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热气球去三国我就是不帅
第310章 兵进武陵
周瑜率领的五万江东精锐从江陵出发,沿长江南岸与沅江交汇处的官道疾驰,目标直指荆南四郡的核心武陵郡。
大军裹挟着平定荆州北部的余威,步骑协同、水陆并进,旌旗遮天蔽日,马蹄踏碎沿途积雪,一路向南推进。
所过之处,荆州南部,那些摇摆不定的郡县,皆因兵力薄弱不敢阻拦,只能望风退避,周瑜对此也不在意,这些个墙头草,只要自己足够强大,他们就会表现的很乖。
大军的兵锋很快便逼近武陵郡境。
武陵郡的战略地位极为关键:西可沿沅江逆流而上,直抵巴蜀东部边界;东接长沙郡、南邻零陵郡,是荆南四郡的地理中心;
北面则直面南郡,与周瑜占据的江陵仅一江之隔,堪称荆南的北大门。
刘琦此前逃至武陵后,与金旋、韩玄等四郡太守商议防务时,便将武陵视为抗江的核心。
荆南四郡素来地广人稀,各郡兵力分散(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常备兵力均不足两万),若分兵驻守各郡,不仅难以抵挡江东军的集中攻势,还会因粮道过长、补给困难陷入被动,更可能被周瑜抓住破绽各个击破。
为破解这一困境,刘琦最终决定收缩防线、集中力量。
将荆州牧府临时设于武陵郡治所临沅县,同时下令长沙、桂阳、零陵三郡的兵马尽数北上,集结至武陵境内。
各郡储存的粮草、军械也统一运往临沅,集中存放于郡城粮仓与军械库,将武陵郡打造成抵抗江东的前锋堡垒,反攻荆北的后勤基地。
只要保证武陵不失,江东军定然不敢绕过武陵、分兵南下,其余三郡的人员物资便能源源不断的输送到武陵郡。
按刘琦与金旋等人的规划,此举既能缩短粮道、确保补给畅通,避免将来反攻襄阳时因后勤掣肘,又能凭借集中的兵力构筑防线,把江东挡在武陵之外。
彼时金旋、韩玄等人曾乐观的断定:周瑜虽占据荆州北部,但此前经江夏争夺战、襄阳奇袭、南阳追击等连番战事,江东军必然损失不小,且需分兵驻守襄阳、南阳等重镇,短期内绝无精力南下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