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

第5章 韩原大战(第2页)

 晋惠公听了,惊讶地说:“西边的国家?那不就是秦国?” 

 “卜偃大夫,”郄芮对郭偃提醒道:“主公已经答应把河西五城割予秦国了。” 

 郭偃连连摇头,晃动着花白的胡子,高声道: 

 “主公,土地是先君的土地。主公当时只是逃亡在外的公子,怎可擅自决定将晋国河西五城赠予秦国呢?这是不可以的,所以祖宗告诫了,上苍示警了。主公须知,违天不祥,违天不祥啊!” 

 久未上朝的里克,此时也大声奏道: 

 “卜偃大夫说得对,违天不祥!先君的任何一寸土地,都不可以随便送给秦国,晋国是中原的强国,怎么可以割地受辱!” 

 “这……”晋惠公为难地说:“寡人早已答应秦侯要割让河西五城,如今反悔不给,只怕秦侯会大为震怒。” 

 “主公,”邳郑谏道:“中大夫里克所言极是,晋国乃是强国,不可向秦国示弱。” 

 董因、栾枝、七兴大夫纷纷跪下,齐声奏道: 

 “主公,上苍示警了,祖宗告诫了,不可以割让河西五城给秦国。” 

 晋惠公面对众臣反对,尤其是郭偃指出的“上苍示警”,知不可为,只好说: 

 “众位贤卿,既然吾国不能以五城之地为谢礼,赠予秦国,那么,寡人只好派出使臣,带着上等礼品到秦国,以答谢秦侯。” 

 郭偃立刻跪拜在地,奏道: 

 “主公,派使臣去秦国进献礼品,可是大事,必须请一位有威望、明礼法的大臣前去。以臣下之见,大夫邳郑是最适当的人选。” 

 晋惠公点了点头,赞同道: 

 “贤卿所说甚是,寡人就派邳大夫前往。” 

 郄芳听到派邳郑出使,实在出乎他意料之外,照理说,夷吾应该派遣心腹吕省、郄芮、郄称,现在却派邳郑去 

 “邳郑!”晋惠公朝陛阶下喊了一声。“臣在。”邳郑跪下叩拜。 

 “寡人命爱卿携带礼品出使秦国,你务必告诉秦侯,寡人原本要送呈五城,怎奈上苍示警,祖宗告诫,只好奉上礼品答谢!”“臣遵旨!” 

 邳郑心中暗喜,脸上不露声色。其实,在邳郑跪拜起身之际,晋惠公的嘴角掠过一丝得意的笑容,他派邳郑去秦国,是想把邳郑当作代罪羔羊,秦穆公得不到土地,或许就迁怒邳郑。这样,晋惠公就可以借秦穆公的刀,除去邳郑。晋惠公满脸笑容,又朝陛阶下叫道:“里克!”“臣在。”里克应道:“老卿家统领下军多年,辛苦奔波,日夜操劳,寡人心中甚是不安,尤其卿家年事已高,实不宜再统领下军,以免劳累过度,寡人决定让老卿家卸下重担,回家颐养天年!” 

 里克感到错愕和愤怒,却只能不情愿地应道:“臣谢主隆恩!” 

 晋惠公用几句奉承话,就解除了里克的军权,他发现,生杀予夺是多么容易的事。他没收了里克的军权,又将邳郑送去秦国,一下子砍去重耳在朝廷中两根重要的支柱。 

 郭偃颇感震惊,心想:这夷吾可真阴险,里克性命忧矣,如今他手下没兵没将,夷吾要除去他,可真是易如反掌,这怎么办呢 

 朝臣也在小声议论着,夷吾见底下嗡嗡声又起,提高了声音,说道: 

 “众位卿家,寡人命吕省为上卿之职,统领晋国下军,大夫郄谷仍为副帅,协助吕省!” 

