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定亲成亲身不由己(第2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嫁人?”冯叔一愣还真就认真想了想才道“你若出家做尼姑倒是可以不嫁人,晚几年嫁人……这只有家里长辈离世需守孝三年,这倒是可以晚一些嫁人。”
冯叔一脸诚恳的给她解惑,让她哭笑不得。
坐在石井旁到手托腮愁苦的叹气“冯叔,这女子怎么就如此艰难?为何非要嫁人?难道自己就不能独活么?还要嫁与自己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就这么过一生……”
冯叔讶然的看着她,惊诧她说出的话如此违背伦常,女人嫁人天经地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谁自古就是父母长辈说的算,没成婚之前与夫君不熟悉这不是再正常不过?
独活?女子如何独活一生?别说女子,就是男子独活一生要面对多少流言蜚语,更何况一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那岂不是人人磋磨,脊梁骨都被搓弯!
不过……他看着一脸愁苦的兰花,这几年他把兰花也当成半个闺女了,兰花的婚事他这个做长辈的是该放在心上。
上河村?村里的儿郎大多朴实,可……兰花这丫头有胆色,也有吃食上的手艺。
不说别的,就说这咸鸡蛋咸鸭蛋,东家发现这东西耐储存口感又好,就向军营推荐了这东西。
听说现在军营里也腌制咸鸡蛋、鸭蛋,士兵们的伙食平日里没什么味道,自从添了这咸鸡蛋士兵们吃饭也更香了,东家的上司还很是夸赞了一番。
东家对他更是满意,他自然不敢独揽这功劳,谁人腌制自然要禀明给东家。
曹远达是不管酒楼的事宜,平日里冯掌柜都是禀明赵彤华。
所以这赵彤华自然晓得酒楼里有兰花这么一个女娘,偶尔也会说与郎君曹远达当个乐。
这咸鸡蛋的事更是让夫妻二人记住了兰花,曹远达也曾与冯掌柜说过,如能雇佣这兰花为自家所用岂不是更好?不拘多少银钱。
冯掌柜也同兰花商量过,奈何兰花不喜拘束,就喜这样轻松自在的合作。
这事回禀赵彤华后,她甚是惋惜倒也没强求,不过也夸赞兰花这小娘很是聪慧。
这样的女娃儿如嫁给村里人……他暗自摇头只觉得可惜了兰花这样聪慧的女娃儿。
当下冯掌柜将此事放在了心上,想着回去要和婆娘说一声,看看这城里有没有家世简单,品性端正的童生。
此时的她还不知道,冯叔已经记挂上了她的亲事。
这冯掌柜的良人姓柳名冬梅,原是赵彤华阿母身边的婢子,后在赵彤华阿翁的牵线下与冯掌柜成了婚。
后来因赵彤华嫁人,冯掌柜管理酒楼生意有方,她阿翁就将赵彤华和冯掌柜的奴籍放了,柳氏感恩就负责照顾赵彤华的生活起居。
冯掌柜晚上将兰花的事说与柳氏听,柳氏虽没见过这兰花,但这两年也没少听郎君提起。
她这人性格爽利“成,我明日就托人好好打听打听,看看这城里谁家童生是个好样的,保准帮着找个好婆家!”
她办事冯叔是放心的,只不过因缘际会给兰花找婆家这事,无意中柳氏透露给了赵彤华。
这赵彤华还挺诧异,没成想这兰花如此得冯掌柜眼缘。
冯掌柜是她爹跟前的老人了,是个衷心的,性格厚重但也不是什么事都揽不知分寸的人。
看样这叫兰花的丫头冯掌柜很看重,不然一个丫头的亲事,何至于非亲非故的冯掌柜如此挂心。
冯掌柜和柳氏都是给她办事的人,俩人的闺女又和她的儿定了亲,现在是亲上加亲。
她想了想说道“等郎君回来,我也问问可有好儿郎,既然你们夫妻这般看重这丫头,那就尽力给她找个好人家。”
柳氏没成想她肯帮忙,这有了亲更是不同了,笑着连连应声“是、是,有您帮着那小娘定能找个好的。”
而她自然是不知道,她的婚事都劳烦到松仙楼东家了。
她近日虽兴致不高,但也老老实实做着本职工作,冯叔打眼瞧着兰花那副老气横秋的样子就觉得好笑,他自然从婆娘嘴里知道了东家会帮忙这事。
本想着等有眉目再说与兰花听,可见她这副苦大仇深的小模样心里不忍,捋着胡子看着兰花笑得慈祥“我与你叔母都记挂着你的亲事,不成想这事连东家都知晓了,东家说了会在给你寻一个好儿郎的,你且放宽心等等就是了。”
“哈……”她瞬间石化“啥时候的事冯叔?我怎么不知道???”她的婚事都惊动松仙楼老板了???
冯叔故意板起脸”怎的,又要说些大逆不道的话?往后什么不嫁人独自过活这样的话不许再说,有东家帮忙定会为你寻一门满意的亲事。”
她刚想说真的不急,她还不想那么早嫁人,冯叔这板起脸训斥她的话就把她要说出口的话硬生生的憋了回去。
泄气一般坐回椅子上,算了,她的抗争到底是没什么用处,除非她脱离榆城,可是她又能去哪里呢.......
