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太师之怒(第2页)
“应该,应该。”王允愣了一下,好没意地说:“貂蝉,今天我带你到未央宫参观,如何”
“正合貂蝉所愿,谢老爷。”
貂蝉来到长安城已经一月有余,近来陪王允走过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唯禁闱皇殿未央宫未去过,自然喜出望外。
王允和貂蝉一前一后,向城北未央宫方向走去。貂蝉抬头望去,见长乐宫透迤连结着未央宫,在朝霞照耀下,映像出灿烂的金光。中间是一条多彩的建筑群,两头金碧辉煌的巍峨宫殿,宛如天穹里的南北两斗。城墙很高,宽大的城门可并行六辆马车。
“未央宫,地选长安的龙首原,名取‘没殃’之意,卜者皆言大吉。官城方圆十里,除主殿外,辅宫三十六,别馆七十二,之间均有复道相连,步行、车道皆备。长安像天极,未央殿仿宿图,以保社稷永享太平。”王允介绍说。
“可是前汉定都在这里,后来并不太平,出过王莽之乱。”貂蝉道。
“是啊,看来天下太平不太平,不在于皇宫风水,而在于皇帝是否英明,主政大臣是否忠心。”王允感慨道。
进宫门时,王允看一眼貂蝉的丰满胸脯,交代道:“你进宫时,要深藏不露,千万别让宫内人看出破绽。”“知道了,老爷。”貂蝉边答应,边牵一下身上的宽大男士衣服,拉拉头上的貂蝉冠,学着男人的走路步伐,跟随王允步进宫内。参观未央宫的那天下午,奉王允之命前往高头村探访貂蝉家人的马丁回来了。
晚饭后,貂蝉在王允专门为她修茸的梨花堂里,满心喜悦地等待着马丁向她报告亲人的消息。没想到,马丁带给她的,却是葛家院人去屋空的噩耗。
犹如晴天霹雳,貂蝉惊得浑身颤栗,贝齿打颤,忽觉房屋旋转,竟昏厥地上。
王允、秋儿、马丁七手八脚,赶忙将她扶到房间床上。
马丁带回的噩耗,是从貂蝉的原奴婢、现为十里亭长胡文的妻子春儿口中听来的,自然绝对可靠,不由得貂蝉不信。
说是五年前的四月初一夜,已经卧病在床的葛老太,一听说孙女葛巧苏丢失,便惊吓得昏了过去。昏过去之后,便再也没有醒过来。
今年二月初二,貂蝉继母柳氏的娘家阳城,时逢传统的地方迎神赛会,集合了四面八方的男女百姓,观看祭神歌舞和杂耍娱乐表演,热闹异常。葛时应岳父的盛邀,携继夫人和二女儿葛巧珠前往做客,参观迎神赛会,不料祸从天降。
原来董卓对于关东群雄联合起兵声讨,非常恼恨,便想出绝招,唆使他的部下,对群雄起兵的周围郡县的百姓进行报复,向反卓势力示威,以镇定军心,震慑百姓。
那日,董卓亲自带兵到阳城,指挥军士对集会百姓进行劫掠烧杀,见男的全部杀死,见女的尽数抢掠;并抢走他们的财物、车、马。返回洛阳时,车上载满抢掠来的啼哭妇女,车辕上挂着双目不闭的男人头颅,其情景委实惨不忍睹。当队伍进入洛阳城时,董卓授意士兵高呼“万岁”,宣称攻破袁绍反贼,大获全胜。进城后,将所带回的男人首级全部焚烧,所掠妇女分赏给部将和兵士,所夺财物按功行赏给将士。董卓这种有悖常理的做法,无非是告诉人们,谁敢反对董卓,就会有被报复的下场。同时,也为他的那些单身西凉兵,解决女人问题。
当时,洛阳城对这件恶事几乎都已传遍,貂蝉在含香院也有风闻,王允更是了如指掌。没想到貂蝉的父亲和继母、妹妹也在这次落难。
“董卓,董卓——”
貂蝉初次从昏厥中醒过来时,怒喊了两声董卓之后,又昏迷过去。
