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傻眼的文武百官,李暄弹劾朱棣逛窑子?(第2页)
可虽然想明白了这些但朱元璋的心情反而变得沉重了不少。
他虽说给了朱棣选择的机会,但内心深处其实还是希望朱棣能老老实实的回北平去,如此一来,老三在凤阳思过,老四放弃了皇位的争夺,这样他就能名正言顺的封朱允炆为皇太孙,并且还能安慰自己,自己其实给过了老四机会,但是他主动选择放弃。
可惜,向来要强的朱棣并没有让朱元璋如愿。
他选择了留下,与李暄联手。
“大抵是天意如此吧?”
朱元璋暗暗嘀咕了一声,目光十分地无奈,但这次朱元璋没有选择继续偏袒朱允炆。
既然朱棣选择了留下,那么为了大明的将来,自己就给他一个机会好了。
朱元璋觉得,如果朱标是自己也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而正当朱元璋有这种想法的时候,一个念头忽地出现在了他的心中,他眉头顿时又紧紧皱了起来。
因为,朱元璋忽然发现事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李暄虽然极为高调地说朱允炆是个废物,要立朱棣为储君。
可实际上他如此说的目的,比起扶持朱棣,更多的是为了刺激自己,以便被自己赐死,得到系统的奖励。
那么问题就来了。
如果朱棣真将李暄当成了自己的“诸葛亮”。
那么,李暄寻死的难度反而会提升啊!
这对李暄而言并不是好事!
于是朱元璋猛然意识到自己刚刚的思路有很大的问题!
他连忙抬起头朝李暄看了过去,心中暗暗道:
不对!
这混账东西恐怕不是来逼咱立老四当储君的。
他怕不是打算做点能让老四激动的对他掏心掏肺的事!
如果是这样,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朱棣在应天府其实并没有多少政治资本。
按理来说他被文官集团反对的同时,也没法得到淮西武勋的支持,淮西武勋,支持的其实是朱允熥。
但李暄的存在,能改变这一局面,凭李暄的威望,可以让朱棣在应天府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