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藩王朱权:内忧外患的破局之路(第2页)

 每日清晨,朱权先听取救灾汇报,指示优先向西北重灾区调配物资、挖掘新水井;随后半个时辰处理军事要务,审阅军情密报并令各营警惕北元;中午召集各方负责人,统筹协调救灾与军事的资源和人力分配。

 朱权严肃叮嘱王府长史周怀瑾统筹救灾全局:“怀瑾,按规制,你要先与布政使司的左布政使、右布政使沟通协调,明确双方权责。梳理受灾区域和人口,列出救灾物资需求清单。顾爻、晏昭,着重从策略谋划协助;陈福,清点库存,合理分配物资并做好转运对接;苏致和,梳理救灾物资账目,每日汇报。王妃,有劳你组织王府女眷及城中妇女,为受灾百姓筹备生活物资。大家务必以‘仁政’理念为指导,心怀百姓,尽快缓解灾情、稳定民心。”

 周怀瑾凭借王府信誉与政策承诺说服乡绅,使其响应捐物。

 在救灾过程中,周怀瑾敏锐察觉到地方富户乡绅的深层诉求。这些富户乡绅平日里依赖王府在地方的影响力,维持自身产业发展。救灾后,他们期望能得到朝廷的旌表,在地方享有更高声誉,同时在商业税收、土地政策上获得一定优惠。

 周怀瑾将这些诉求汇报给朱权,朱权权衡利弊,向朝廷呈交的救灾总结中,特意提及这些富户乡绅的善举,暗示朝廷给予适当嘉奖,以维系王府与地方势力的良好关系,尽显其谋略。

 顾爻、晏昭在物资调配会议上各抒己见,顾爻主张侧重王府周边农田水利,晏昭强调重灾区优先。

 朱权综合考量后提出:“我们可将大宁划分为多个区域,综合受灾程度、农田位置以及水利条件,制定动态的水源分配方案。前期侧重救助重灾区,稳定民心;同时逐步优化王府周边农田灌溉,随着救灾工作推进,再适时调整资源分配。如此既能解燃眉之急,又能确保长远发展。”

 众人皆对他的巧妙谋划表示钦佩。

 考虑到大灾之后易有疫病,朱权未雨绸缪,提前下令太医院迅速派遣医官赶赴灾区。

 医官们携带防疫药材,在受灾严重区域设立医馆,为百姓免费施药。同时,在各村落推行隔离措施,对染病者单独安置,防止疫病蔓延。

 王府还组织人手,熬制预防疫病的汤药,分发给百姓,这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他的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