在貂蝉昏厥的整个过程中,王允寸步不离地坐在她的床前。经过他的点穴按摩和亲喂惊汤,貂蝉终于完全地苏醒了过来。
王允见躺在床上的貂蝉,泪水潸潸,更觉楚楚动人,可怜可爱可悲可叹,忍不住也陪着流下了几滴同情、怜爱的眼泪。他安慰道:
“貂蝉,你别伤心,保护自己身体要紧。你父亲死了,不能复生,哭也于事无补。你的继母和异母妹妹,不知落在谁家,我将命马丁派人到军中察访,如有消息,当即告诉你。”
“谢老爷大恩大德!”貂蝉欠欠身道。
王允走后,貂蝉又睡不着觉。她想,身为司徒大人的王允,为什么对我貂蝉这么好?好得令她感动莫名。
王允是救她脱离含香院着火坑的大恩人,是她的再生父母。如果没有王允的及时出现,貂蝉那天上吊必死无疑。即便上吊没有死成,留在不肯搬迁的含香院,也会被董卓的一把火烧成骨灰。即便能够从大火中逃脱,她也依然处于鸨母掌握之中,苦度那悠悠无期的卖笑生涯。自从进到司徒府两个月以来,貂蝉的吃住穿用样样优越。王允所行所为,俨然像父亲,从无所欺。红脸义哥关羽说过,为人在世,“对君必忠,对友必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对于王允之大恩大德,貂蝉心想,此生总是要报答的。
然而,一个弱女子,用什么来报答他呢?用自己的柔纤生命吗?用自己比生命更宝贵的处子之身吗?尽管貂蝉对王允只有父女般之义,并无男女间之情,但是,此时此地的貂蝉,因感念王允之恩,阴图报答,似乎这两件都在所不惜。那位“无情”的乞丐情哥,那位“不义”的红脸义哥,虽然在脑子中依然挥之不去,然而,坎坷的岁月,已经渐渐地将他们的音容笑貌,锉得模模糊糊,眼下,最清晰的男人模样,还是救自己一命、对自己关怀备至而又朝夕相见的五十三岁司徒王允。
王允对貂蝉的疼惜之情,究竟是出于父女般的亲情还是男女间的爱情至今对于貂蝉来说,还是一个捉摸不透的谜。事关自己的终身大事,貂蝉不得不费心猜出谜底。
要猜清谜底,还得从那个下着瓢泼大雨的二月十八日猜起。本来在洛阳时王允就已答应收貂蝉为义女。从含香院至司徒府的路上,他们也以父女相互称呼。王允还许诺说,一到府上就叩拜王允的夫人、貂蝉的义母史氏,会见王允的三位儿子、貂蝉的义兄王盖、王景、王定,以及一家大小。貂蝉心里热乎乎的,很有拾回丢失五年的父爱之感。
但是,到了司徒府之后,王允却改变了初衷,对貂蝉说:“如今搬迁很忙,全家乱哄哄的,结义大事,只好到长安之后再说。你我也暂以老爷和貂蝉相称。反正,我不会亏待你的。我派奴婢秋儿专门侍候你一人,照顾你的起居饮食。”
未等貂蝉回答,王允就叫来秋儿,吩咐道:
“这是貂蝉姑娘,今天来到我们司徒府。你要好生侍候,让她处处方便,事事如意。如有差错,我唯你是问。”
如今到长安已经一个多月了,生活已经安定,王允依然没有把貂蝉介绍给家里人,更不提结拜父女之事。貂蝉凭女性的直觉,发现王允看她的眼神中不时有一种异样的光芒闪烁着,莫非他已经爱上自己了?但是,貂蝉很快又否定了,王允一向淡泊女色,他全身心投入他的事业之中,并无对她有过调情言语和不轨举动,只有一种父女般的亲昵。
司徒府的人,当然谁也不知道这位天仙般的美女,在府上是什么身分。是义女吗?是歌伎吗?是老爷的小妾吗?是三少爷的媳妇吗好像都有可能,又好像什么都不是。
“看来,他对我的身分还没有拿定主意。没有拿定的主意,本来就没有谜底,怎么能猜得着呢”貂蝉在心里喃喃说。
正如貂蝉所分析的,这两个月来,王允对貂蝉在司徒府的身分问题确实犹豫不决。