 “臣谢主隆恩!”吕省立刻跪拜道。 

 5 

 夜色垂天而下,重耳仰望天上繁星点点,万里长风清清凉凉地吹拂着季隗的裙裾。每当重耳出外散步时,季隗总是静静地陪在他身边。 

 赵衰于前数天回来,告诉重耳计划已经展开。重耳心中惆怅,不时挂念着:河西五城是不是割让给秦国了,那可是祖先的土地呀! 

 就在重耳长吁短叹之际,一辆轻车,蒙着黑黑的布帘,迅速进了院子。御者下了车,掀开车帘,里面出来了一个个子瘦长的人。来人正是掌卜大夫郭偃,他下了车,慢慢地走过来。经过了一天的奔驰,郭偃汗流浃背,十分疲累。一走近,看到重耳也在院里,便跪拜道: 

 “公子,老臣有急事相告!” 

 “卜偃大夫请起!” 

 重耳扶起郭偃,两人一起走进正厅,重耳同时派人通知赵衰、狐偃前来。 

 侍婢端上两杯茶。郭偃才坐下不久,赵衰、狐偃就赶来了。郭偃忧虑地说: 

 “公子,老臣很明确地感受到,夷吾已经展开整肃异己的行动了。昨天早朝时,夷吾免去了里克下军主帅之职。” 

 赵衰和狐偃同时皱紧了眉头。重耳惊叫道:“不好!里克性命难保!”郭偃又忧心忡忡地说: 

 “老臣回绛都后,曾把公子劝里大夫出逃的话,转告了里大夫。老臣今早又派了一个可靠之人,敦促里大夫速速出逃,但他并不愿意走。他认为夷吾不至于如此背信忘义,更何况,他自恃下军七兴大夫都是他的心腹,相信夷吾不敢轻举妄动。” 

 重耳急得连连摇头: 

 “里克看错了夷吾,夷吾一向心狠手辣,不只会杀了他,恐怕连下军七兴大夫都性命难保了!” 

 “公子言之有理,”赵衰急道:“如果里大夫、下军七兴大夫都被杀了,朝中就全是夷吾的人,公子回国的内应几乎都没有了,那么我们借刀杀人、里应外合的计划,恐怕就会落空。” 

 郭偃紧接着说: 

 “正因如此,老臣才快马加鞭,赶来和公子商讨对策,眼下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况且,邳郑这枝‘箭’已经发出去了。” 

 “重耳明白了,成败在此一举!夷吾已经把里克、邳郑和下军七兴大夫逼到没有后路可退了。” 

 “邳郑出使秦国了吗?”“只等老臣回去就走!” 

 “秦侯一旦知道夷吾不献五城,必怒夷吾失信于他,邳郑可以趁机建议秦侯发兵,把夷吾赶出晋国。栾枝与郄谷二位大夫,届时可率领上下二军,以为内应。”赵衰说: 

 “这个计谋善虽善矣,只怕吕省统领上军,栾枝只是副帅,到时被他压着,不能起兵;况且,郄芮、郄称也都掌握着下军。”狐偃提出了疑问。 

 “狐大夫所虑甚是!”郭偃点头道: 

 “必须设法除去这三人,则大事可成。”赵衰说:郭偃又献计道: 

 “不如请邳大夫向秦侯建策,用厚礼召请吕省、郄芮、郄称三人到秦地。三人如果到了秦国,请秦侯立刻斩了三人,接着派兵护送重耳公子回国,老臣和狐国丈、栾枝及下军七兴大夫,都会在国内举兵响应。到那时候,夷吾就不得不逃离晋国了。” 

 “秦侯如果能听从邳大夫建策,那就太好了。”狐偃兴奋道:“此计大妙!臣下亦认为计可行。”赵衰说:郭偃又对重耳说: 

 “公子若是认为此计妥当,老臣立刻回去告诉邳大夫,让他依计行事。” 

 重耳觉得借刀杀人固然好,但刀在秦穆公手中,如何杀?何时杀却是难测之事。 

 “兵贵神速,如果秦侯听从了邳郑的计谋,必须立即行动,不然,等夷吾下手杀了里克,甚至连下军七兴大夫也杀了,那就十分棘手了。”重耳道: 

