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施效应(第2页)
西施顺势靠在他的宽广胸前,柔声道:
“大王不必为臣妾担忧。伍太师对大王忠心耿耿,怎么会对大王心爱的人下毒手?&34;
”爱妃心地太好,伍子胥处处和你过不去,你还替他讲好
话。“
大马车在灵岩山脚下嘎然而止。伯嚭太宰和王孙雄大夫亲扶夫差下车,西施不等宫女搀扶便一跳而下。
馆娃阁,也叫馆娃官,建在离姑苏城五十里外的灵岩山上。站在山下向山峰望去,绿树葱郁,奇岩峥嵘,十分险峻。一条用麻石砌成的宽阔石径,像一挂弯曲的楼梯,从山下直铺向山巅。石径两旁每隔丈远,就站着一个衣甲鲜亮的武士,山头山下旌旗迎风飘动,十分壮观。
西施和夫差各乘一辆八人抬的彩色轿舆上山:伯大夫、王大夫及其它人一律徒步,跟随彩轿簇拥而上。
下轿后,夫差搀着西施步入“馆娃宫”朱漆大门口。先见飞檐入云,画栋雕梁,铜构玉榄,金钩珠帘,一派富丽堂皇。又见奇花异草,绿树藤蔓,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处处美景佳色。只觉得这里是一方比“姑苏台”更美丽幽静的人间仙境。
从七月十五日至十一月十五日,这四个月,西施和夫差两人,就是在这样的人间仙境里形影不离地度过。在这四个月的日日夜夜,夫差哪里也没有去,什么宫廷大事全不管,寸步不离地陪伴西施一人。这是入吴头一年,有王后、郑旦掺和的日
子,所无法做到的。
身为一个女人,西施自然梦想得到一个男人的专宠。没想到,身为一个君王,夫差竟也憧憬只宠一个自己钟情的女人。对过去那种见一个女子玩一回的荒淫无度生活,他已感到厌倦,开始将自己厌倦的灵魂,栖息在西施的怀抱里。
来馆娃阁的头一个夜晚,夫差在枕畔咬着她的耳朵悄声道:
“人家都说当个君王好,身边后妃成群享乐多。其实,他们哪里知道,一个男人同时要对付几个女人是多么累,多么辛苦。我厌倦过去的生活,现在倒很想身边只要你一个女人,就像平民百姓那样,一公对一婆,也少了许多争风吃醋的烦恼。”
夫差一番出自肺腑之言,让西施一时感动得忘了自我,仿佛一个受人欺侮、见到自己父母时的小孩子,嘤嘤啼哭不止。此时,连她自己也分不清自己流的是委屈伤心之涕,还是幸福欢心之泪。
“怎么?我这样讲你倒哭了,难道你不喜欢我身边只有你一个?&34;
夫差把西施拥得更紧,并抽出一只肥腴的大手,温柔地擦掉她的泪水。
”大王所讲,正是臣妾心里所愿,梦中所求。愿大王心口如一,给西施一颗真心,一片真情,就像一对平民百姓的恩爱夫妻,永结同心,白发偕老。“
”难道你看不出我真诚的眼睛?难道你听不到我这颗只为你跳动的真心?“夫差抓住西施的一只手压在他的胸前,接着说:”同别的女人干那种事,我只是一头雄狮,一头牡马;同你交欢,我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你不相信是吗?不错,我敬爱和我同甘共苦二十一年的虞丝王后,怜爱和你亲同姐妹的小美人郑旦。但是,我和王后在一起,是出于一种责任和道义之感。和郑旦在一起,是来自一股同情和怜悯之心。只有你西施,才是我唯--的所爱,爱得如痴似醉;也只有和你同枕共衾,我才能达到宁静的境界。正如你所说,爱你爱糊涂了,听说太子友拉住你的手,我由爱而怒,由怒而恨,竟要一剑斩了你。其实,那时我已想好了,在斩了你之后,我便一剑抹掉自己的脖子,魂随你去,和你再做一对阴间夫妻。那时,我的吴国江山就交给太子友了。“
这是西施第一次听到夫差这么坦率、露骨的表白,一个君王愿意倾其所有,与她长相厮守,这份真情,令西施感动得不知如何是好,她怕理智控制不住,赶紧道:
”大王,你别说了,臣妾心里明白。“
夫差长叹一声,将自己的温柔嘴唇,柔柔地盖住了她的软润小唇上。只一瞬,便听到他那春风般和畅的轻轻鼾声。
突然,一双深邃而又痛苦的目光,像幽灵似的从西施眼里一闪而过。她又一次跌入痛苦的深海。她心中默默地呼唤:
