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称霸诸侯(第2页)
“六月栖栖,戎车既饬。
四牡骙骙,载是常服。俨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六月急急忙忙,整顿兵车列行。每车四匹公马,旌旗在兵车上飘扬。狁实在太过猖狂,咱们必须奋力抵抗。君王挥师出征,挽救国家危亡。)
秦穆公仰头高歌,唱得满脸通红。重耳受到了感染,心潮起伏,击节唱和。下面五章,秦穆公吟唱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的王师,以大无畏的精神与奋勇的战斗力,击溃了敌人,取得了彻底的胜利。乐音齐奏,将秦穆公的吟唱推向顶峰,那撼天动地的歌声,那急浪怒涛般的乐音,将秦宫的屋瓦都震动了。歌唱如暴风骤雨,在重耳的心头掀起了滔天巨浪。
赵衰见重耳似乎充满了斗志,眼中闪耀着欣喜的光芒。他又请重耳下堂,向秦穆公深深拜谢。秦穆公见状,也起身下堂辞谢。三人的心情都很激动,一种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正激励着他们。接着,赵衰宏亮的声音响彻了秦宫,他再次代表重耳,拜谢道:
“秦君把辅佐天子、匡正诸侯的使命托付给重耳,重耳怎敢心生怠惰?又怎敢不服从有德者的命令呢?”
“哈哈哈!”秦穆公高兴地大笑道:“寡人愿公子旗开得胜!”赵衰与重耳都觉得此次赴宴,取得了极大的收获,对于回到晋国一事,更增添了无比的信心。
4
夏历十月,塞北的寒风从雁门关外冷肃地飞扑而来,刮起满地的枯枝败叶,晋国境内一片凛冽肃杀的景象。
晋惠公夷吾咳嗽加剧,重病难支的身体,再也经不起一丝丝的风寒了。他那青灰色的脸上,面无表情,只一双无神的眼睛不时地睁开、合上。当他得知晋太子姬从秦国偷溜回来,不禁长叹一声,知道这样可大大得罪了秦国,大事不妙啊!原本病情不就乐观,这下子更加严重了。
晋惠公病危时,郄芮陪着姬圉守在寝官,只听见晋惠公不时地呓语道:
“唉!履鞮,你怎没一刀把重耳杀了!”
绛城内传说纷纷。十四年前,掌卜大夫郭偃曾预言“二七之期”;十四年之后,夷吾和他的儿子将要灭亡。晋惠公当政十四年后,果然病入膏肓。
阴风怒吼,窗棂震动得吱吱作响。有甲士传说看见了申生的鬼魂。姬闻说,猜测君父大概过不了今夜。吕省带领重兵守在宫门外,以防不测。一队队的甲士在寝宫外巡逻着,沉重而整齐的脚步声,像是在数算着晋惠公大限时刻的到来
过了午夜,晋惠公终于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姬在朔风怒号、阴风惨雾的夜里继位,是为晋怀公。
天一亮,晋怀公得到消息,秦国派公子扎到楚国,将重耳请到了秦国,并准备派兵护送重耳回国,夺取君位。姬圉害怕极了,他想要“釜底抽薪”,便心生一计,打算拆散重耳的流亡班底。他下了一道旨令,凡是家中有人跟随重耳的,立刻将之召回晋国;若召不回来,所有在晋国的亲属,都将被杀,绝无赦免。
晋怀公派人到狐府把狐突找来。狐突进宫,见到晋怀公时,并未跪拜。狐突这时已经九十多岁,须发皆白,佝偻着背,颤巍巍地一步一步走上正殿。他的膝盖已经硬得无法下跪。
晋怀公见到狐突,厉声喝道:
“狐突,你以为让两个儿子跟随重耳,谋夺君位,寡人不知道吗?你以为你整天躲在家里,就可以什么事都不管了吗?”
狐突老态龙钟、声音嘶哑地说:“狐突老了,不是不管,是管不着了!”
“狐突,你管得着也好,管不着也罢!寡人命你即刻修书一封,把狐毛、狐偃两人叫回晋国,否则的话,休怪寡人无情!”