 “老臣听从公子之命!”郭偃说道: 

 “事之成败,自有天数,”重耳又郑重叮咛:“夷吾秉性多疑,郄芮为人奸险,秦军未出之前,诸位切记深藏不露,特别要请里克暂避风头为要。” 

 郭偃向重耳叩拜辞别。 

 过了三天,邳郑带着贵重礼品出使秦国。邳郑到达秦国后,依郭偃之计,向秦穆公进言。晋国栾枝、郄谷等人潜伏于上下军之中,只待秦军入晋,及时策应。 

 6 

 转眼进入四月。记得周天子派使臣周公忌父、王子党来为晋国立君之时,曾问及谁是晋国内乱的罪魁祸首,问得晋惠公心里发虚。里克对荀息说,恭太子申生及二位公子之党欲杀奚齐,其中即包括了夷吾。而最堪忧的是,他曾派吕省交付里克一封书简,内容是说,只要里克杀了奚齐,就能获赐一百万亩田地,那封书简还在里克手上,这事迟早会被里克抖出来。申生已死,重耳和其它公子流亡在外,晋惠公知道,一旦周天子追究起来,他难辞其咎,他要赶紧想个办法,除去里克。 

 晋惠公想着心事,忽报郄芮求见。郄芮入宫后,跪地奏道:“主公,邳郑今天出使秦国,里克已失羽翼,此时正是杀他的最好时机,此时不杀,待邳郑回来就难了。” 

 晋惠公眉毛上扬,狡猾地笑道: 

 “寡人也想这么做,只是,要给他安上个什么罪名呢?”“罪名不难找,”郄芮冷冷地说:“二君被杀,里克难逃干系啊!”“对!就说里克杀二君,罪不可赦。寡人立刻派人赐里克自尽,爱卿带领上军甲士三百名,包围里府,让他无从逃脱。” 

 “臣遵命,里克死后,主公可以派人向周天子奏禀,就说晋国内乱的罪魁祸首,中大夫里克,已被惩办。”郄芮笑道。 

 晋惠公笑得露出了一口黄牙,那悬胆似的鼻子更显得油滑光亮,他得意地对都芮说: 

 “唯爱卿能为寡人分忧解劳。” 

 郄芮退出之后,调集三百名甲士包围了里克的府邸。数名宫中侍卫跟随着两名寺人,捧剑来到了里府。里克到厅上接见,他一看到寺人双手捧着利剑,心里马上明白了几分。寺人捧剑,开口道: 

 “主公说:“假若没有里大夫,寡人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地位。虽然如此,里大夫害死了一位太后、二位国君和一名大夫,作为里大夫的国君,处境真是困难。\\u0027因此,主公赐下这把剑,让里大夫自处。” 

 里克的脸色霎时变得惨白,他万万想不到夷吾如此狠毒,夷吾还在梁国流亡时,派了吕省来叫他杀掉奚齐,又许诺封给他汾阳土地一百万亩。夷吾即位后,对土地一事食言不给,现在还要杀了他? 

 里克知道,夷吾杀他,一方面可以向周天子交代,另一方面更为了阻断重耳在朝中的势力。 

 里克的夫人知悉晋惠公派人来赐死里克,哭着跑出来,拜伏在地,哭求赦免。里克命人将夫人扶进去,他胀红了脸,愤怒地对寺人说: 

 “如果没有除掉两位国君,主公又怎能登上君位哼!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寺人带来的宫中侍卫听了,以为里克要反抗,早已如狼似虎地围了上来。郄芮这时从前门直趋而入,对里克说: 

 “里大夫,前后门都已经被甲士包围了,你就是想逃,也逃不了了。” 

 里克恨恨地看了郄芮一眼,转头对寺人说: 

 “主公的命令,老臣已经知道了,你们把剑留下吧!”寺人将剑放在几案上。看着须发斑白的中大夫里克一脸威严,寺人不敢在旁边逼他。他们并不讨厌里克,反而十分同情他的遭遇 

 里克乃晋国之栋梁,是晋献公时代的重臣。为了替重耳扫清道路,他甘冒杀君之罪,诛灭奚齐、悼子和骊姬,博得百姓的同声赞誉。想不到重耳担心丧乱,不愿回国,这才让夷吾渔翁得利。里克想起夷吾的背信与残忍,不禁悲愤交加,怒吼道: 

 “夷吾,你杀了里克,将失去国家;你的昏庸无道,将失去民心,上苍不会保佑你的。里克死何足惜,恨的是晋国国君是不该由你这种人来当。天啊!晋国何时才能出现贤君?” 