本来,王允精心选用以美女为诱饵的“连环计”,借吕布之刀,诛杀同样好色的强大政敌董卓,是最为上策。貂蝉才色双绝,是最理想的施计人选。收貂蝉做为自己的义女,然后将她嫁出,也是顺理成章。他又当面许诺过貂蝉。按理,貂蝉一进司徒府就应该拜见义母,向家人宣布貂蝉的义女身分。
然而,王允竟久拖不决,让貂蝉处于尴尬之中。这其中的原由,连王允自己也始料不及。谁能想得到,这位一向淡泊女色的五十三岁王允,他那静如死水的心湖,却被貂蝉无意间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所搅乱,搅得春波荡漾,难以自已。每当夜晚睡觉时,他一闭上眼睛,便看到貂蝉的盈盈笑靥。貂蝉来了之后他觉得自己年轻了许多,走起路来也特别有劲。他发现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貂蝉。每天都要借故去看她一回。更要偷闲陪她上街走走。由于爱,他不忍心把貂蝉抛入虎狼之口,成为“连环计”的牺牲品。
归根究底,王允是想把这位绝代美丽而又盖世聪明的仙女,收为司徒的二夫人,成为自己晚年生活的伴侣和辅佐事业的助手。他虽然已有一妻一妾,但妻子史氏比自己还大三岁,已经发疏齿落,早无肌肤之亲。一个年轻的小妾祁氏,轻佻猥琐,只配给貂蝉倒洗脚水,引不起他的兴趣。只有貂蝉能使他还老返童,让生命进入第二个春天。他想,食色乃人之本性,自古“英雄和美人俨然一体”。我王允少有大志,饱读经书,具有文韬武略之才,能屈能伸之德,三公大臣之位,也算是屈指可数的一位英雄,岂能把到手的绝色美女轻易地拱手送人
因此,王允把貂蝉救出之后,心中就做出两项权宜之决策。一是暂缓向家人宣布貂蝉的义女身分。他怕公开了父女关系,便堵住了日后收纳貂蝉为二夫人之路。二是暂缓实施美女“连环计”。他怕实施了“连环计”,便要抛出貂蝉,使自己永远失去一样最宝贵的财富。
但是,他眼下又不敢把貂蝉收纳为二夫人。这是因为董卓未除,他精心策划的“连环计”不能取消。他怕貂蝉占为己有后,再也找不到执行“连环计”的绝色美女。王允知道,他施计的对象董卓和吕布,其身边不乏有如花似玉的美女。如果没有像貂蝉这样秀外慧中的绝色美女作为诱饵,就吊不起他们两人的胃口,这“连环计”也就“连环”不起来,势必弄巧成拙,带来不堪设想的杀身之祸。
王允想来又想去,只好决定貂蝉的身分问题暂时混着,等待“一段时间”再说。当然,他没想到这等待的“一段时间”竟是一年
半。
3
汉灵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的八月十五日。正是“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中秋佳节之夜。王允一家大小三十八口人吃罢团圆晚宴和中秋月饼,看完府中八歌伎表演的轻歌曼舞节目,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王允本想在晚宴后,把貂蝉留下来,单独谈心。但又想今天是中秋佳节,又是貂蝉的二十二岁生日,不宜给她增添烦恼,所以欲言又止。只好目送她那一尘不染的身影,飘入月色融融的花园之中。王允突然觉得,天上那个月亮,见到貂蝉的倩影出现,居然害羞得闭了拢去,不禁叹息道:
“啊,貂蝉,闭月之貌!”
