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朝廷的决断(第2页)

 刘备与刘表同为汉室宗亲,先前刘备投奔荆州之时,刘表念在同宗之谊,对刘备多有回护。

 此刻听到刘表不但身死,还要落得一个被子忤逆身亡的恶名,内心的悲痛与愤怒无以交加,当堂出班驳斥孙策的奏折。

 朝堂之上,众人虽未亲赴荆州,不知细节,但江东与荆州的恩怨纠葛早已天下皆知。

 江夏争夺战历时三载,孙策与刘表多次兵戎相见,此次江东趁虚而入本就动机可疑。

 再者,孙策奏折中“刘琦弑父”“江东平叛”的说辞,既无实证,又与刘琦素来仁厚的口碑相悖,破绽百出。

 朝中徐庶、法正等智谋之士扫过奏折,便已辨明其中真伪,只是皆未急于开口。

 此刻争论“谁真谁假”已无意义,刘表已死、江东占据半个荆州的事实,才是影响决策的核心。

 “陛下,”徐庶率先打破沉默,拱手进言,“当前北方袁、曹暗中结盟,汉室需专注应对北线压力,南方实不宜出现统一势力。如今荆州一分为二,孙策占据南郡、南阳等地,势力强盛;刘琦依托荆南四郡,根基薄弱。

 依臣之见,当册封刘琦为荆州牧,并酌情予以支援,以其制衡孙策,维持南方分裂之局,如此汉室方可专心北顾,无后顾之忧。” 刘备当即附和:“元直所言极是!刘琦乃刘表嫡长子,按《礼记》‘立嫡以长’之制,本就该继承荆州牧之位,朝廷册封于他,既合法理,又顺民心!”

 然而,法正却摇了摇头,提出不同主张:“元直与皇叔只虑南方,未顾天下全局。

 近来细作回报,袁熙与曹操往来频繁,虽无实证,但其结盟之势已显。

 若袁、曹联手南下,汉室将陷入两线作战之困。

 欲破此局,需引江东入局。

 江东若彻底掌控荆州,必不会满足于偏安,南阳与许昌近在咫尺,孙策若得南阳,曹操老巢将时刻处于江东兵锋之下,曹操必被迫将主力用于防备江东,无力北顾。

 如此,汉室便可趁机出兵,先吞并冀、幽二州,再联合江东夹击曹操,曹操可破、中原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