 里克就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吼声如雷,不停咒骂。狂怒之下,里克口吐鲜血,沾满了斑白的胡须。寺人们目瞪口呆,吓得连连后退,不敢正视他那愤怒而又威严无比的目光。可是,他们又怕里克抗命, 

 回去难以交差,只好站在门槛外,防着里克。 

 郄芮仍站在原地冷眼旁观,等着看里克如何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 

 里克拿起了利剑,剑刃如霜似雪,闪现一抹寒光。他凝视着剑锋,凄然地笑道: 

 “老夫为晋国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一向位尊权重,没想到误信小人,才落到今天这个地步!” 

 里克知道自己就要离开这争权夺利、残杀成性的世界,忍不住想起以前的种种。他唯一感到后悔的是,当初自己不敢挺身而出,才加速了申生的死亡,进而引发晋国一连串的动乱,他觉得自己的确铸下大错,是上苍来惩罚他了。但是,里克觉得最可恶的还是夷吾,他不甘心地仰天大喊: 

 “上苍定要惩罚夷吾,要惩罚夷吾啊…” 

 里克在狂喊时,用剑往脖子一抹,“吱”地一声,鲜血喷溅,魁梧的身躯如大山般倒了下去。寺人们上前小心地捡起里克甩落在地上的利剑,回去向晋惠公复命。 

 里克被赐死的消息,立刻传遍晋国,群臣议论纷纷,再次感到国君无道: 

 这天早朝,晋惠公叫郄芮出班,随即跟身旁的寺人使了个眼色。寺上走下阶去,将手上一桶污水全向郄芮泼去,众臣皆为之惊愕。晋惠公说: 

 “郄芮,寡人误信你的话,错杀国家重臣中大夫里克!”满朝文武都把目光投向郄芮,一道道目光似剑,好象在说:“原来杀里克是你的奸谋,而不是主公的意思”郄芮看看晋惠公,再看看朝臣,一时僵住了,不知说什么才好。 

 掌卜大夫郭偃冷眼看着廷上众人,他摇了摇头,沉默不语。退朝之后,郭偃对几位朝臣说: 

 “郄芮不为国家着想,进言杀人,这是不忠;主公不经深思熟虑,随便杀人,这是不祥。臣下不忠,应受主公惩罚;君上不祥,将遭天降灾祸。灾祸马上就要降临主公头上了。 

 7 

 重耳接到晋惠公杀害里克的消息,伤痛不已。 

 过了几天,邳郑从秦国派人传来消息说,秦穆公已采纳邳郑的建议,派出大夫冷至以厚礼回赠晋惠公,并准备将吕省、郄芮和郄称三人诱骗到奏国后,再派军队护送重耳归国,届时,只要重耳在晋国的人马举兵策应,必然能把晋惠公逼出晋国。 

 冷至随邳郑来到晋国,他将厚礼送给晋惠公后,邳郑暗地里开始调集人马,准备随时接应秦军。 

 可是这一切却瞒不过郄芮的眼睛,他对晋惠公说: 

 “邳郑出使带去的礼品菲薄,可是与河西五城相比,自然逊色许多。秦侯知道吾国不愿割让五城,不但不生气还回赠以丰厚的礼物,且来使态度谦卑,话语如蜜,实在有违常情。臣下认为这是诱骗主公的计谋,很可能是邳郑出卖了主公,与秦国暗通款曲,邳郑不死,有朝一日,肯定会发动叛变!” 

