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摸鱼赶集换种子(第3页)
“嗯……”王婆子迷迷糊糊的睁开眼“干啥嘞丫?”
“大母,我去找虫子今个就不带小米了,让她在家喂鸡就成,你告诉我阿母一声给我留饭,我找完虫子就回来吃。”
“嗯……嗯”王婆子迷迷糊糊的应着。
要的就是你迷迷糊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转身跑回院子背起背篓小跑出了院子,跟着三三俩俩的人群往村外走。
小心脏扑通扑通乱跳,她个子小看不见前面是不是礼长带路?又想万一被礼长发现会不会打她?集市会不会有人贩子?她这小胳膊小腿能走到集市么?
她不敢贸然贴近人群,又不敢离得太远。
她这小短腿几乎是要用跑的才能撵上前边的人,小跑了十几分钟她腿肚子就开始转筋。
看着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林,陌生的未知让她心跳的厉害。
早上没吃饭这么一路跑实在受不住,身后连个人影都没有,她闪身进了空间,跑到井边掬起一捧水快速喝了个干净。
尤觉得不太够又掬起一捧,两捧水喝下饥肠辘辘的感觉消失大半,消失的体力恢复了一大半。
赶紧出了空间继续跟着小跑起来,要了个亲命了,真有点后悔一冲动就跟着来了。
生在现代长在现代,言论自由国泰民安,根本不知道惧怕为何。
可现在是古代,还是一个她压根不了解的时代,她无依无靠背后的亲人都是农户,无权无势的,如果真出点什么事谁能救她?
呼出一口浊气,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暗自决定以后万万不能这么冒失,一切都要以生命安全为主。
命就一条啊,再着急吃饱饭也不能不要命。
半个小时后她又进了一回空间,喝了一捧井水,这才有力气跟着村里人到了集市入口。
远远的就听人声鼎沸,穿着粗布麻衣打着补丁,背着筐子、推着独轮车、赶着骡车、牛车的农户从四面八方进入,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集市入口处有几个官兵把守,入口处摆放着一张桌子,桌子后坐着一位身穿灰色布衣的中年男子做着记录。
但凡入集市都由个村里长带领,在入口处报上村名与人数。
上河村的人也站定等待礼长去前面挂名,她紧张的舔了舔嘴唇,也不知道她能不能顺利的跟进去。
不能在最后跟着,她试着往前走了走,原本一起小声说话的人,见到个孩子突然从身边经过都好奇的瞥了一眼。
“呦,这不是张家的大丫?”刘家息妇江草惊讶的出声“大丫、大丫,你怎地来这嘞?”江草赶忙拽住要走过去的张兰花。
江草前后看了看,皱着眉低头看她“大丫,俺今个没见你家人来赶集嘞,你咋来嘞?”
她眼珠子转了转故作天真的道“我听说集市可有意思了,卖啥的都有,我让阿翁带我来他不带,我就跟着你们来了。”
“哎呦喂,你这丫头怎地这么淘呐!你怎地不声不响就自己跟着来了?这一路你怎地跟上的?”江草气的拍了她后背一下。
都是一村子得人心齐是肯定的,江草也是做阿母的人,家里两个娃比张兰花大了几岁,将心比心这要是自己娃就这么偷跑跟着赶集来了,那她这个做娘的可要疯了。
“这张家大丫胆子也忒大嘞,不声不响地家里人可不要急坏了?得,你看着吧俺过去找里长!”说话的是王家息妇李香春,她和江草处的好,两人唠嗑唠了一路。
说完急冲冲就跑队伍前头找礼长去了,江草摇头有些生气“大丫,以后可不敢这么瞎跑晓得不?”
她乖巧的点点头“大娘我错了,你别生气,以后我再也不敢来集市了。”
江草这才满意了一些“你就跟在大娘身边,集市散了跟着大娘回村。”
“嗯嗯。”她乖巧的点头,低头吐了吐舌头,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
很快李香春回来了冲着江草道“跟里长说了,里长一会加上大丫的数。”
江草拍拍胸脯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了,低头严肃的对着她道“大丫以后可不敢这样了,你里长外翁要是今个没登记你的名,让官爷查出来你要挨棍子嘞!”
她瞳孔一缩语调也有点变了“真的么大娘?”
李香春皱眉故意说的严重“那可不咋地,大丫你出村要跟里长外翁说,偷偷出村官爷要打的,你个死丫头胆子也忒大嘞,要不是你江大娘瞧见你嘞,过会你要被查出来挨棍子,可不打死你嘞!”
