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惊恐的朱棣,父皇要削藩?(第2页)

“对!儿臣今个儿过来,正是想请父皇让儿臣参与渡海东征!”

老朱家的江山是从马背上打下来的。

见自己的儿子如此有进取心,朱元璋打心里觉得高兴,几乎下意识就准备答应。

可话还没到嘴边就被他咽回了肚子里。

因为,他想到了历史之上,自己驾崩之后建文时期发生的靖难之役。

朱棣能靖难成功,除了朱允炆实在是太无能,且不得人心之外,最大的因素便是,朱棣军功累累,在朝野上下,以及诸藩之间都颇具威望。

朱棣靠着打北元,便能积攒下足以推翻朱允炆的威望。

若是再让朱棣去打东瀛日后可还得了?

朱允炆如何可能压得住?

若是自己什么都不做,历史必然重演。

应天府甚至会沦陷的更快!

“父皇?”

朱棣见朱元璋忽然沉默,心中顿时涌起了不祥的预感,表情旋即变得有些慌张。

而朱元璋没有回答。

一声不吭地盯着朱棣看。

他心里想着:

咱现在能从系统那得到寿命。

长生不死不太可能。
 

但靠着改革,靠着让大明昌盛。

延个七八年的寿应该不成问题。

如此,咱少说还能活个十余年。

这些时间不算长,但也不算短,只要能让李暄彻底对老四死心,把目光放在允炆的身上,十年,应该足够咱把允炆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皇帝,避免历史上的情况重演。

可,正所谓本性难移,咱走之后,允炆那孩子当真能忍住不去削藩?

恐怕悬啊!

所以……

为了避免靖难故事重演,也为了保护咱的儿子们,改写老五他们的命运。

令藩王戍边之策,咱或许是该改改了。

只要咱让老四他们,对应天府没有威胁。

允炆顾忌叔侄情谊,想必也不会再下那般死手。

可……

为了允炆,咱已经辜负了那帮老兄弟的信任,如今还要对老四他们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