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西施效应
第7章 西施效应
1
今天是周敬王三十五年的三月十五日。还是暮春时节,天气却已开始闷热。吴王夫差带虞丝王后和后官妃嫔,到新扩建的离宫“姑苏台”居住。
扩建“姑苏台”和兴筑“馆娃阁”、开挖“锦帆泾”等三个工程,都是在西施入吴之后,夫差为了讨她的欢心,为她提供良好的避暑、娱乐、游览场所,而下旨动工的。被吴国百姓戏称为“西施三工程”。吴王命司直王孙雄大夫任三工程总督造,还指定太宰伯为工程总督察,组织全吴九郡数万军民,夜以继日地在全面铺开的三个工地上,全力赶工兴建。
相国伍子胥据理力阻三工程的动工,向吴王指出:“三个工程完工之日,就是国库亏空之时。此种劳民伤财之蠢事,是亡国之先兆。”
太子友和太师持相同的观点。在察访九郡回官后的次日上午,他又独自来贵妃宫找西施。他痛心地道:
“三个工地的民工死伤不计其数,百姓怨声载道,都骂大王只管自己享乐,不顾百姓死活。西施妹子,为了吴国的社稷和百姓,你应该劝父王停工才是。”
西施听后顿感自己对吴国百姓有愧,不禁耳热脸烧,但却对太子友嫣然一笑,道:
“西施女流之辈,不便预问朝政。太子哥深得大王疼爱,你为何不当面谏阻呀?&34;
&34;我何尝不曾对父王说过。“太子友耸耸肩,两手一摊,无奈地道:”可是父王不听,却说这几年他南征北战十分辛苦。今日四邻臣服不二,天下太平无事,扩建官室以自娱,有何不可?还说他这样做是为了我的明天。西施妹子,你说,父王如此瞎折腾,我还有明天吗?&34;
西施不置可否,以轻轻的一笑应付之。
她细看这位高身材、宽肩膀的年轻王子,觉得他的眉宇间有一股逼人的英气。心想十七年前的夫差,恐怕就是这个英俊的样子。但这位二十一岁的王子,却比三十八岁的父王聪明得多,很有远见卓识。一种敬慕之情油然而生。如果她是一位吴国的女子,也许会和太子友同心协力,奉劝夫差。然而,她身负“灭吴”重任,夫差这样做,正是勾践和范蠡、文种所希望的“西施效应”,西施也一直绞尽脑汁、不露痕迹地推动着夫差去大搞这些工程,她怎能违心悖越,接受太子友之托,去奉劝夫差励精图治、停建宫室呢?
没想到工程进度如此之快。庞大的“姑苏台”改造扩建工程,竟在六个月的时间内竣工。由此可见,当今的吴国大王,对自己要做的事,是多么有魄力!
今天上午,天气晴朗,丽日耀眼,春风拂面。吴王、王后和西施等一行,冠冕仪仗,鼓乐齐鸣,浩浩荡荡地出了姑苏城西南的间门,向三十里外的姑苏山进发。
队伍由仪仗开路。吴王与王后同乘一辆像小官殿似的镶金龙凤大马车,紧随仪仗之后。接着,就是西施和郑旦的王妃重帷香车。香车后面,是随行的官女和歌姬的马车。最后,是乘马的太宰伯嚭及其随从武官。
一路上,随着辚辚车声,西施心潮起伏难平。回想入吴八个多月来,虽经风风雨雨,但却事事如意。夫差自从那夜欲斩又止后,对她宠爱有加,简直成了尚未断奶的婴儿,一天也无法离开她。王后服了她带来的“益母草”药汤之后,经年的妇病已祛,拾回了已失的某些红颜,仿佛把西施当成再生父母,处处体贴入微。太子友聪明盖世,件件师承老谋深算的伍太师,但却被西施秀丽而又纯朴的气质所迷,一反太师伍子胥的指令,不但对她渐渐松懈了警惕,而且还遐想翩翩。对于太子友应采取什么态度,范蠡未曾交代,但她知道同他相处应保持“不即不离”的关系。
最可畏的是相国伍子胥,他那如炬的目光,具有惊人的穿透力。几乎没有一件事能够瞒得了他的眼睛。不过,他那亢阳如火的个性,在西施一味采取“阴柔温顺、卑躬屈膝、唾面自干”的态度之下,使他失去了用武之地,成了烈火遇冰霜,空自焦躁着急。而他那刚直不阿的性格,凡事过激,直情径行,又不能正视夫差对美色的欲求,这在极其高傲的夫差面前,是注定要失败的。
西施对完成自己所扮演角色的特殊任务,充满着必胜的信心,似乎胜券在握。想到此,她忍不住笑了。笑一个山村的浣纱女,竟成了吴越之战中一员事关全局成败的大将军。