她被吓了一跳缩了缩脖子“大娘我再也不敢了。”
江草和李香春互看了一眼,见大丫被吓住了这才放下心来。
她们也不是故意说的严重,私自出村子没有里长登记入册,被官爷查到大人是仗八十,孩子是四十。
无论是大人或孩子,别说这许多军棍了,就是十军棍在这缺少医药救治的时代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朝廷就是要吓退农户,逼着他们只能开荒种地。
不大会轮到了上河村,又不是全体村民出动,所以很快入了集市。
沿着官道土路两旁,农户们摆放着不少东西等着置换。
她跟在江草身边寻找可以摆放置换的地方,她好奇的张望摆什么的都有。
鸡、鸭、鱼、肉、野菜、背篓、布料、草鞋、瓦罐、瓦盆……虽是农户的集市,但品种之多也让她眼光缭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江草和李香春摆的鸡蛋,这时候礼长也过来了,看着张兰花直摇头。
里长叫孟守勤今年四十多岁,按着这个时代属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了。
“大丫莫要乱跑,在这里且等集市散去一起回村。”
张兰花点头弱弱的问了一句“里长外翁,我能在这旁边看看么?不走远,就在这块看看。”
孟守勤长年累月的蹙着眉,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个严肃的人。
“别跑到集市口打扰到官爷。”孟守勤嘱咐了句背着手就去看其他村民了。
他倒是不怕孩子丢了,想出去也是一个村子排队,且必须有里长带领才行。
得了里长首肯她高兴坏了,江草和李香春见礼长都同意了也就没再说啥。
两个人摆好东西,等着有人能拿好东西来置换。
张兰花背着的筐里面装了点芦苇草,掩人耳目用的。
从东头到西头长长的一条路,有置换的、有摆摊的,盐巴、酒都有卖的。
卖这些的不是农户,是县里二道贩子挑着扁担来卖的。
二道贩子是从卖家低于市场价格一点买回来的,再挑到集市上售卖或是换东西,然后换回来的东西再去县里卖,俗称二道贩子。
这集市里太多的东西都是她需要的,但她知道她没法一次性换取太多东西,她只能挑紧要的换。
例如鸡仔要换几只……
卖鸡仔的有几家,她挑中一个三十多岁的汉子,看着这人憨憨厚厚的,虽然说人不可貌相,但她还是相信第一眼的感觉。
她将背篓换到前面抱着,手伸进筐里,借着草的遮掩下放了四条空间里的活鱼。
这四条大鱼占满了筐子,陡然巨大的重量她差点没抱住筐子。
赶忙放在地上上前几步“大叔,这鸡仔能用鱼换么?”
中年男人看着眼前小女娃,以为她是替父母来问的“丫头,啥样的鱼?”
她指了指身后远的背筐“是活鱼大叔。”
大叔探身瞥了一眼后大步过去,掀开草一瞧里面竟然是四条鲜活的大黑鱼,瞧着这重量一条鱼怎地也要有二十多斤。
大汉吞咽口水……这鱼可真够大的!
大汉回头瞥了一眼自己筐里的鸡仔……这次来赶集他就想换点好东西给小君(媳妇)养身子。
想着换点肉回家给小君(媳妇)吃,不过有鱼炖汤,小君(媳妇)喝了应该会有奶水了。
“换,叫你家大人来瞧换多少?”
她瞧着大汉的筐里也就十几只小鸡仔“大叔,我阿翁让我来换,他在前边换其他东西呢,你这些鸡仔我都能换走么?”
大汉了然点头听完丫头的话却又摇头“那不成,俺就跟你换两条鱼,四个鸡仔。”鱼虽大却没有鸡仔贵。
她想了想“大叔,鱼都给你我要八个鸡仔成么?”
大叔摇头“丫头,俺还要换点肉嘞,你可以去别家再换几个。”
她乖巧点头“那好大叔我就换四个”
大汉给她用小笼装了四个“这笼子就送你了丫头。”
“谢谢大叔!”她高兴的接过,看着小笼子里毛绒绒的四只鸡仔心里很高兴。
大汉从她筐里挑了两条鱼出去,重量一下子减轻不少,她将笼子放进背筐里,谢过大叔就去其他卖鸡仔的农户里换去了。
八只小鸡仔将将够,她觉得先在空间养这些,但还是又往背篓里放了两条鱼,想看看能再换点什么。
笼子里的鸡仔她装进背筐,实际上收进了空间。
她用一条鱼换了一个陶罐两个陶碗。
“大娘这是什么?”她见一妇人筐里,用树叶包成一团一团的东西很好奇。
“菜种子嘞丫头!”妇人拿起一包晃了晃。
菜种?她仔细瞧了瞧没有写字,不解抬头看向妇人“婶婶都有什么菜种?用鱼能换么?”
“鱼可以嘞!俺这有胡瓜、茄子、胡荽”。
胡荽?是个什么鬼?算了不重要,能换点种子也行。
“大娘您看这鱼,很大一条,您能给换多少菜种子?”她掀开背筐让妇人看。
妇人一见这么大的鱼连连点头“换的换的,这鱼俺给你六包种子你挑!”
“大娘,就刚刚你说的这几样,一样给我来两包。”她指着树叶包着的菜种说道。
妇人每样挑了两包给她,然后上她筐里拿出鱼掂了掂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