“唉!”狐突缓缓说:“老臣二子跟随重耳公子已经十八年了,老臣教导他们对自己追随的人,要一辈子忠诚,不可怀有二心。老臣现在叫他们回来,不仅是自打嘴巴,而且也会害得他们对主子不忠。”“狐突,你少废话!”晋怀公怒道:“只要你把儿子叫回来,寡人可以饶你一命;如果你不听从寡人的命令,寡人马上就杀了你!”狐突原本昏花的老眼突然怒目圆睁,对晋怀公怒斥道:“你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要老臣将儿子叫回来?你是痴心妄想,你的话,老臣都听清楚了,干脆给我一条白绫吧!”
晋怀公勃然大怒,气冲冲地走下来,朝狐突脸上淬了一口:“呸!老东西,先君看在你是老臣才没杀你,他容忍了你一辈子,你以为寡人也会容忍你吗?你早该死了。你不叫儿子回来,就是违抗君令,寡人要把你碎尸万段。”
晋怀公转头对甲士说:
“把狐突这个老鬼,给寡人拉出去砍了,脑袋挂在城头示众。”吕省、郄芮大惊,同时上前劝阻,但晋怀公理都不理。吕省、芮对他没辄,他们摸不到他心里在想什么,君臣之间远不如晋惠公时期那么融洽。
狐突见晋怀公如此心狠,一时悲从中来,想不到自己一生为了晋国,流血流汗,如今已是九十高龄,竟还免不过一刀。他忍不住老泪纵横,仰天高喊:
“姬,你小小年纪却如此不仁不义,二七之期已到,老天不会放过你的。你们父子俩作恶多端,你要积积阴德,做做好事啊!”
狐突之死,朝野哗然,许多大夫从此称病在家,不上朝了;上下两军军心不稳,郭偃、栾枝趁机将军队中拥护重耳的势力串连起来,准备接应重耳返国。
晋怀公则命吕省、郄芮加紧操练兵马,准备迎战秦师。郭偃派猛足到秦国,向重耳报告晋国的情况。重耳听到晋怀公一登大位,就大开杀戒,竟把他的外祖父,晋国的老功臣狐突给杀了,不禁悲愤地怒吼。狐毛、狐偃知道父亲被杀了,哀恸地跪下来哭天喊地,立誓要报此杀父之仇。其它的随臣们,无不摩拳擦掌,悲愤难当,恨不得马上杀回国去,一刀宰了晋怀公。
5
晋怀公元年(公元前六三六年)春,正月,秦穆公率秦军护送重耳返国。
历经十九个寒暑,长途漫漫,终于走到了黄河边上。黄河似从天际奔腾而来,巨浪滔滔,气吞山岳,劈开崇山峻岭,滚滚向东,流归大海。晴空丽日,旌旗蔽空,千帆待发。人喊马嘶,剑戟如林,戈矛闪耀。
重耳站在黄河岸边,沉着而冷静地凝望着即将过河的大军。这时,一叶扁舟乘风破浪地从对岸疾渡过来,随即靠了岸。原来是晋国大夫董因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从晋国偷偷跑来。董因来到重耳面前,开口道:
“掌卜大夫郭偃、上军副帅栾枝、下军副帅郄溱(音细真),以及朝中的大夫们,特派臣下董因过河来向公子报告,国内已做好迎接公子的准备,请公子早日回国为君!”说完,跪拜稽首。
重耳扶董因起来,问道:“重耳这次回国会成功吗”
“势必成功,”董因肯定地说:“公子乃晋国人心之所向,如今可说是胜券在握,公子登位后,必能称霸诸侯!”
“好!”重耳豪情万丈地说:“那你就随重耳出发吧!”狐偃站在岸边,望着河水滔滔东流,不觉又一次思潮起伏。他跟随重耳十多年了,也做过几次令重耳不快的决定,他担心重耳为君后,会算旧帐。现在渡河在即,胜利在望,他觉得自己该急流勇退,以保全身家。他把祭祀用的玉璧交还给重耳,说道:
“老臣背着马笼头与马缰绳,跟随公子巡行天下,这其间,老臣犯了许多过错,老臣不愿来日因此而死现在大军即将过河,公子前途无碍了,就请允许老臣离开吧!”