”天哪,我西施做人为什么这么难?我将拯救四十万越国百姓于火热,谁又能超度我脱离这痛苦的深渊?&34;
这一夜,她又做了一个噩梦。梦见范蠡和夫差刀剑相对,你攻我守,死活拼杀。她看到范蠡一剑将夫差击倒之后,便一把背起她往深山密林里潜逃。但她又不忍倒在血泊中的夫差,连连回首,竟看到夫差气喘吁吁地追了上来,死死地拖住她的双腿不放。两个力大无比的男人你拖我拉,终于拉断了她的双腿,西施吓得凄声痛哭。&34;爱妃,爱妃,你哭什么?“夫差的呼唤,把西施从噩梦中惊醒了过来。
”我怕。“西施揉揉眼睛说。
”别怕,有寡人在你身边,你什么都不要怕。“夫差轻轻地
把她拥入怀里。在他的呵护下,西施又慢慢地睡去了。
第二天,一向身体健壮的西施,竟病了。她发烧、惊悸、头痛,口出谵语,吓得夫差手忙脚乱。他又是命伯嚭请御医来把
脉开药,又是派王孙雄叫巫婆念咒烧符。他自己面对那把御用金刀,双手合十,两眼微闭,口中念念有词。看他一脸虔诚的神态,令西施感动。
下午,他不见她的病好转,便把伯嚭、王孙雄叫来,无端地
把他们训斥了一顿,说他们督造馆娃阁时,没有拜好花妖树神,使贵妃娘娘无辜受惩罚。两位大夫一句也不敢申辩,连声称罪。他们两人又把夫差对他们发的脾气转嫁到御医、巫婆身上,竟把他们鞭打一顿赶下山。
南林女趁夫差不在时,走了进来。她二话不说,在西施身上和头上摸摸捏捏、点点笃笃几下,又伺候西施喝了一碗她亲自熬的草药汤,叫西施闷头睡去。
见满脸愁容的夫差走进来,南林女连忙叩拜道:
”大王,娘娘的病明天早晨一醒过来,就全好了。请大王放
心。“
”真的吗?“夫差喜得破例一手扶起南林女,问道:”你怎么
知道?&34;
南林女轻推夫差的手,道:
“侍婢略知医术,但只能医娘娘的头痛。大王如果不信,侍
婢甘愿受罚。”
“如果真像你所说的,寡人赏你黄金十镒。”夫差道。西施的病正如南林女所料,次日早晨就全好了。夫差真的赏给南林女十镒黄金。但她自己只留四镒,余下六镒叫西施送给移光等六姐妹。4
西施的病好后,几乎是每一个白天,夫差都陪她游览这里的景点,晚上则观看移光等六歌姬演唱。有时她和夫差也加入她们的行列,同歌共舞。
“馆娃阁”的后山是一座很大的花园。花园内,有两处石砌的大池塘,一处是四方形的,池面荷叶如盖,荷花盛放,红绿相间,暗香浮动;池岸杨柳依依,柳下有石磴,夫差常拉西施坐在柳树下观花游玩,所以将此池命名为“望花池”;另一处是圆形的,池本身就像一个大月亮,池水清莹澄澈,天上月亮倒映于池水之中。有月的夜晚,站在池旁,可观赏微微荡漾着的水中月,于是叫此池为“玩月池”。
在两个池塘之间,有一口石砌的大水井,井泉清碧,透明如镜。夫差每天搀着西施来井旁梳妆打扮。夫差站在旁边亲自为她梳理鬓发,插戴首饰和鲜花。打扮之后,他便紧搀着西施并肩俯看那深不见底的大水井。水井中便清晰地映现出一位冠冕黄袍、面貌英俊的中年男子搀扶着一位窈窕美丽、面似桃花的年轻女子。井上的一对和井下的一双相视而笑,笑着笑着笑着竟相互重迭成一体,后人叫这口水井为“吴王井”。
最使西施难以忘怀的是,花园的临山一隅,竟有一个方园丈余的山洞,洞壁有涓涓泉水流涌,洞口有一株梧桐遮盖,洞内还有一块可供两人并坐的石条磴。
在第一次被夫差拉进这个山洞时,西施就想起四年前范蠡拉她躲雨的那个南林山洞,两个山洞,一南一北,竟如此惊人的相似。每当夫差在洞中亲吻她的时候,她满脑子都是四年前和范蠡一起在洞中的情景。一个女人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竟是如此地刻骨铭心,就像一条素绢沾染了黑碳水,总是擦洗不掉。
有一回,西施瞒着夫差悄悄躲进这个山洞,独自反刍四年前范蠡给她神圣一吻的温馨。夫差不见西施,吓得派出所有的武士,漫山遍野寻觅她的踪影。只有南林女知道她心中的秘密,一找便着。夫差看出她对山洞情有独钟,便下旨命它为“西施洞”。