她什么没经历过,又不是什么年轻的小女孩渴望爱情,渴望遇到白马王子来一段梦幻的爱情故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结婚而已她又不是没有经验,以她的年纪难道还不懂婚姻与爱情无关么?如果进入一段婚姻没有爱情,那就权当找了一个伙伴或是朋友一起生活。
冯叔说得对,既然怎么都要结婚那她必须找一个人品好的,这就和处哥们闺蜜一样,总要找一个志同道合三观正的人一起,相处起来才不会累。
如果说之前的她还是消极的,抗拒的,每天浑浑噩噩满心不甘,到了如今她彻底放弃了,冷静下来后她变得更沉默了。
这种沉默她明白,是对现实的认命,她接受了如今的身份与命运。
不就是嫁人么,嫁给谁有什么区别?不都是一样的,那就找个人品好的人,无关乎爱情。
她的话变少了,笑容似乎也没那么多了,冯叔看着她的变化心下狐疑,怎么觉得这丫头一夜之间.....似乎更沉稳了。
她在菜市买了一些黄豆和绿豆,自己种了一些,剩下的绿豆她熬了一些绿豆水用来解暑。
夏日酷暑难耐尤其是她每日被蒸腾的包子气熏得汗如雨下,这大热的天吃什么包子?不如来碗冷面凉快凉快!
想起冷面她是真的馋够呛,除了牛肉,辣白菜,辣椒油难寻其他的倒是都有,可是差了这些东西那还能叫冷面么?
她想起芝麻将拌凉面,这东西需要芝麻酱,黄瓜丝,酱油,味道应该不会太差。
天实在太热来酒楼吃饭的人也少了大半,别说客人就是冯叔几人胃口也差了很多,这就是苦夏没胃口。
听冯叔说东家近日也是热的什么都不肯吃,这天都要烤死人了,哪还有力气吃饭,她在空间研究芝麻将拌凉面,用茱萸和花椒炸的油稀释一下芝麻将,拌出的面简直香的她直迷糊,再配上一些黄瓜丝,要是再来点花生米就更好了。
其实还差一些调味的鸡精或是味精,可惜这些东西她只能用蟹黄粉代替了,味道也很是一绝呢。
淘洗几遍的手擀面冰凉凉的,虽没有辣椒可她也吃出了麻辣的味道,这是茱萸与花椒炸的油带来的味道。
爽口又刺激,吃的她满头大汗,尤其是那一口浓稠的芝麻酱真是香死了,吃完面她觉得整个人都精神了。
所以当她把新研制的芝麻将拌面端给冯叔品尝后,冯叔那叫一个激动,让她赶紧再做两碗他要先送去给东家尝尝。
芝麻酱松仙楼里没有,她只能用自己的了,做好的芝麻将拌面冯叔亲自端着食盒,商贾不能坐车,冯叔顶着大日头步行。
冯叔半个时辰后才回来,带着两包精致的糕点和一匹麻料。
冯叔满面带笑将手里的东西放在她面前“这是东家赠与你的麻料,这可是细麻比你身上的粗麻软和多了,还有这糕点也是东家让我带给你的,你尝尝。”
她呆呆的看着眼前的东西“这么多好东西?”
冯叔笑“去得时候赶上知谦郎君也在,他很喜欢你做的面,吃个一干二净,东家高兴,要不是咱们穿的料子不准奢华,东家还想赠予你更好的。”
这倒她到是知道,冯叔对她讲过。
她好奇问冯叔“那东家穿的是什么料子?”
冯叔耐心的跟她解释“夫人虽是家资颇丰经营有道,但终究是商贾身份,我朝律法屠户,商贾虽能穿绸缎但也只能着玄色,平民着白色服饰,农民与贱民只能穿麻布。
幸而嫁的夫君乃是亭长,只要不穿正红、正紫、其他倒是不拘。”
这倒是勾起了她的好奇心“那什么人是平民?”
冯叔捋着胡子不疾不徐解释“在榆州城里有自己的房舍,家中有人在朝廷里任职,即便是职位低微的小吏,这样的人家就是平民。所以东家嫁与曹亭长后就是平民了。
贱民也就是触犯法律被判过刑罚,亦或是为奴为婢,又或是市井要饭、走街串巷摆摊、在别处上工、种地……诸如此类都属贱民和农民”
那她以前家里有地种庄稼是农民……如今没房子没地,还自己做点买卖是贱民???
靠……
“我也正想着何时带你去见见夫人,你若得了夫人的眼缘还怕寻不到一门好亲事?”
她是真的感受到冯叔对她得关心,事事为她考虑,想着为她寻一门好亲事,就此摆脱身份卑贱得命运,冯叔待她如同女儿一般,她真不知该如何报答了。
这芝麻酱拌面得方子让冯叔记下给赵夫人,这面属实也没法在松仙楼卖,主要是芝麻得造价太高。
磨出芝麻酱再来拌面,还要配上茱萸花椒油,黄瓜丝,这一碗面得价格可不是一般百姓吃的起。
冯叔自是不能白拿这方子,但也没自作主张罗给银钱,这方子本就是给东家得,具体该如何还礼那也要东家亲口说。
冯叔倒是对这芝麻酱很好奇,这香味如此浓郁也不晓得还能搭配一些什么菜式?不过这酱他吃着确实很香,到时告诉婆娘磨一些自家也偶尔做一碗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