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热气球去三国我就是不帅
第312章 黄忠阵前挑衅(第2页)
待心绪稍定,他才追问:“前军既已形成合围,为何会让二位将军一死一伤?荆州军中是谁领兵?”
传令兵不敢耽搁,将前军大营中的战况细细禀报:从黄忠率军突袭,到箭雨伏击,再到周泰中箭、蒋钦被杀,最后黄忠率部突围的经过,一一说来,就连黄忠箭射周泰、刀斩蒋钦的细节都未曾遗漏。
周瑜静静听着,眉头渐渐蹙起。待传令兵退下,帐内只剩烛火噼啪作响,他起身走到帐边,望着孱陵方向的夜色,心中暗忖:
“荆州军中竟藏着这般猛将?箭术通神,刀法狠厉,不但能在我大军合围之下杀出血路,还令我两员大将一死一伤,此人若不早日除去,将来必成我江东心腹之患!”
在古代,一员万人敌的猛将,对军队起到的最大作用,就是提升军队的士气。
比如项羽破釜沉舟,以八千子弟兵打破秦军二十万。
就是因为项羽勇猛无双,极大的激发了麾下士兵的士气,从而让军队爆发出了超乎想象的战斗力。
同样的,猛将不但能提升己方的士气,也能打击敌方的士气。
自己一方的主将,被敌人的猛将当场阵斩,给灭性的。
古代打仗讲究的就是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大军没了士气,战斗力至少要下降一半。
己消彼长之下,很可能被敌人逆风翻盘。
冷兵器时代,一员猛将,依靠自身的勇猛,改写一场局部战役的胜利,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这一夜,周瑜在帐中反复踱步,时而俯身看图,时而提笔推演,却始终未能想出针对黄忠的万全之策。
实在是黄忠声名不显,周瑜对其知之甚少,难以洞察他的弱点,自然也就不能针对性的使谋用计。
偏偏黄忠又武艺高强,若是倚仗人多强行斩杀,恐怕自身也会损耗太多。这不符合周瑜对荆南一战的战略规划。
本来周瑜以为刘琦是个软柿子,只要自己筹划得当,荆南四郡不费吹灰之力,弹指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