灵岩山之巅峰,是一方广阔平坦的大石坪,犹如一个大操场,原是当地农夫晒谷的场所。周敬王二十四年,二十七岁的夫差即位为王,把此处辟为精甲练兵场。练兵场临西山崖中心,有一块状如官印的正方形巨岩,名叫“官印岩”,高二丈,边宽丈余,四面如刀削般壁直。岩顶是吴越之战时的了望台。但是,上岩顶没有路,也没有梯,只有一边石缝中有几块可踩脚的石棱,有几株可扶手的树藤,青壮男人可艰难地攀上,
据说,上岩顶可望见灵岩山的无限风光。西施很想上去一回,但夫差几次带她来这里,都不让她攀上岩顶,怕她摔得粉身碎骨。南林女本有飞檐走壁的绝技,但她深藏不露,不便露一手,西施也不让她试一试,可真把她气坏了。
终于在临离开馆娃阁的前半个月,夫差带西施上了这块险峻的官印岩顶。其实,他是把她用绢带绑在他的肩背,硬背上来的。
见他轻松自如地背她走壁而上的样子,西施觉得这位三十八岁的大王,虽经西施和郑旦一年多不停顿的消磨,仍然手脚灵便,力大无穷。文种相国说,“用美女侍奉他,来消磨他的意气,削弱他的体质”,谈何容易?特别是夫差现在专情于她一人,这与一般男子的正常夫妻生活有何二致?
“爱妃,你怎么了?”夫差见她呆呆的,挽她一下。
“臣妾,有一点害怕。”
“有寡人在你身边,不用怕。”夫差把手一指:“你看!”西施随着夫差的手指,极目眺望。远处,太湖无边无际,水天一色;近处,灵岩山群峰逶迤起伏,青松翠竹密披山头;山麓梯田层层迭迭;脚下,轻纱般云雾,徐徐飘荡,顿觉天地广阔,心旷神怡,又有一种成仙在天的幻觉。
看一眼身旁的夫差,他正昂首挺胸远望,山风吹动着他的黄袍,飘拂着他的黑须,西施觉得他有一种飘飘然傲视天下的气势。回想起四年前她的梦境,难道这位威震四方的英武霸主,才真正是她命中的牛郎?既然是她命中的牛郎,我为什么不能给他真心,还要巧计加害于他?我不是天下第一大傻女么?
从岩石顶下来,夫差对西施讲述了当年他奋发励志、艰苦练兵的一些情景。
十一年前,夫差的父亲阖闾,为了报他出兵破楚时越王允常偷袭吴境之仇,趁允常薨丧、勾践新接之机,出兵伐越,不料却大败于槜李,阖闾被越将灵姑浮砍断一只脚趾,由于年老,流血太多,禁不起疼痛,终于半路身亡。
继位的太子夫差,发愤为父亲报仇,命伍子胥、伯训练水兵于太湖,自己亲自在灵岩山立射棚,设练兵场,苦心训练三千精甲。
他在这块“官印岩”石壁上,雕刻了“夫差,你忘了越王杀父之仇吗?”一行大字,每天在练兵前,叫人厉声疾呼:
“夫差,你忘了越王杀父之仇吗?&34;
他面对大家,泣声回答:
”唯,不敢忘!&34;
在两年的练兵期间,他贵为大王,睡薪草,吃粗粮,身先士卒,风雨无阻,寒暑不避,苦练斧术,练得手举不起来,仍不休息。他徒手攀越这块二丈高的削壁“官印岩”,几度摔了下来,受伤流血,险些死去,但稍事休息,又坚持攀越。大家见大王如此,练劲倍增,终于把三千精甲练就出身轻如燕的特技,练就出百发百中的箭术。
正是这三千名精兵,在九年前,吴越“夫椒之战”中勇猛如虎,在水兵的配合下,窜入越营,纵横射杀,射死了越将灵姑浮,使勾践的三万大军只逃走五千人,终于打败了越国,报了杀父之仇。
听了夫差的讲述,西施望着面前巍峨的“官印岩”,那壁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父之仇吗?”一行大字,依稀可辨。再看东向那一排射棚,一块块箭靶依然可见。
西施不禁暗暗佩服这位励志报仇、苦心练兵的英武君王。一股崇敬之情在心头油然而生。
但是,夫差在回来的路上,却志得意满地说:&34;我受尽了苦,振兴了吴国,为先王报了仇,为吴民扬了气。如今四邻臣服,太平盛世,万物皆为我所有,为什么我不能尽情享受人间之快乐呢?&34;
对于他这一看法,西施实在不敢苟同,甚至为他叹息。身为
一个霸主,他只看到四邻的臣服,竟然没有想到臣服的四邻也会像他当年那样,励志报仇,苦心练兵;他更没有想到他如痴如狂疼爱的女人,正是已经臣服的越王为了报仇而派来的谍者。
西施边走边想,突然一根树桩绊住了她的裙裾,她趔趄一下,竟跌倒地上,滑到悬崖旁边,下面是无底深坑。西施紧紧抓住一个小树枝,惊叫一声。走在前头的夫差闻声立即转身,一个鹞子翻身,便飞到西施的身旁,伸手把她拉了起来,横抱着她,连走几步才放下来。
