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庆烽火间:宁王朱权的双面人生(第3页)

 半月后,朝廷下令由北平布政使司官员押解物资、锦衣卫监督,朱权全程严守礼制,仅在关口行交接之仪。

 正月的大宁城中,边塞集市热闹非凡。

 马市上,膘肥体壮的草原骏马嘶鸣阵阵,马贩们用带着异域口音的汉语与当地商人激烈讨价还价。

 街边摊位挂满春联、福字,烟花爆竹琳琅满目;最热闹处,舞龙舞狮队伍穿街过巷,彩龙翻腾、金狮跳跃,引得路人纷纷叫好。

 城隍庙前香客如织,小吃摊香气四溢,孩子们举着糖葫芦嬉笑奔跑,大人们围聚闲谈,欢声笑语在街巷间回荡。

 近日,朱权收到来自应天的家书,字里行间皆是对塞北严寒的关切。

 信末隐晦提及:“父王近日严查军户逃籍,诸位兄弟封地皆在彻查,务必谨慎行事。”

 朱权立即招来王府长史与典簿,反复核对屯田税粮账目。想起去年秋收后,王府主动将三成屯田税粮上缴朝廷,他仍心有余悸。

 “将卫所军户名册呈来,”朱权皱眉翻阅,“但此事需逐级上报,不得擅自处置。”

 三日后,北平都指挥使司派人前来核验,朱权全程恭敬陪同,待查验无误后,才命人绘制《大宁卫所戍边图》,标注兵力部署与关卡修缮情况,确保细节与都司文书一致。

 正月里,大宁县令前来拜访朱权。

 两人在王府会客厅相见,县令言辞恭敬:“王爷,春耕将至,县中打算督促百姓开垦荒地,只是人手和耕牛不足。”

 朱权沉吟片刻,神色郑重道:“此事关乎国本,本王会将情况如实奏报朝廷,由陛下圣裁。你且先回去,安抚好百姓,等待朝廷旨意。”

 他命王府长史详细记录县令所述困难,整理成奏疏后,通过驿站八百里加急送往应天。

 望着县令离去的背影,朱权深知,这一纸奏疏不仅系着大宁百姓的生计,更是他身为藩王对社稷的郑重承诺。

 春雪渐融时,王府的灯火与边关的烽燧仍将日夜相望,朱权知道,守护大宁的征途,正如这塞北的长河,在岁月中奔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