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穿农户女雯风而动

第4章 秋社日买纸衣(第3页)

 这回她也明白了为什么里长家会有骡车了,村里的粟米装袋码放整齐的放骡车上。

 剩下装不下的就放独轮车上,骡车在前独轮车在后。

 里长敲了一声锣,浩浩荡荡的带着队伍向村外走。

 一时间村子安静无声,村里大部分人都去了县里,一瞬间成了空村。

 老张家只剩她们两老三小,她和小米背着筐按着张老汉的嘱咐去捡柴火。

 最近天天捡柴火仓房都堆了一半了,可就是这些张老汉都觉得太少,就等着地里的事忙完了两个儿子带着息妇上山去拾掇柴火。

 她穿的是麻料制作的短袖,这衣服原本也不是新的,是李桂香破旧的一套衣服改的,各种新旧补丁占满了整件衣服。

 最近早晚的确凉了,到了后半夜,她时常会被窗子缝隙钻进的凉风,吹得睡不踏实。

 粮食交完了,村里人回来的时候各个喜气洋洋,按着规矩三天后就是秋祭了。

 所以回来的时候,酒肉、猪、牛、羊、鸡、鸭、鱼、都已经买回来了。

 三天的时间村里人除了休息,也开始准备祭祀的东西,宰牛、杀猪,烀肉、扎好的人形芦苇,被村民们摆放在社场。

 长长的案桌摆放了各种糕点、酒水、水果、猪头、牛头、鸡、鸭、鱼、五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天后的早上,锣声震天响,平时跟哑巴似的村子,突然人声鼎沸一声声“祭社、祭社”……

 连张家也如此,给她吓一跳。

 昨夜张家人都好生洗漱了一番,锣声一向响张老汉往外走率先喊出“祭社……”

 张大顺、张大安跟在阿翁后面一起大声喊着“祭社……”

 家家户户高喊“祭社……”陆陆续续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一路高喊着往社场而去,一时间村子喊声震天。

 她跟在队伍后面,黑压压一片啥也看不见,队伍停止后不久,隐约看着前方社场除了长长的供桌,就是里长背对人群面向前方空旷之地。

 人群乱哄哄的,可没一会大家就自发的安静下来。

 里长在前方燃香,开始念祭文

 “维文帝十二年,八月十五,王秋

 上水村里正孟正风带领众人谨以刚鬣牲醴之仪,致祭于天地之灵前曰:“嗟呼,天地者,万物之本也。生我养我,恩德无量。顾我护我,威灵无穷。

 惟愿天地之灵,垂听我等之诚,赐我等以福佑,保我等以安宁。

 洪维土神,德泽无疆,神之伟绩,玉竹难详。世代永祭,念念不忘。

 兹逢佳节,虔备微仪,荐以馨香。伏祈土神,来格来享,伏惟尚飨。

 驱除邪祟,四周安康。镇山护水,上水永旺,保吾族人,千秋兴旺,万寿无疆。

 拜……”

 村里男女老少动作整齐划一跪地磕头。

 “点火……”

 此时有人起身将隔着案桌有些远的人形芦苇点着,火势一触即发,全村人此刻都站起来欢呼、围着火堆转圈,嘴里念念有词“风调雨顺、风调雨顺……”

 “熬粥……”孟里长一声令下,几个人开始架锅生火,金灿灿的粟米扔进瓦缸里,几桶水倒入没一会就冒出水蒸气。

 里长又开始吩咐给村民分六畜,糕点每家一块,酒水管够……

 这阵仗比现代的过年都热闹……她还是第一次见秋社,没想到这么热闹。

 她也是第一次见上水村的人笑容这么……明媚。

 每家每户都能分到一块猪肉和牛肉,鸡鸭鱼切吧切吧扔进了煮粥的瓦缸里。

 一人高的瓦缸熬煮的粟米粥,每家能分上一小碗,不为吃饱只为祈福,秋社这一日肚子不能空,不然明年一年没吃食。

 她头一次见村里人也会笑会闹,还会喝酒比赛,相扑、奇形怪状的舞姿看的人捧腹大笑。

 这一天闹到晚上月亮高高升起都没结束,社场火光照耀亮半边天空,人们围着火堆喝酒、跳舞好不热闹……

 秋社结束后村民们也都闲了下来,上山拾柴、规整菜园子重新撒种白菘种。

 张大顺哥俩白天拾柴,下午也开始了摸鱼的活。

 王婆子想晒点鱼干冬天能多口嚼头,张大安说摸鱼他哥俩比不上大丫,摸鱼要带着她去。

 这倒是不算为难,徒手抓鱼……让他们见识见识!

