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监察落定,胡骑叩关(第2页)

 朱权点头说道:“夫人放心,本王明白。大宁是我的封地,我一心只为大宁百姓和朝廷效力,相信陛下会明察的,但这一路上,荆棘丛生啊。”

 又过了几日,高翼与仇敬完成了核查工作。

 他们来到书房,向朱权汇报核查结果。

 高翼说道:“宁王殿下,经过这几日的核查,大宁地方吏治清明,官员奉公守法;军队补给账目清晰,物资储备充足。殿下治理大宁,政绩斐然,下官定会如实向陛下禀报。”

 朱权颔首:“皆赖大宁官民同心,本王不过依规引导。多谢二位公正核查。”

 仇敬接着说道:“殿下,下官此次前来,听闻大宁百姓与往来商人交易获利不少,安居乐业,殿下治理有方啊。”

 朱权淡笑回应,将功劳归于百姓与朝廷规制。

 此后,朱权一边推进政务,一边静候朝廷指令。

 百姓感念王爷关怀,却不知其背后权衡之难。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

 不久后,一封加急军报送至王府。

 朱权展开军报,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此时,一阵狂风刮过,吹得窗外树枝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而不安,风声呼啸着掠过城中的烽火台,那是传递军情的重要设施,此刻似乎也在预示着战争的阴霾即将笼罩。

 原来,他此前观察到胡人骑兵踪迹,向朝廷奏报胡兵可能寇边。

 在应天的皇宫中,朱元璋坐在奉天殿的龙椅上,神色凝重。

 下方,兵部尚书唐铎恭敬地站着。

 朱元璋沉声道:“唐尚书,大宁乃我大明北疆重镇,如今胡兵异动,燕王与宁王责任重大。大宁的物资调配务必及时,绝不能让将士们缺了补给。”

 唐铎拱手道:“陛下圣明,臣已着人核算,只是大宁路途遥远,运输多有不便,且部分物资储备确实紧张。”

 朱元璋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传朕旨意,从临近府县调配物资支援大宁,务必保障大宁军需。宁王上书提及垦荒之事,此事关乎民生,也需妥善解决,莫要让百姓寒心。着户部协同工部,尽快调配耕牛和农具送往大宁,所需费用从国库支出。”

 朱棣在北平燕王府中,正与谋士们商议出征事宜。

 此时,朱棣的正妃徐氏走了进来。

 徐氏出身魏国公徐达之家,自幼聪慧,见识不凡。

 她轻声说道:“王爷,妾身听闻此次出征责任重大,您务必小心。妾身已命人准备了一些御寒衣物和军中常用药材,望能助王爷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