重耳接过玉璧在手,听完了狐偃的话,非常骇异。他睇视着狐偃那苍老黧黑的脸孔、佝偻的脊背,以及在寒风中颤动的银须白发,忽然在心里自问:舅舅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老了?重耳百感交集,泫然道:
“舅犯,你跟着重耳十九年,受尽苦难,尝遍艰辛。你磨破体肤,饿坏肚肠,受尽羞辱。重耳意志消沉之时,若非舅犯砥砺,重耳怎会有今天舅犯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苍生社稷,否则咱们又何必受这么多罪、吃这么多苦呢?今天渡过河去,胜负未卜,吉凶难料,国家需要治理,百姓需要安抚,舅犯却要抛弃重耳,隐退草野,舅犯难道怕重耳会因过去的不快而心生报复吗?舅犯,重耳感激你都来不及了,怎会……怎会……唉!舅犯实不该疑心重耳啊!”
狐偃听了,五内滚烫,他双眼地注视着重耳,久久无语。重耳举起那祭祀用的贵重玉璧,发誓道:“舅犯,重耳愿以此河立誓,重耳与舅犯同心,请河神作证。”说毕,把玉璧扔进了黄河。
狐偃非常感动,立即跪下叩谢。
介子推亲眼目睹这一幕,深感痛心,不屑地自语道:
“这是上苍送公子回国,子犯却以为是他一人的功劳,他这样向公子邀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我介子推是不愿与他同朝为官的。”
金鼓声声,骤然响彻云霄,一时间,千舸争流,冲向对岸。重耳和狐偃、赵衰、胥臣、先轸、魏武子、颠颉等人,渡过黄河。重耳才刚登上陆地,就有探子来报:晋怀公随着吕省、郄芮等人,率领大军前来迎战,已到庐柳(山西临猗县境)。而且在庐柳之前,令狐,白衰与桑泉三邑,皆组成了前沿要塞,阻挡住了秦师的东进!护卫着令狐。
重耳命魏武子跟随董因,前往三邑招降守将。三邑守将得知重耳的使者来到,马上开城迎接,并归顺了重耳。
重耳不费一兵一卒,就顺利收取三个城池的消息传开。逼近庐柳的晋怀公听了,大惊失色。他知道民心与军心皆心向重耳,便带了几个随从,连夜逃往高梁(山西临汾县境)。
秦穆公派公子扎到晋军中会见吕省与郄芮,他要求吕、郄二人退兵到郇邑(音荀邑,山西临猗西南),并迎接重耳回国为君。吕省、芮召集诸位大夫商量。栾枝带领许多将领,说道:“咱们愿迎接重耳公子归来。昨天夜里,已有甲士暗中去迎接重耳,可见人心所向啊!”
吕省、郄芮迫于时势,只好同意大军后撤,接纳重耳。狐偃与公子扎到郇邑与吕省、郄芮签订和平盟约,迎重耳回国为君。次日,重耳进入绛都,派人到高粱杀了晋怀公姬。
又过了两日,周襄王派太宰与内史兴向重耳颁赐诏命。晋国的大夫们与重耳都来到边境,迎接周天子的使者。内史兴为重耳选定吉日,准备登基。
到了登基这一天,重耳在祖庙武官(即武公庙)接受周天子的任命,设立了晋献公的桑主(桑木做成的神主牌),安排祭祀,由周太宰主持仪式,重耳着玄色礼服,戴深色礼帽进入武宫,祭拜了先祖与先君晋献公。
太宰代表周天子赐给重耳诸侯冕服,内史兴赞唱礼仪。重耳经三次辞让后,接受了诸侯冕服,史上称为“晋文公”。晋文公重耳特地设立晋献公的桑主,以示他所继承的是晋献公遗留的君位,意即,他不承认晋惠公和晋怀公的君位。
内史兴回朝向周襄王奏道:
“必须善待晋国。其君接受王命时恭谨,执行礼仪时得当,来日必称霸于诸侯。”
晋文公即位不久,吕省与郄芮二人密谋,打算在乙丑日火烧晋文公的寝宫,趁晋文公仓皇逃出之时,再加以杀害。结果,这阴谋却被晋文公知道了。晋文公密传狐偃进宫,把吕省、郄芮的阴谋说了,再将因应之策交代一番。
