军们离去后,朱权揉了揉太阳穴,感到一阵疲惫。他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下,每一个决策都关乎大宁的安危,乃至整个明朝北疆的稳定。而巴儿孙这个不确定因素,更是让他倍感压力,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变故。
与此同时,王妃张氏回到房间,将17个月大的朱盘烒交给乳母,叮嘱道:“好好照顾世子,让他午睡一会儿,莫要吵闹。”小家伙刚学会走路不久,走起路来还摇摇晃晃,嘴里时不时冒出几个含糊不清的字词。身为藩王妃,打理好王府内务,照顾好世子,让朱权无后顾之忧,是她一直以来的坚守 。
乳母轻声应下,抱起朱盘烒走向内室。王妃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略显疲惫的自己,轻轻叹了口气。她深知,朱权此刻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自己能做的,便是将王府内宅事务打理好,让他无后顾之忧。
这时,贴身丫鬟桃夭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茶。“王妃,您喝口热茶,歇一歇吧。”桃夭关切地说道。
王妃接过茶杯,轻抿一口,问道:“桃夭,今日厨房和库房的事务可都安排妥当了?如今局势紧张,王爷需要充足的精力应对,饮食和物资储备都不可马虎。”
“回王妃的话,都安排好了。吴食官长说今日准备了王爷最爱吃的清蒸鲈鱼和荷叶糯米鸡,陈食官丞也将膳食安排得妥妥当当。库房那边,苏典簿也在仔细盘点物资,一切都井井有条。为防万一,苏典簿还额外安排人准备了一些易于保存的干粮和清水,以备不时之需。”桃夭认真地汇报着,详细说明了应对局势紧张所做的额外准备。
王妃点了点头,又说道:“如今大宁局势不稳,府中上下更要谨慎行事。你去告诉殷嬷嬷,加强王府的戒备,莫要让闲杂人等混入。尤其是那些形迹可疑的人,务必严查。最近要多安排些人手巡逻,确保王府安全。”
“是,王妃,奴婢这就去。”桃夭转身离去。
王妃起身,来到窗前,望着窗外的花园,心中却想着朱权和大宁的局势。她虽身处内宅,但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对局势的了解,也深知此次福余卫和泰宁卫的冲突非同小可。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朱权能妥善处理此事,让大宁恢复往日的安宁。同时,她也听说了朵颜卫中巴儿孙的事情,隐隐有些担忧,只盼着一切能顺利解决。
过了一会儿,王妃决定前往王府医馆,看看府医林鹤龄为朵颜卫准备药材的情况。她深知,此次援助朵颜卫,不仅是为了救治他们的牛羊,更是为了增进双方的信任,稳定边境局势。若能借此机会改善与朵颜卫的关系,或许能削弱巴儿孙在其中的影响力,对朱权处理边境事务也会有所帮助。
来到医馆,林鹤龄正在忙碌地整理药材。看到王妃进来,连忙行礼。“王妃,您怎么来了?”
王妃微笑着说道:“林医官,我来看看药材准备得如何了。此次前往朵颜卫,责任重大,切不可有丝毫马虎。听说朵颜卫中有人对我们心存疑虑,这些药材不仅是救治的物资,更是展现我们诚意的关键,一定要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真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林鹤龄恭敬地回答:“王妃放心,药材都已按照王爷的吩咐,精心挑选和准备。我还特意准备了一些预防疫病的药方,以防万一。顾先生也与我详细商讨了救治方案,我们定不会辜负王爷和王妃的期望。为了让朵颜卫更加信任我们,我还准备了一些药材使用的说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写好,让他们能清楚了解用法。”
王妃点了点头,又仔细查看了药材的种类和数量,对林鹤龄的工作表示满意。“林医官,你和顾先生此去朵颜卫,一定要注意安全。若有任何困难,及时派人回来汇报。尤其是遇到巴儿孙刁难时,不要正面冲突,尽量周旋,保护好自己。”
“多谢王妃关心,我和顾先生定会小心行事。”林鹤龄说道。
王妃又与林鹤龄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才离开医馆。回到王府主院时,天色已经渐暗。她吩咐下人准备晚膳,又让人去书房请朱权回来用膳。
朱权处理完公务,来到主院。看到王妃,脸上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夫人,让你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