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骑射比拼

只见太史慈猛地夹紧马腹,胯下战马发出一声长嘶,四蹄翻飞,竟绕着战场狂奔起来。

他的骑术本就精湛,此刻策马疾驰,身影如同风中残影,马蹄踏过地面,溅起一道道泥痕,在阵前画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

城墙上的刘磐看得一愣,喃喃道:“这太史慈……绕圈子做什么?”

身旁的副将也摸不着头脑:“难不成是比不过箭术,想靠骑术逞能?”

阵前的黄忠却瞬间识破了太史慈的心思,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这是要比试骑射了!

此时的战马背上,尚无后世那对能稳固身形的双边马镫、高桥马鞍等骑兵装备。

唯有一块简陋的皮革鞍鞯铺在马背上,边缘缀着几根麻绳,勉强能帮骑手固定重心。

这般条件下,若想在战马四蹄翻飞、极速奔驰时腾出双手拉弓射箭,绝非仅凭“骑术娴熟”便能做到,背后藏着的,是骑手腰腹间那股近乎野蛮的爆发力。

站立对射拼的是精准与力道,而骑射则要兼顾马速、平衡与箭术,难度更甚,也更符合战场实战。

黄忠也毫不迟疑,双腿一磕马腹,胯下战马紧随其后,也跟着太史慈的轨迹兜起圈子。

一时间,战场上只剩下两匹战马疾驰的蹄声。

太史慈在前,黄忠在后,两人隔着十余丈的距离,围绕着战场中央一圈圈的狂奔,马蹄扬起的尘土在阳光下形成两道旋转的黄龙,看得两军士兵眼花缭乱。

起初,无论是江东军还是荆州军,都满脸疑惑,不知两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阵前的议论声渐渐响起,连周瑜都皱起眉头,紧盯着那两道疾驰的身影。

三圈过后,战马的速度已提升至极致,风声在耳边呼啸,速度已快得让马鬃在风中炸开。

就在此时,太史慈突然侧身,只见他双腿膝盖死死顶住马鞍两侧,腰腹猛地发力,上半身瞬间离开马背,如同被无形的线拽着向上提拉。

同时,他的臀部微微后抬,仅用大腿内侧与腰腹的力量夹紧马腹,整个人如同贴在战马侧面的纸片,却稳得纹丝不动。

这一瞬间,他的双手彻底脱离了对马身的依赖,左手稳稳托住弓身,右手从箭囊抽箭、搭弦、拉满,动作一气呵成。

可战马仍在颠簸,每一次蹄子落地的震动,都像有股力量要将他从马背上掀翻。

太史慈的腰腹肌肉绷得如同铁块,连腰间的铜铃都因肌肉的紧绷而停止晃动,唯有额角的青筋突突跳动,泄露着他此刻的发力。

“嗖”的一箭射出,太史慈的身体随之一晃,腰腹立即顺势调整力道,左手飞快按向马鞍,才勉强稳住重心。

他喘着粗气,汗水顺着脖颈流进铠甲,方才那一瞬间的发力,几乎耗光了他胸腔里的气。

若腰腹稍松半分,要么箭射不准,要么整个人会被甩飞出去,摔在坚硬的地面上非死即伤。

对面的黄忠,明显骑射之术更显老辣。

见太史慈的箭射来,黄忠没有抬手去扶马鞍,反而借着战马奔跑的惯性,腰腹猛地向左侧拧转,上半身如同风中杨柳般弯折。

他的双腿如同铁钳般扣住马腹,膝盖几乎要嵌进马鞍里,腰腹肌肉层层绷紧,连带着脊背的肌肉都隆起一道紧实的线条。

这一拧一转间,他的身体与马身形成一个诡异的夹角,长箭擦着他的盔甲呼啸而过,箭尾的羽毛甚至扫到了他的披风,却没能伤他分毫。

更惊人的是,黄忠在俯身躲避的同时,右手已抽出一支箭。

他无需用手撑马,仅靠腰腹的力量维持着身体的平衡,左手挽弓、右手搭箭,弓弦在颠簸中被拉成满月。

此时战马恰好前蹄腾空,身体微微前倾,黄忠腰腹顺势一挺,借着这股力道松开右手,箭矢如同离弦之箭般射向太史慈后心。

这一连串动作,从躲避到射箭,全程未用手触碰马鞍分毫,全凭腰腹与双腿的力量掌控平衡。

城墙上的荆州军副将看得真切,忍不住对刘磐感叹:“将军您看,黄将军的腰腹之力,怕是比咱们军中二十岁的小伙子还强!这要是换了旁人,早被马颠得握不住弓了!”

刘磐捋着胡须点头,目光中满是羡慕:“真是好腰……阿呸,真是好箭法啊!”

阵前的太史慈,此刻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

他躲过黄忠的反手箭后,再次催马狂奔,试图寻找射击机会,可每一次抬手拉弓,都要先调动全身力气夹紧马腹。

战马奔得越快,腰腹的负担就越重,不过十几个回合,他的腰腹已开始发酸,手臂也因频繁发力而微微颤抖。

反观黄忠,依旧气息平稳,腰腹发力时不见丝毫勉强,仿佛那颠簸的战马于他而言,不过是平稳的地面。

江东军阵中的老卒们,大多见过早年骑兵作战的场景,此刻见两人这般骑射,纷纷低声议论:“当年跟着孙将军打庐江时,见过最厉害的骑射手,也得用手抓着马鞍才能射箭,哪像这两位,双手悬空还能这么稳?”

“那是腰力够硬!咱们寻常人骑快马都得死死抓着鞍子,更别说射箭了——这两位将军,都是用命练出来的真功夫!”

阳光洒在两人紧绷的腰腹上,盔甲反射出的光芒,仿佛将那股看不见的力量具象化。

战马的蹄声依旧急促,箭矢的破空声不断响起。

黄忠身体后仰,躲过太史慈的追风箭,反手抽出一支箭,搭在弓上。

他借着起身的惯性,手腕顺势翻转,弓弦拉成满月,“嗖”的一声,箭矢如同回头的飞燕,直奔太史慈而去!

这一箭又快又急,角度刁钻至极,恰是在太史慈射完箭、旧力刚尽新力未生的间隙射出。

江东军阵中的甘宁看得真切,忍不住大喊:“子义小心!”

此时太史慈刚直起身形,便觉心口一寒,多年战场养成的本能让他猛地侧身,同时右手挥弓格挡。

“铛”的一声,箭矢撞在弓臂上,箭杆断裂,箭羽纷飞,太史慈的手臂也被震得发麻,险些握不住弓。

“好一个反手箭!”

城墙上的荆州军爆发出震天喝彩,士兵们挥舞着兵器,欢呼声压过了战马的蹄声。

刘磐长舒一口气,笑着对副将道:“汉升这骑射功夫,说是天下第一也不为过!”

太史慈勒住战马,绕着圈子与黄忠对峙,额头上的汗水顺着脸颊滴落。

他没想到,黄忠的骑射竟也如此精湛,不仅能躲过自己的连续突袭,还能如此迅速的反手还击,这般应变速度,连他都自愧不如。

但他此时依旧不肯认输,再次催马狂奔,身影如同旋风般绕着黄忠转动,手中的弓始终对准着对方,寻找着下一次射击的机会。

黄忠也策马跟上,两人如同走马灯般在阵前周旋。

时而太史慈在前疾驰,突然回身射箭;时而黄忠在后紧追,反手还以颜色。

战马的嘶鸣声、箭矢的破空声、兵器的碰撞声交织在一起,看得两军士兵心惊胆战,却又舍不得移开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