 她不能让他们知道空间,也不能食物共享,但她时不时多抓一些鱼,张家自己吃补养身体,或是晒成鱼干留着冬天多口吃食,或者能赶上集市的时候去换点物资回来,这对张家来说都是好事。

 接连几场秋雨印证了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陡然下降,张大安两口子和张大顺两口子,交叉去集市换盐巴回来。

 因着最近时不时能捞到大鱼,哥俩去集市也换了两条肉回来。

 加上秋社分的肉,王婆子都用盐抹上做腌肉,这肉留着过年那天吃。

 菜地收的菜大部分都晒成菜干,张大顺哥俩摸的鱼因为小,都被王婆子晒干了。

 张老汉忍不住感叹“今年能熬过去嘞……”

 王婆子欣喜的点头“是嘞,今年咱家的嚼头可多了不少嘞!”

 年年冬天又饿又冷,那日子能挺过来都是老天爷保佑嘞。

 今年嚼头多了能好好猫个冬,这是张家所有人的想法。

 仓房里的柴堆的老高,鱼干晒了几十条,干菜也存了不少。

 王婆子算计着今年剩的粮省着吃能坚持到明年开春,有了这些鱼、干菜那就能坚持到来年夏天嘞!

 王婆子眉开眼笑,日子真是越过越好嘞!

 转眼秋去冬来,她也感受到了这边的冬天虽冷,可比起大北方温暖多了。

 王婆子重新改的纸衣服大家伙都穿上了,东西屋都是炕,要是两个屋子都生火怪浪费的。

 所以到了冬天一大家子就都要挤在东屋,东屋的大炕挤挤巴巴的倒也能躺下这些人。

 张老汉和两儿子躺炕稍,三个孩子躺炕头,王婆子和俩儿媳妇睡中间。

 黄泥茅草屋能有多保暖?破旧的窗户呼呼透风,屋里又暗又冷,也就是炕上有这么点温度。

 这炕上铺的是草垫子,烫人真不至于就是温乎乎。

 一屋子人倒是有热乎气,穿着纸衣服盖着纸被子,再有个热炕,确实没那么遭罪,就是冻脚因为没有袜子,不过只要不出屋还能忍耐。

 生平第一次穿纸衣服心里总感觉怪别扭的,现代只有过世的人家里会给烧纸衣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贴着黄泥墙缩在一个角落,不习惯这么多人挤在一个屋里一张炕上,这让她有些紧张害怕。

 张老汉和张大顺哥俩轮流玩石子棋,这也是猫冬在家没意思,算的上的一种娱乐了。

 王婆子和两个儿媳妇难得唠唠村里八卦,也不过就是谁家又多生了几个娃,谁家媳妇和婆婆龃龉,又过去哪个寡妇门前是非多。

 灶房得柴火轮流去看着,当然用不上她和张小米。

 平时她很少和元宝接触,这孩子天天被王婆子抱着、哄着,和她也不怎么亲近。

 有时她实在待不住,也会下地趿拉上夏天的破草鞋在屋里转转,趁他们不注意就蹲在灶房,从空间拿出柴火往里添。

 她不是一个能待的住的人,让她就这么天天在炕上待到开春,那不是开国际玩笑么?