到了夜里,晋文公从小路乘着驿车到秦国王城(陕西大荔县东),悄悄地与秦穆公会面。晋文公把郄芮、吕省的阴谋叛变的事说了,并与秦穆公商定除去吕、郄二人的对策。
到了乙巳日,晋文公的寝宫果然起火,吕省与郄芮没看到晋文公逃出来,心想事迹败露,惶惶然地逃到黄河边去。他们在黄河边上遇到了一位秦国谋士,二人惊惶之际被诱骗到了秦国,不久便被秦穆公下令暗杀。
晋文公亲自到秦国将怀嬴迎回晋国,秦穆公派了三千名甲士
一路护送;不久,翟国国君也把季隗送回晋国,但请求让晋文公的儿子伯鲦、叔刘留在翟国;齐国公主叔姜接着也来到晋国,公子姬欢也跟着来了。
晋文公回国后,施展长期深藏于胸臆之中的政治抱负,他的师傅改革家郭偃贡献良多。根据历史记载,晋文公做了不少事,例如:革除晋献公、晋惠公时期的弊政,减免赋税、布泽于民、弃置禁令、广开国库、救济穷困、减轻关税、修治道路、便利通商、宽免农民的劳役、奖励发展农业、提倡互助、节省开支;他推举贤良、宣扬德教,以培养百姓纯朴的德性;他制定官员规章,一切依法行事,并奖励功臣,表扬有功勋的旧族。
晋文公的经济政策和讲法重德的政策,使晋国农地丰收,工商繁荣,军力强盛。晋文公执政不到一年,周王室发生内乱,周天子派特使向秦晋两国告急,这才揭开了晋文公尊王攘夷、称霸中原的序幕。接着,晋文公也预见自己成为晋侯之后,晋楚一战,已不可避免。后来,晋楚之间爆发了“城濮大战”,这一战不只决定重耳霸业的成败,也决定了晋国和周王室的存亡……
6
晋文公元年(公元前六三五年)冬天,周王室发生了内乱,周襄王的弟弟姬带联合翟人进攻周室,王军大败,周公忌父等三名大臣被俘。周襄王逃到郑国的泛地,并派人分别向秦、晋告急。秦穆公闻讯,亲自率领军队赶到黄河边上,准备过河勤王,讨伐姬带。
晋文公登位后,一心想要获得诸侯的尊敬与拥护,如今周室内乱,“勤王”正是最好的机会。于是,晋文公以姬姓王族的身份,派人辞谢秦穆公。接着,晋国大军便打着“尊王”的旗号,向京都出发。春寒料峭,晋文公亲率上、下二军,在寒风中向京都挺进。上军在温邑(河南温县)击溃了姬带的叛军并俘虏了姬带。姬带被押到隰城,周襄王下令将他杀了;至于下军,则到郑国迎回周襄王。晋文公护送周朝天子回到京都后,周襄王设宴款待晋文公,赐给甜酒酿、祭肉、布帛,并赐予南阳、阳樊、洹、原、州、陉、浠(音吃)、组等八邑。
晋文公以前流亡在外时,就相当重视楚国的军事动向。楚国的势力已严重侵入北方,汉水流域上的许多姬姓小国,全被楚国消灭了,陈、蔡两国和楚国结盟,郑、许、曹、卫、鲁等国家,也都先后与楚国结盟。楚国击败了宋襄公的仁义之师后,在睽、和两地训练军队,集结大量兵力,准备进攻中原,问鼎周王室,取而代之。
晋文公三年,齐、宋二国不肯事楚,而与晋国结好。鲁僖公亲自带来楚国军队攻伐齐国,攻占了谷邑(山东东阿)。
楚、宋一向是中原争霸赛的仇敌,宋襄公于泓水一役,中箭饮恨;楚成王又派遣芈子玉向西攻宋,大败。第二年冬天,楚成王亲自率领陈、蔡、郑、许等国联军,再次进攻宋国,包围了宋都商丘。商丘告急,宋襄公派人到晋国求救。
晋文公见到楚国特使后,下定决心要挫挫楚国的锐气,如果任其侵伐中原,各诸侯国都不会有好日子过。晋文公于是召集了群臣,共商对策。先轸率先说:
“咱们应报答宋国对咱们的恩惠,解救宋国百姓。晋国在诸侯国之间取得威信、奠定千秋霸业的机会来了。”
