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结局(第3页)
啊!泥马,泥马。
尾声四
事隔不久,宫中不断传言,说是皇帝赵构决定“禅让”了。
消息传到灵隐寺内,有人请教寺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求他掐指一算,看看这传言是真或是假?
老和尚闭口不言,却陷入了沉思。 老和尚回想起二百年前的宋太祖赵匡胤。想当初,太祖舍弃儿子,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是为宋太宗。两兄弟相比,太祖以天下为公,子孙虽遭冷落,一脉相承宗族不衰;太宗抱天下为私,纵代代继位,但到当今皇帝赵构为止,香火全断了。
“天道好还,是时候了!”老和尚不由自语道。这一天,有位五十多岁的儒士,慕名来到灵隐寺,特地造访老和尚。老和尚不敢怠慢,迎之以礼,一见面就认出这位儒士的真实身分,但他秘而不宣。儒士见老和尚眉吐白丝,须泛银光,仔细一看,忽觉面善。却记不起来,也不便多问。两人稍作寒暄后,言归正题。&34;今日打扰,不为他故,只问大师一句话。“儒士说。
”莫称大师,有话但问,老衲恭听。“老和尚道。”佛为何物?大师能浅解乎?“儒士问。
老和尚不语,却命小沙弥取来笔墨、宣纸,当场挥毫,作起文来。写毕,双手呈给儒士。
这是佛经文体的《解禅偈》,它的词是这样的:忿气如烈火,利欲如锋刀。
终朝常戚戚,是名阿鼻狱。
颜回安陋巷,孟轲养浩然。
富贵如浮云,是名极乐国。
孝悌通神明,忠信行蛮貊。
积善来百祥,是名作因果。
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
行之诚且久,是名光明藏。
言为百代师,行为天下法。
久久不可掩,是名不坏身。
道义修一身,功德破万物。
为贤为大圣,是名菩萨佛。
儒士顿时被这一《解禅偈》深深吸引住了。只见他手不释纸,目不转睛地,看着看着,如梦初醒,恍然
大悟!
然后,这位儒士只向老和尚深施一礼,就一言不发地走了。
目送儒士去后,老和尚喃喃自语道:
”我的九弟,真的要让别人来对他&39;反客为主&39;
了!&34;
这位老和尚不是别人,正是徽宗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曾封为肃王的赵枢。
而那个儒士,则是微服的当今皇帝赵构。
果然没过几天,高宗皇帝宣告内禅,替祖上赵光义,把皇位还给了赵匡胤的子孙。代表赵匡胤接替皇位的是其直系七世孙赵伯琮,后世称为孝宗皇帝。
在位三十六年的赵构,于五十六岁时禅让,让位后又活了二十五年,至八十一岁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