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死去之人(第3页)
首先,死而复生确实是存在的,在这个诡异的小镇里,凡是有需要的百姓会以失踪为名,交由教堂处理最后的仪式。
但死亡者即使复生,也无法与常人一样,他们的记忆会停留在生前,所以无法处理超脱理解之外的“新事”,比如西蒙,比如新娘……
比如小约翰。
陌匀察觉到小约翰可能存在“时差”这件事比楼梯断裂之事还要早。
确切来说,就在第一个晚上,小约翰提出,给他换一个机械闹钟开始。
他并不知晓闹钟已经坏了,并且就放在陌匀所在的房间里,但梅尔希知道。
那时候他以为是两个人的交流不畅导致的,但现在看来并非交流不畅,而是交流“太畅”了一点。
小约翰和新娘最大的区别在于,他仍旧可以处理旁人的对话——只要梅尔希在场。
而代价就是,他无法触碰任何东西,除了那串不知3还是5的钥匙。
对于无法触物这点,可以佐证的点就很多了。
比如他的记忆里是由他负责做饭,梅尔希前去祷告,实际上早饭是由梅尔希操刀的;比如几次端水倒茶都是由梅尔希服务,而在陌匀希望小约翰服务之时,他们选择了回避;再比如,整个扶楼梯的过程中,只有梅尔希在劳作,小约翰在一旁焦急地等待。
确切的来说,他只能焦急地等待。
对于这种情况小约翰本身有没有察觉都不好说,毕竟梅尔希可以接替他的思想。
所以,最后两个人的对视,很难说是两个秘密被发现之人慌乱间的默契,还是梅尔希下意识的自我凝视。
至于梅尔希,根据规则,她应当被判断为“逝者”,因为她确实无法开口说话,但从她的行为举止和陌匀触碰到的温热感觉来看,她又近乎是完全的活人。
这无法解释,究竟是代价的一部分,还是规则本身另有余地?
从红色出现的那刻起,陌匀对于规则的模糊性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
除此之外,在新娘新郎失踪事件中,西蒙老爷作为“祈求”死而复生的人,为什么也经历了一场“死而复生”?
这是复生的代价,还是一场意外,又或许是作为最后执行机关的教堂想要掩盖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