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天子守国门,君主死社稷(第3页)

 他顿了顿,神情凝重地看着远方,缓缓说道:“也正是因为你过早离世,导致你的长子朱祁镇在年仅 9 岁的时候,就不得不肩负起整个国家的重担,继承了皇位。然而年幼无知的他,却极度宠信那个司礼太监王振。这个王振仗着皇上对他的信任,肆意弄权,干预朝政,搞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更糟糕的是,后来他竟然还蛊惑朱祁镇亲自率领大军出征,结果在北平的土木堡遭遇惨败,明军全军覆没不说,就连朱祁镇本人都被瓦剌军队给俘虏了去。自此以后,明朝的局势变得愈发危急起来……”

 后来啊,大明朝倒也涌现出了那么一两位称得上明君的人物。

 只可惜呀,他们大多如流星般短暂划过天际,生命早早便画上了句号。

 而其余众多的皇帝呢,则是荒诞不经、令人唏嘘不已。

 公元 1644 年,李自成率领大军势如破竹,一举攻破了北平城。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

 走投无路之下,年仅 34 岁的朱由检,只得于煤山上选择了自缢,这种决绝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然而,即便如此,不得不承认的是,你们大明朝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之中,绝对算得上是最具骨气的一个朝代。

 自其开国至覆灭,历经整整 276 个春秋寒暑,始终坚守着一系列原则和底线。

 不和亲,坚决不让自家的公主远嫁他乡去换取一时的和平;不赔偿,哪怕面对再强大的敌人施压,也绝不轻易拿出钱财去消灾解难;不割地,每一寸国土都是先辈们用血汗打拼下来的,绝不容许拱手相让给他人;不纳贡,堂堂天朝上国,又怎会向他国低头进贡?

 不仅如此,还有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豪迈誓言,充分展现了大明王朝的气节和风骨。

 在位的君主们,无论面临怎样艰难险阻,都不曾屈膝求饶,更不会轻言认输!

 在整个朝代存续期间,从未与任何其他国家或者势力签署过哪怕一份不平等的条约,也从未有过丝毫向外部势力屈服妥协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