 这一冬下了两三场雪都不大,寒风拍打着破门,簌簌声响回荡着整个东屋。

 西屋不能进人了,窗户上已经结冰了。

 这是她穿越这个时代经历的第一个冬天,比起饥饿……冬天更遭罪。

 尤其上厕所,冬天院里的旱厕没味道了,可穿越破草鞋冻脚。

 她每次借着上旱厕躲回空间,温暖的温度瞬间席卷全身,就像套上了保暖衣。

 幸好她有空间可以时不时进来保暖,而且还能吃个鸡蛋喝碗浓稠的米粥。

 小鸡仔长大了一些,撒的新菜种正在茁壮成长。

 一个冬天她又收获了不少青菜和粟米,眼瞅着就要过年了。

 可村里压根就不像要过年的样子,张家只腌制了点咸肉。

 或许过年这样的仪式感,对于朝不保夕的村民来说是奢侈的。

 新年那一日张家做了难得的咸肉炖干菜,鱼干炖白崧。

 咋说呢……味道实属难吃,但张家人吃的头不抬眼不睁,今年过年难得吃上一顿肉和鱼,谁不吃谁是傻子。

 她就是有点傻……咸肉炖干菜,白菘炖鱼干,那真是一点味都没有,怎么能称之为咸肉呢?

 她吃的很少剩下的都给了李桂香,空间里有肉,虽然没法炒着吃,但她把肥瘦的五花肉洗干净加了盐烀了很久。

 然后切成片就这么干吃,虽然腥臊可比起张家做的咸肉炖干菜可好吃太多了。

 熬过了冬天就等着地里开化,村里人就要继续翻地等着暖和了好撒种。

 她也等着集市开了,张家人去集市她要跟着去一趟。

 空间里的鸡又大了不少,相信离下蛋不远了,她要多换一些箩筐和种子。

 听说县里有卖酱油与大酱的,可惜她去不了,不然真可以卖些空间的青菜、粟米,好换一些回来吃。

 村里人开始忙着翻地了,天还是冷的,穿着草鞋没一会脚就冻透了,所以村里人也不会干的太久,每天都是中午来干一会就回家了。

 幸好现在山里也没啥,她和张小米也不用穿着草鞋去爬山。

 开了春天终于暖和了,听说集市也开了,村里人一冬除了自己吃的蛋,近期存的已经不少了。

 里长带着村人去赶集,听说三月还有一场春社,祭祀还要进行。

 听王婆子说每年三月的春社就没有六畜了,简单的只有一个猪头和五谷糕点。

 她再一次被无情的留下,张大顺怎么也不同意她去。

 不去就不去吧,空间里还有鸡蛋和咸盐,就是忧愁粟米存放的地方。

 竹子楼虽然保鲜,可粟米去了壳颗粒那么小,放在铺着草和叶子的地上,好多小米粒还是往竹子缝隙里掉,这可给她愁够呛。

 拿什么存放粟米是个愁人的事,就算去了集市也买不到粮袋子,空间里还有她换回来的箩筐,底部铺了叶子装小米倒也挺好,可以她的箩筐太少根本不够用的。

 单手杵着下巴,盘腿坐在竹子楼前,出神的望着大门两侧土地。

 撅着嘴,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办法装小米。

 突然细微的声音响起,打断她的神游太虚。

 她站起身莫名其妙的四处寻找刚刚声音的来源,可走动之下似乎又听不见声音。

 她返回竹子楼前站稳,侧耳仔细又听了听……是水声!

 的确有声音,她蹙眉不解的寻找来源,虽然这水声很小,不仔细听压根听不到,但她确定绝对有水声。

 她侧耳仔细倾听,身子随着声音前进,脚步放的很轻很慢。

 离大门越近似乎声音能更清晰一点,但不仔细听还是很难发现。

 当她的脸都贴近大门,一侧耳朵也紧贴大门……细微的水声若有若无从门外传来。

 像……下雨的声音?可因为声音太小,她听得并不确定。

 侧耳倾听了好一会,她最终确定,大门外绝对是下雨的声音,是那种小雨的声音。

 奇怪?门外竟然有雨声,她再次试着推门还是打不开。

 皱着小脸环抱臂膀,蹙眉思考这门外到底是什么情况?

 为什么会有雨声呢?这门为什么打不开呢?

 叹气,这门从她进入这空间就一直打不开,她以为这空间只是竹子楼和这几亩地呢。

 看来这院子外应该还有什么东西,可惜这门打不开她也没法一探究竟,要是这门能自动打开就好了……

 “吱嘎……”

 木质大门突然发出细微声响,紧接着大门缓缓打开……

 她惊的倒退一步,目瞪口呆看着大门缓缓自动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