但是,她的朗朗笑声,竟刺痛了坐在她身边的郑旦心病,给郑旦增添了几滴本已两眼红肿的珠泪。委实始料不及,越国派出同她一样秀丽的郑旦给她做助手,竟成为她的一个包袱,平添了许多烦恼。范蠡“不擅宫闹,免招嫉妒”的嘱咐,本来是针对吴宫后妃而言,哪知却应在和她不是姐妹胜似姐妹的郑旦身上。
郑旦因争风吃醋昏了头,在夫差面前搬弄是非,惹出了一场西施和太子友之间的绯闻风波,而这场风波又被虞丝王后发现,并查得水落石出。对于违反王后旨意的郑旦,给以赐死治罪。后经西施一再哀求,才保住了一条命。但郑旦的菊妃名份,却被拿出先王笏板的王后一句话废掉了,连夫差想挽回都已来不及。尽管怜惜她的夫差在枕边曾多次许诺,日后将恢复她的王妃名份,今天出游也按王妃仪制,同西施平起平坐,然而她依然心中抑郁,闷闷不乐,眼圈红红的,一路上不讲一句话。
西施见郑旦垂头丧气,心里也好难过。本有千言万语对郑旦细说,但又无法讲得清。西施惊觉到:已经不可以再对郑旦提起“兴越灭吴”的使命,郑旦陷于情爱而不能自拔,虽然她生性懦弱,不敢造次,可是万一刺激太深,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万一事关复仇大计的话被郑旦传到夫差耳里,那就难免带来杀身之祸。于是,她只能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之话安慰她,劝她保重身体。
香车终于在“姑苏台”的大殿前停下来。
扩建后的“姑苏台”,果然面貌焕然一新,其气势和八个月前大不相同。台高三十丈,广八十四丈,能容纳六千人,登上高台,可了望两百余里,新修的登山九曲径,也加宽了一倍。刚才车过曲径时,觉得比上次轻松自如多了。
整个建筑群,倚山面水,绿树环抱,风景如诗似画。殿外各处,楼阁飞檐高入云霄,亭台塔榭花木翳掩。树中鸟儿啁啁,河里流水潺潺,忽然有几只红鲤鱼蹦出水面,招来水马跃跃欲啄。这使她再次想起了故乡浣纱的苎萝江。
宏伟宽敞的大殿内,越国送来的两根神木,作为主横梁,镶嵌于殿顶,恰似双龙游天,蔚为壮观。大殿内的大舞台可容百人表演。舞台后两扇朱门通入“琴音”绣阁。惹得姑娘们舞兴大发,争相登台翩翩起舞。
夫差拉着王后和西施游览大殿。他对殿顶的两根神木凝视良久,连声赞叹:
“果然气势不凡,气势不凡!勾践去年七月献给我两位仙女,后又送给我这两根神木,真是寡人有福,得天恩赐,王后,你说寡人有神保佑,有仙陪伴,何惧天下风雨飘摇?&34;
”看来勾践还是一个有恩知报的人。六年前大王放他君臣三人回国,不但伍太师反对,连我都不放心。“王后道。
”现在你该放心了吧?“夫差喜形于色,道:”寡人布仁义于天下,连两位天仙都感动得到我身边来,何况是肉身凡胎的勾践?西施,你说是吗?&34;
在王后面前,西施只能装正经,不高兴地道:
“王后娘娘,你看大王又欺悔臣妾了。”&34;西施妹子,你别理他。他就是这样嘻嘻哈哈的,没个大王的样子!“王后安慰道。
”你们两位忘年姐妹联合起来对付我,我有几个胆,敢欺负你们!“夫差笑道。
2
第二天中午,夫差由伯太宰陪同,前往灵岩山视察即将完工的”馆娃阁“,要到傍晚才能回来。王后因昨夜陪夫差度过一个良宵,颇感困倦,吃了午饭就上床睡觉去了。郑旦和众姐妹见王后已休息,也都在各自的房间里睡觉或玩要。西施昨夜一睡到天明,并无困意,便走到大殿里,再次仰视那两根越国进贡的神木大梁。忽然,背后响起闷雷般的声音:
”这位姑娘莫非就是施贵妃娘娘么?&34;
西施闻声转身,见一位银发白须、目光如炬的老人,身着朝服冠带,腰挂七星宝剑,威严地站在面前。
西施一眼就认出这位正是要置她于死地的伍子胥相国,心中微微一震,但却平静地道:
“老伯伯莫非就是两朝功臣伍老太师么?&34;”老夫正是伍子胥。“他目光冷峻,像是要把人看透。”老太师,民女西施有礼了。“西施轻施一礼,心中颇感不安。
