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 集遗迹探秘(第2页)
女娲手持神器,再次朝着水晶球发起攻击。她将神器的力量与自己的神力完美融合,化作一股更为强大、更为纯粹的力量,朝着水晶球狠狠冲去。这一次,水晶球的黑色能量在这股联合力量的冲击下,终于有了松动的迹象,黑色能量的冲击力度逐渐减弱,女娲见状,心中一喜,赶忙乘胜追击。
她操控着融合后的力量,开始在水晶球周围编织起一层又一层严密的封印符文,那些符文闪烁着五彩光芒,相互交织,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封印网。水晶球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不断地释放出一些零散的黑色能量,想要冲破这逐渐成型的封印,可女娲此刻已经稳住了局势,她全神贯注地完善着封印,不让水晶球有任何可乘之机。
经过一番艰难的努力,终于,最后一道符文落下,整个封印彻底完成。水晶球中的强大力量被牢牢地禁锢在其中,那原本耀眼的光芒也渐渐黯淡下去,周围的神秘力量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遗迹内顿时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女娲略微急促的呼吸声。
女娲长舒一口气,疲惫地看着被封印的水晶球,心中满是感慨。这一场战斗,耗尽了她太多的神力,可看到人间的威胁被解除,一切的付出又都是值得的。她转身,缓缓走出遗迹,当踏出遗迹大门的那一刻,温暖的阳光洒在她身上,她抬眼望去,人间已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街道上,人们的欢声笑语再次响起,孩童们在巷子里嬉笑玩耍,商贩们吆喝着售卖货物,一切都是那么的祥和美好。女娲看着这一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眼中满是欣慰。她知道,自己的使命还远远没有完成,这天地之间,或许还有更多隐藏的危机在暗处蛰伏,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出现。
可此刻,她只想静静地站在这里,享受这片刻的安宁,汲取这人间烟火给予的力量。她深知,未来无论面对怎样的挑战,只要心中有着守护天地、守护人间的信念,就没有什么是无法战胜的。她抬头望向天空,那湛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悠悠飘过,仿佛也在诉说着这世间的宁静与美好,而女娲,已然做好了迎接下一次挑战的准备,她将继续在这守护天地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女娲在人间停留了几日,帮助人们修复被神秘力量破坏的建筑,安抚那些受到惊吓的百姓。她运用自己的神力,让荒芜的田地重新变得肥沃,让干涸的河流再次流淌起清澈的水。人们对女娲感恩戴德,纷纷拿出自家最好的食物、最精美的织物想要献给她,可女娲都一一婉拒了。
她告诉人们,守护天地、守护人间本就是她的职责所在,只要人们能够安居乐业,好好生活,那便是对她最大的慰藉。在这几日里,女娲也没闲着,她一边帮助人们恢复生活,一边留意着人间是否还有残留的神秘力量气息,所幸,经过仔细的排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然而,女娲的心中始终有着一丝隐隐的担忧。那座遗迹中出现的水晶球以及那强大的神秘力量,绝非偶然,背后定然有着更深层次的缘由。她决定,等自己恢复了神力,便要去探寻一番这神秘力量的来历,看看是否与天地间曾经发生过的某些重大事件有关联。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女娲独自一人来到了郊外的山顶。她席地而坐,望着满天繁星,开始运转功法,吸纳天地间的灵气,恢复自己损耗的神力。月光洒在她身上,仿佛为她披上了一层银色的纱衣,她的周身渐渐泛起淡淡的光芒,与月光相互交融,显得神圣而又静谧。
随着灵气不断地涌入体内,女娲能感觉到自己的神力在一点点地恢复,那种虚弱感也在慢慢褪去。她的思绪却飘远了,回想起了自己诞生之时,天地初开,一片混沌,自己肩负着创造生命、守护世界的使命一路走来,历经了无数的风雨,见证了天地间的兴衰变迁。
从最初创造人类,看着人类在这片大地上繁衍生息,到后来一次次地对抗邪恶力量,守护人间的和平,每一段经历都像是刻在她灵魂深处的印记,让她变得更加坚强,也让她对自己的使命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今,面对这新出现的神秘力量,虽然暂时将其封印,可女娲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后面或许还有更为棘手的情况等待着自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山顶修炼了几日后,女娲的神力已经恢复了七八成。她站起身来,望着远方的山峦起伏,心中已然有了下一步的打算。她决定先去拜访几位天地间的老友,那些与她一同经历过漫长岁月的存在,或许知晓一些关于这神秘力量的线索,亦或是能给自己一些有益的建议。
女娲身形一闪,化作一道流光朝着远方飞去。她首先来到了东海之滨,寻找一位名叫玄冥的古老神只。玄冥常年居住在东海海底的水晶宫中,他对天地间的水元素有着极强的掌控力,知晓许多远古时期的秘辛。女娲进入水晶宫,见到了玄冥。玄冥看到女娲前来,先是一愣,随后热情地招待了她。
女娲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将遗迹中遭遇神秘力量以及水晶球的事情详细地讲了一遍。玄冥听后,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片刻后,他缓缓说道:“女娲,你所遇到的这股力量,我似乎曾在古籍中略有耳闻,听闻在远古混沌初分之时,曾有一股邪恶的本源力量诞生,那股力量极为强大,妄图吞噬整个天地,后来被数位远古大神联手封印在了一处神秘之地,只是岁月太过漫长,那封印之地的具体所在早已无人知晓,你所发现的遗迹,说不定便与那封印之地有所关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