貂蝉耳尖,早已听到了王允对她的赞叹,竟不好意思地加快了脚步,红着脸,逃回自己的梨花堂阁房里去。
貂蝉站在窗前,面对王允的锦云堂窗口,喃喃自语道:“你既然那么喜欢我,为什么不明说?凭心而论,你在我貂蝉的心目中,只是一位令我敬重令我亲近的慈父,并不是一位让我爱慕让我迷恋的情人。我对你既没有像对白脸乞丐那样一见钟情,也没有像对红脸义哥那样相见恨晚。然而,人心是肉做的。女孩子心肠都软,很容易被男人炽热的爱所感化。出于你对我救命之恩的报答,出于你对我关怀体贴的补偿,出于你对我单恋之苦的怜悯,只要你正式提出娶我为如夫人,我是会违心点头同意的。
“再说,我今年也已二十有二,无依无靠,那位自己倾心的青年乞丐又无处寻觅,你家大小对我又都那么好,司徒府生活毕竟优越,此生就留下来,侍候贵为司徒的你,不能说不是一种颇为现实而安逸的归宿。都道有情人终成眷属。但是,命运之神往往不肯成全,特别在这乱世的黑暗时代,能够找到一个像你这样既是真心疼我,又事业有成的男人做依靠,我此生也就心满意足了。”
貂蝉坐在床桌前,回顾她在司徒府前后生活十八个月的日子,感觉到尽管自己常常被尴尬的身分所困扰,但从总体上说,心情还是愉快的。比起饮泣卖笑五年的生涯来,简直是天壤之别。生活上养尊处优,位似司徒家的小姐,这自不必细说。由于王允对自己特别器重,全家人谁也不敢欺侮她,小觑她。更兼自己长得美丽可爱,为人聪明乖巧,家里人谁都敬羡她,谁都愿意同她往来,哪怕是自己点一个头,绽一下笑,他们都觉得心情舒畅。
至于王允,对她更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王允总是怕貂蝉寂寞,到长安三个月后,又让她女扮男妆,作为司徒府的掌管文书的“记室”,带她进宫整理经笈。这些经笈是历代朝廷秘纬要笈,原存放于洛阳宫中的兰台、石室,是王允在迁都时悉数收集,随驾带到长安来的。否则,早已与洛阳城同时毁之一炬。如今完好保存,分门别类整理,使今后朝廷沿用旧制中的精华,有根有据。这是王允对朝廷的一个贡献。
貂蝉在整理经笈中增长了许多知识,扩大了眼界。
半年后,他让貂蝉教习歌伎班。王允见貂蝉歌舞双绝,便收纳年纪十五岁左右的民间美女八名,组成歌伎班,让貂蝉带领教习。这
八名歌伎不时在府上演出,招待那些和王允志同道合的公卿大臣,歌伎班为他们唱歌、跳舞、弹琴、侑酒,成为王允联络团结公卿百官的手段。但对于教习师傅的貂蝉,王允却不让她露面。这正合貂蝉之意,貂蝉对王允更是感激。
从初平元年三月皇帝到长安,至初平二年四月,这一年又二个月的时间,董卓一直留守洛阳,与关东诸雄征战,从未到过长安。朝政大小事宜皆委由王允主持。貂蝉女扮男妆进出朝廷,从耳闻目睹之中,觉得王允很有大臣风度,不愧为王佐之才。他外相弥缝,内谋王室,遇事果断,办事有则,深得年少皇帝的敬爱和公卿百官的拥戴
但王允心里明白,朝中有手握重兵的董卓存在,他自己无论如何成不了百官之首的元臣。所以他也不敢妄自为大。他对董卓事事曲意逢承,凡朝廷大事皆派人向洛阳的董卓相国禀报,从不自做主张。貂蝉也看得出,王允这样做,是为了买动董卓之心,使董卓对王允不复提防。果然董卓把王允视为密友,常常命心腹大将到长安,向王允通报前方胜绩。
由于王允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既得到董卓的信任,又受到公卿百官的拥护,所以在汉室危乱之际,王允能够扶持朝纲,成为皇帝和群臣的主心骨,事事依仗。这正是王允的高明之处,使貂蝉由衷的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