 晋惠公心里发虚,他原本就外惧重耳,内怕里克、邳郑之党。自从杀了里克,民心动摇,邳郑出使秦国之后,他一直担心秦国会领兵来讨伐。此时,听了郄芮的话,暗合他的心意,于是连夜出动官中甲士,将邳郑及下军七兴大夫一一捕杀。 

 消息传到翟国,重耳捶胸哀叹,所幸他的师傅郭偃及外祖父狐突一向掩饰得好,未遭波及;而栾枝、郄谷、董因等大夫,则因为要等秦军到来,一直按兵不动,平日未露出任何马脚,所以也没事。 

 重耳向前来通报消息的人问道: 

 “秦国呢?难道他们就这样罢手?不准备报复夷吾背信之事?”“邳郑之子邳豹逃到了秦国,他告诉秦侯,夷吾在国内众叛亲离,百姓都不听他的了,邳豹请求秦君发兵,讨伐无道的夷吾。”“秦侯答应了吗?”重耳急问道: 

 “没有。秦侯说,夷吾在朝中还是颇具势力,不然,他怎会有办法在一夜之间,杀掉那么多大夫?其它在朝中没被杀的,大多是不敢反对他的,所以,支持他的朝臣还是大有人在,此事以后再议吧!” 

 借刀杀人的计谋,至此终告失败。魏武子、介子推等人很是沮丧。重耳虽然失望,但隐隐觉得夷吾将无法稳坐君位。他分析道: 

 “秦侯派冷至诱杀郄芮等三人,说明秦侯已经放弃了夷吾,秦侯对夷吾的背信弃义,极为恼怒,迟早会出兵攻打夷吾的。” 

 狐偃赞同重耳的看法,说道: 

 “公子,你说得对,秦侯迟早会对夷吾展开报复!” 

 “公子,”赵衰接着补充道:“走为上’计所预示的大转机的时刻未到,依臣下看,秦侯既已答应邳大夫,要出动秦军把公子送回晋国,那表示秦侯是站在公子这一边,因此,大转机的时刻终会到来。卜偃大夫占卜过,说“二七之期,夷吾和儿子都将受到诛戮。公子一定有回国的一天!” 

 几位情绪低落的随臣听了,觉得有了一点希望。 

 8 

 晋惠公四年(公元前六四七年)冬天,晋国发生了大饥荒,向秦国求援。 

 秦穆公嬴任好问大夫百里奚是否该借粮予晋。百里奚认为,饥荒乃是天灾,都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救援邻国,乃是治国为君的基本道理,应该给予援助。 

 邳豹虽为晋国人,但与晋惠公有杀父之仇,他来到秦国,正是要请秦穆公出兵,讨伐晋惠公,因此他反对借粮给晋国,理由是晋君无道,借粮岂不形同助纣为虐。 

 秦穆公赞同百里奚的看法,他说,晋侯虽然可恶,但晋国老百姓有什么罪过? 

 秦穆公决定借粮,便派人向晋惠公许诺,将运粮支持晋国。运粮的船只从秦国雍都(陕西凤翔)到晋国绛都,运粮舟楫连绵不断,史上称作“泛舟之役”。 

 次年冬天,秦国也发生了饥荒,秦穆公派人向晋国买米。晋惠公问朝臣的意见,大夫庆郑说,晋惠公乃因秦国而得以回国为君,后来还背信不给五城。去年晋国发生饥荒,秦国不计前嫌,千里迢迢地载运米粮到晋国。如今秦国也发生了饥荒,当然应借粮予秦,此事何须商议? 

 晋惠公的舅舅虢射持相反意见,他认为以前上苍要将晋之土地并入秦国,但秦侯不懂得把握机会攻取;如今上苍要让秦国土地并予晋国,晋国怎能违逆上苍的旨意呢 

 晋惠公决定采纳虢射的意见,趁人之危,出兵攻秦。秦穆公大怒,也发兵相抗。秦、晋大军在边境上打了一仗,最后不分胜负,各自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