”岂敢,你是贵妃娘娘,国母第二,老夫那能受此大礼?“他转身避开,一脸寒霜。
”老太师不要客气,西施乃是一个下国山村浣纱之女,不知天高地厚,蒙大王和王后娘娘错爱,赐封为施贵妃,实不敢当。老太师年高德厚,英雄盖世,名震天下,还是直叫我西施吧!&34;
“好,好,西施就西施,好一个西施!&34;
伍子胥布满皱纹的国字型脸庞上,露出了一股杀机。见他手抓七星剑柄,西施心里不禁一惊。但又见他欲拔又止,却忍不住微微一笑。
“你笑什么?”伍子胥声如洪雷,似有震倒大殿之势。“西施之笑,不为别的,只笑一位曾经破楚败越的大将军,
见一位山村小女子,竟犹如大兵压境,大难临头!&34;
”大胆!“伍子胥喝道。
西施又微微一笑,道:
”老太师不必生气。气坏了身体,万一大王怪罪下来,西施担当不起呀!&34;
“你是何人?讲!”伍子胥脸上铁青,声色俱厉。
“老太师,民女西施不是已经自报家门了吗?难道老伯伯也不是两朝功臣伍老太师么?&34;
”哈哈哈!“伍子胥笑道:”难道你不怕死?&34;
“难道这天下只有一个伍太师不怕死么?”西施针尖对麦芒,毫不退让。
“果然是一位大智大勇的越国谋者,老夫一算就着。”伍子胥拔出寒光逼人的七星宝剑,挥舞一下,冷笑道:“先王赐我的尚方七星宝剑在此。勾践和范蠡、文种对你面授哪些机宜,从实招来,老夫可免你一死,如敢半句隐瞒,定斩不饶!&34;
西施心里一震,却对他莞尔一笑道:
”老太师,你讲什么,怎么民女一句也听不明白呀。“”你不必对我媚笑,你的笑可使别人失魂,对我却一点也不灵。你也不必装糊涂,勾践派你来窃取情报,迷乱大王,让他沉于酒色,荒怠朝政,以报三年石室之仇。勾践之险恶用心,瞒得了大王,岂能瞒得过老夫?&34;
“老太师,你气糊涂了吧!怎么句句都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呀?&34;
”此话怎讲?“伍子胥两眼逼视。
”老太师,越王勾践感念吴王不杀他们夫妻之恩,保全越国家庙之德,派民女和郑旦姐妹入吴,尽心服侍大王,让大王精神舒畅,身体健康,勇当霸主。怎么反说什么报仇,什么迷乱大王?这可真是好心给雷打呵!&34;
“大胆西施,你不必花言巧语,老夫身为太师相国,派出越国的谍者何止千人,勾践之&39;卧薪尝胆&39;,文种之&39;破吴七术&39;,范蠡之&39;美人妙计&39;,以及越国上下的一举一动,哪一件不在老夫的眼皮底下?你尽管才色双绝,大智大勇,深藏机敏,但仍然逃脱不过我的眼睛。老夫受先王重托,赐我尚方宝剑,辅佐夫差,前殿除大王夫差,后官除虞丝王后之外,均可先斩后奏。为了吴国江山社稷长治久安,老夫今天送你回归仙宫!&34;
西施没有恐慌,没有躲避,也不再言语。心想,死就死吧,死后灵魂还可以飞回故土越国去,飞回心上人范蠡的身边去。见伍子胥一剑劈来,西施眼睛一闭,但不觉身上疼痛,却听到”匡啷“一声。旋即张开眼睛,看到伍子胥手中之剑,竟飞落三步之远的大殿地面上,闪烁着道道寒光。伍子胥身随剑出,踉踉跄跄几下,终于跌坐于地。
西施赶忙跑过去扶他,轻声问道:
”老太师,你没事吧?&34;
伍子胥老羞成怒,猛瞪西施一眼,推开了她的手,从地上一跃而起,果然功力不减。他不去捡回失落的宝剑,却俯身拾起一颗鸡蛋似的石头,放在手中端详许久,连声叹气:
“怪哉、怪哉!&34;
伍子胥决定豁了出去,甘冒与夫差翻脸之险,一剑劈向西施之际,眼看她就要成为剑下亡魂,却突然有一股强劲之力撞击他的剑刃,震得他连剑都把持不住,飞落在地,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西施捡起他那把权力无限、可先斩后奏的七星宝剑,交给他,道:
”老太师,你的宝剑。“
伍子胥没有接过她手中之剑,却用惊奇的目光看着她,长叹一声,问道:
”你身怀绝技?&34;&34;老太师,别笑话我。西施一个浣纱女子,从无习武,任人践踏,唾面自干,哪有什么绝技?老太师,要杀西施,赶快动手。如果迟了,大王回来,你就杀不成了。“西施双手捧剑,弓身顿首,颇像献剑之女,催促道:”请太师接剑。“
”不,老夫一员武将,杀不了你这个女子,有何颜面留在人世?&34;
伍子胥突然声音变得低沉温和起来,道:
“姑娘,就请你给老夫一剑吧!&34;
西施把剑插入他的镶金剑盒内,道:
”老太师文韬武略,忠肝义胆,是吴国之栋梁,就好比这座大殿,没有这两根神木大梁,不就塌下来吗?大王怎能少了你这位栋梁大臣?所以西施知道,为了吴国江山社稷,一定要保太师健康长寿。我怎能舍得一剑抹你?&34;
“西施,你真的不恨我要杀你?&34;
”不恨,不恨。都是为了吴国江山社稷嘛!西施何恨之有?&34;“这就怪了。”伍子胥喟然长叹。
此时,大殿的殿门口传来了一句传报:
“王后娘娘驾到!&34;
只见南林女和两名宫女扶着虞丝王后,缓缓步进大殿。忽见王后进来,伍子胥迎上去,掠袍下跪,道:
”老臣伍员,叩见王后娘娘。“
”老太师,快快请起。“王后连忙上前将他扶起。待王后和伍子胥坐定后,西施向王后顿首道:”王后娘娘,老太师难得上山,定有许多话要说。臣妾告退了。“
”贵妃请便。“王后点头。
南林女随西施回到卧房。她点一下西施的鼻子道:”阿光妹,好险呀!&34;
“有南林姐守在身边,我何险之有?”西施对她报以一笑。夜里,夫差从灵岩山回来,到西施卧房睡觉。他问:&34;听说伍太师下午来过,你见到他了吗?&34;“臣妾见过了。”
“他说什么没有?&34;
”他拜会王后,不知说什么?&34;
西施巧妙地把下午的一场虚惊,融化于同夫差的长吻之中。
连日来,夫差白天陪王后游览、下棋、观看西施和郑旦及六歌姬的歌舞演出,晚上由西施和郑旦轮流侍寝。偶尔,夫差也到王后房里过夜,但王后却说:
“我年纪大,白天玩累了,夜里贪睡。你还是到西施、郑旦房间里去闹吧!免得姑娘家夜里寂寞。”
虽说西施和郑旦是一人一夜轮流侍寝。但夫差仍然不守规则,每每轮到郑旦陪寝的下半夜,就跑到西施房里来。这又使郑旦怨气胆边生,妒火胸中燃。但她毕竟胆小怕事,不敢说出去,闹起来。只是闷在自己心里,暗暗落泪不迭。这一闷一哭,又生出了许多不知名的病痛出来。
西施知道郑旦心里不平衡,几次软言柔语奉劝夫差,请他多疼郑旦些。夫差总是一笑置之,西施只能顺其自然,心想,文种相国神机妙算,未卜先知,却未曾算到二女共事一男的种种尴尬。
这样尴尬的日子,度过了整整四个月,凉爽的七月初秋来到了。灵岩山的“馆娃阁”也已落成。夫差决定搬迁到新落成的“馆娃阁”居住。
灵岩山峰高风大,又处秋寒时节,怕冷的王后担心自己身体受不了,便说她要先回长乐宫去。她见郑旦身体纤弱,多有病痛,怕郑旦禁不起风寒,提议让郑旦陪她一起回去。这似乎正合夫差之意,便满口赞成。郑旦很想多和夫差在一起,更想看看新建的馆娃阁,心里很不情愿,但吴王和王后已经决定了,也无可奈何,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姑苏台,与同王后一起回长乐官去了。3
送罢王后和郑旦,夫差就携西施动身去馆娃阁。随行的还有西施的贴身侍女南林女,及移光等众歌姬。
工程总督造王孙雄大夫,专程从灵岩山赶来迎接引路。前有仪仗鼓乐开道,后有伯大夫及武官骑马押阵。
西施和夫差同坐在那辆小宫殿似的镶金龙凤大马车上。这是她头一回坐这种豪华宽敞的巨大马车,人随辚辚车声,轻轻摇晃,觉得很舒服。
夫差紧坐在西施的身边,一手搂着西施的细腰,一边轻声道:
“这辆巨大马车是先王留下来的传国之宝,是吴国宫廷的象征。只有大王和王后娘娘才能乘坐。爱妃今天已享王后娘娘仪制了。如果伍子胥那老家伙知道,又要在寡人耳边聒噪。这个老家伙位高权重,往往用先王授给的那把七星宝剑,把他不喜欢的人先斩后奏,总有一天我要把此剑收回,不然将对你构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