“有没有跌伤?&34;
西施走了几步,自觉无事,便说:
”没有受伤,只是吓得半死,险些粉身碎骨。“
”还是我背你回去吧!&34;
“不要,我自己会走。”
“都怪我走在前面,而且步伐又太快。还是我背你吧,万一你再跌倒,这怎么得了。”
夫差不由分说,一拉便把西施背起来,快步如飞地走下山,直走到馆娃阁门口,还不肯放下来。宫女们见状,都低头窃笑。而他却大咧咧地说:
“你们看,我半路上遇到一个仙女,怕她飞了,被我背回来!&34;
西施又羞又急,轻敲他的头,大叫:
”大王,赶快放下我!&34;
今天夫差心情好,安排歌姬在“响木廊”跳舞。响木廊、是馆娃官的重要一景。建筑时,先挖空廊下之地,将许多大缸整放在下面,再铺上一层木板。穿着木展在廊上跳舞,铮铮有声,
增添了舞蹈的韵味。那天晚上,夫差高兴,脱去王服,只有短衣,穿上木屐,拥着西施加入了六歌姬的舞蹈队伍之中,直跳到戌亥之交,方才罢休。
十月已过,十一月来临了。夫差和西施四个月形影不离的日子,将要结束了。深夜,她躺在夫差身旁,不禁思绪万千。
十六个月的肌肤相亲,雨露交融;四个月的形影不离,灵肉缱绻;一次又一次的肺腑之言,让西施在不知不觉之中,对这位全身心疼爱自己的多情而英俊的男人,产生了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感情。每当她想对他说点什么,眼前又闪过那双深邃而又痛苦的期待目光。因此,总是欲言又止。今天从灵岩山巅下来的路上,夫差救她性命于悬崖之一幕,使她对他又添一层酬报“救命之恩”的情愫。
于是,西施便借伍子胥的话,试探夫差的口气,道:“大王,伍太师说,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苦心励志,劝耕奖育,厉兵秣马,皆为要报三年囚吴之仇,你以为如何?&34;
”你听他胡说。你想想,我现在手中有二十万大军,个个英勇善战,如今列国中没有一个可以相比。越国总人口只有四十万,能打仗的青壮年最多不过四万,而九年前&39;夫椒之战&39;都死了两万五,你说他报得了仇吗?再说,我对越国有不杀其君臣之恩,有保全其社稷之义。所以,我说勾践对我是无仇可复,有恩可报。他献我仙女,送我神木,不就是报恩吗?&34;
“大王,伍太师还说,臣妾是勾践派来的谍者,你说我是不是呢?&34;
”是,你就是谍者!“夫差一本正经道。
”大王,那你干嘛不杀我呀?“西施心头一震。
”我现在就杀死你!“夫差一跃,紧紧用双臂缠绕着西施,说:”即使你是一个越国的谍者,我也只爱你一个!&34;
即使西施现在对他以实相告,他也是听不进去的。西施想:夫差的失败就败在他对自己太过多情上。情到深时终成痴,痴到不知明日死。可悲可叹呵,天下多情的男人!5
十一月的灵岩山,风凶雨恶,寒气袭人。
夫差怕回长乐宫琐事干扰,影响和西施单独缠绵,仍想再住馆娃阁十天半月。
这日上午,是难得的晴朗天气,夫差和西施,随带南林女和两名武士,游览近日挖通的“一箭泾”。一箭泾是“馆娃官”总体工程中的一个附属项目,也是夫差专为西施兴建的工程之一。泾从灵岩山南麓挖至太湖岸边。这样,太湖的碧波便可顺河泾一直涌到山麓的绿树丛中。泾宽可通一艘大船;泾直如一箭矢流程,故得名。泾两岸遍植奇香花草,旨在为西施和夫差提供泛舟采香之所,因此也叫“采香泾”。
从山麓的小码头,登上御用的豪华小帆船,夫差搀着西施,坐在敞开的船后舱木板坐椅上。船徐徐向太湖流驶而出。见河水在冬天温暖的阳光照射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水鸟在河面飞来翔去。绿树依依,翠草茵茵,又有许多鲜花点缀其间,一阵阵花草的芬香扑鼻而来。这让西施又一次想起了故乡的苎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