“老臣认为应该攻其必救,”狐偃紧接着说:“楚国刚刚得到曹国归附,楚侯不久前又在卫国娶妻,假若攻打曹国、卫国,楚国必定立刻移师,以援救这两个国家,那么自然就解除了对宋国的包围。”这是打曹、攻卫,援救宋国之计,晋文公认为是好计。为了这场取威定霸的大战,晋文公把上、下二军扩大为上、中、下三军,以“中军元帅”指挥三军,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这也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元帅”一词。次年春天,晋文公向卫国假道伐曹。曹国在卫国东南边,晋军从卫国到曹国,路程最近。先前对晋文公无礼的卫文公已经死了,其子卫成公投靠楚国,不答应让晋国借道。晋国于是渡过黄河,从南面进攻曹国。
晋文公五年春天,先轸率领的下军攻占了卫国的五鹿,也就是晋文公被农夫丢掷土块的地方。没多久,晋文公又攻下了敛盂(河南濮阳东南),并在此地和齐昭公缔结了盟约。
卫成公畏惧晋国,想离弃楚国,加入齐、晋联盟,但晋文公不允,卫成公只好继续巴结楚国。后来,卫国朝臣合力赶走卫侯,以讨好晋国。
晋军进攻曹国,遭到曹军顽强抵抗。晋军攻打城门,难以突破,死伤了不少甲士,曹国把晋军的尸体吊挂在城墙上。晋文公闻讯大怒,立刻命令军队开拔,驻扎在曹国祖先的墓地里。曹共公担心晋国军队挖掘曹国先君、先祖之墓,赶紧命人把晋军尸体装入薄棺,推出城门。晋军见城门打开,立刻蜂拥而入。
曹国城破之日,晋文公特令不许侵犯僖负羁一家,也不许伤害僖负羁的族人,以报答当年他赐饭赠璧的恩德。
颠颉听到晋文公的命令,瞪起了牛眼睛。退朝之后,对魏武子发牢骚说:
“我等随公子流亡了十九年,四处征战,艰苦无比,僖负羁只给
一顿饭,那算得了什么?”
“不能杀,那就烧!把他家给烧了!”魏武子也生气地说:颠颉、魏武子果然纵火烧了僖负羁的家。魏武子在纵火时,还被大火烧伤了胸部。晋文公得到消息,顾不得生气,马上派人救火并慰问僖负羁一家。
晋文公以德治民,以法治国。魏武子、颠颉违反他的命令,理当斩首;但他一想到这两人跟着他流亡了十九年,实在狠不下心来。晋文公内心痛苦极了。他想了很久,还是想不出别的办法,最后仍旧依照“违抗军令”之罪,斩了颠颉;对于受伤的魏武子,他更下不了手。于是他决定先派人去看,如果魏武子伤重将死,那就判他死罪;如伤势还轻,那就免其一死,革去车右之职,以正军纪。
魏武子得知晋文公派人来看他的伤势,赶紧用布条扎紧胸部,为了表示自己伤得不重,魏武子步履轻快,神色自若地出来见使者。晋文公听了使者的报告,便饶了魏武子一命,只革去他车右一职。
7
晋国大军打败了曹国、卫国之后,包围宋都商丘的各国联军仍未撤去,宋成公赶紧又派人到晋国军中告急。晋文公立刻召集各军将领及谋臣到中军帐中议事,他对大家说:
“显然咱们攻曹、卫以救宋之计,并没有成功,以楚国为首的陈、蔡、郑、许等五国联军还包围着商丘。宋国与晋国一向友好,晋国不能见死不救,但晋军若出兵救宋,大概只能孤军奋战,因为齐、秦等国不会为了宋国,劳师动众地前来。晋军独力与五国联军相抗,将会损失惨重,不知诸位大夫有何良策”
帐中寂然无声,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不一会儿,元帅先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