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门36天局小说故事

第10章 兵起晋阳(第2页)

 ”北边出事了。“杨广又说。&34;天下到了这个地步,多一事少一事都是一样的。陛下不必为此担忧。“ 

 杨广笑了笑,说: 

 ”这一次,他不是死了,就是成功了。“ 

 ”谁?&34; 

 “我的那个表兄,李渊。” 

 沓玉知道王威等人为什么留着她,他们是要把她当诱饵。她想到死,没有一个人能挡住求死的人。但她,的心里牵挂着胡标,祈望着他不要来,又想着他一旦来,能帮他做点什么。她的耳朵变得像猫一样的灵,甚至能听到老鼠走过的声音。 

 这天晚上,沓玉感到特别心绪不宁,她知道有什么事要发生。张公公还是不放过她,仍然要在她的抚摸中进入梦乡。他说他不怕她从中捣鬼,他的第三只眼睛时时紧盯着。 

 “怎么啦?是不是有人要来了?&34; 

 张公公睁开眼睛,阴里阴气地说,冷笑一声,又闭上眼睛。 

 沓玉的心颤抖着,她正想着胡标晚上可能会来,这是感觉,可是她的感觉怎么会从手传到张公公的身上呢?要不,他是怎么知道的?难道她手上的动作有什么不同?他不是人,是一个妖精。 

 一更,二更,三更过去了,张公公的鼻息显得很平稳。可是当沓玉刚刚想起身离去时,他却睁开了那双猫头鹰一般的眼,说: 

 “你等的人来了。” 

 她仔细一听,果然屋顶上有一阵轻微的声响,那声音细得像被微风吹动的落叶在屋顶上翻身。可是她知道胡标来了,正想大喊一声“快走”,却被张公公紧紧地捂住了嘴,他的动作比猫还要敏捷。 

 来的果然是胡标。当他像燕子一样轻轻落地的时候,四周已站着八个提着刀的武士。 

 张公公把沓玉推到门口,说: 

 “你不是要和他说话吗?说呀。” 

 沓玉说不出话来,她只是痛苦地摇着头。她死不足惜,可是胡标不能死。 

 这时,从对面的屋檐下走出一个人,胡标认得那是王威将军。但他知道王威并不认得自己,更何况自己戴着面罩。看到四周武士紧逼,他知道中了圈套,他现在最担心的是沓玉叫出他的名字,暴露了身份,他死不足惜,可不能坏了老爷的大事。在一刹那之间,他深情地瞥了沓玉一眼,纵身一跳,上了屋顶。王威冷笑一声,抽出早已准备好了的箭,沓玉猛地推开张公公,大叫“当心”。 

 胡标的身子歪了一下,他的小腿中了箭,强忍疼痛跃过另一个屋顶。地面上,王威喊了一声,“追”。 

 胡标很快就跳出王府的围墙,消逝在对面的林子里。 

 当家丁一无所获地回来时,王威气急败坏地对着沓玉大吼: 

 “说,他是不是李府的人?&34; 

 沓玉闭上眼睛。来吧,反正我已经不想活了。 

 王威提起手中的刀。 

 ”她想死,你就不能让她死。“张公公却向他摇摇手说,又把嘴贴在沓玉的耳边,轻声道:”你说是吗?我的沓玉姑娘。“ 

 沓玉的身子像树叶一样地颤抖起来。 

 张公公大踏步地朝大厅走去,王威只好跟着走了出来。 

 张公公把手一挥,大厅里只剩下他们二人。张公公说: 

 ”刚才那个人,八成是李府的人。依咱家看,李渊并不知道我们的计划,所以才派人来。我们还是依计行事吧。“ 

 ”我已暗中招募了五百名兵勇,到时化装成祈雨的老百姓。再让林安把兴国寺的军队带过来,作为外应。最里面的一层,自然是我们王、高两府的家丁。到时,得委屈公公乔装为老百姓,混在人群之中。“王威说。 

 ”兴国寺那边,有把握吗?&34; 

 “有。到时您老一亮相,一宣旨,谁还敢违抗圣旨?&34; 

 ”高将军高阳那边的军队,不是也可以用吗?&34;“动了那边的军队,怕突厥趁虚而人。要动,也只能小动。这还要看高将军的意思。” 

 “李渊那边,没有什么动静吗?&34; 

 ”刘世龙说,李渊除了斋戒,就是和裴寂下棋。斋戒的命令倒是传达到四乡,听说,晋祠那边已经开始准备祈雨用的供品了。“ 

 ”这一切,是不是太顺当了一点?&34; 

 “公公奉天子圣旨,与替天行道无异,上苍自然会在暗中相助。李渊犯上,违背天理,自然是天理难容。” 

 “但愿如此。”张公公说。今年的天气的确有些反常,端午刚过便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 

 李渊坐在花厅闭目养神。几个侍女在一边,有的颖扇,有的不停地更换铜盆里的冷水,拧起汗巾,为他擦汗。 

 一张全国形势图在李渊的脑海里显现,明晰的程度随着思维重点的转移而转移,时而河北,时而河东,而此时,河南显得格外清晰。 

 自去年底瓦岗军破张须陀于荥阳之后,势如破竹,今年二月,李密袭取兴洛仓,镇守东都的越王杨侗派虎贲郎将刘长恭、河南讨捕大使裴仁基讨伐,却被李密打得落花流水,死伤十有七八。四月,李密再袭洛东仓,破之。二十万隋军被搞得精疲力尽,昼夜不敢解甲。 

 李渊仿佛看到骑在战马上的李密,胜利使他意气风发、忘乎所以,简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了。 

 李渊微微一笑。这时,一个侍女说:“水怎么这么混?”另一个说:“几个月不下雨,井都快干了。”那声音甜美圆润。李渊的脑际闪过沓玉的倩影。他接过侍女的汗巾,在脸上一抹,把沓玉和汗水一起抹去。 

 在李渊的地图上,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还有马邑的刘武周。 他们像一把把火炬,闪着耀眼的光亮,然而很快就消逝了。李渊的注意力集中到了关中地区。 

 关中,大业十三年春夏之交的关中和全国其它地区比较起来,要安静得多,可爱得多。李渊感到奇怪,怎么没人注意关中,没人去抢关中?听说杨玄感起事时,李密曾反复提醒他要不惜一切代价,首先夺取关中。现在他自己倒忘了这一点,热中于打东都,和隋军硬拚。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啊! 

 李渊又是微微一笑,他知道一旦起兵,他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关中。自西周以来,有九个朝代在关中的长安建都,他将是第十个,而且是永远的第十个。 

 李世民急急忙忙地进来,扰散了李渊脑子里的形势图。 

 “大人,王威、高君雅二人,现正调兵遣将,一定是准备利用祈雨的机会收拾我们。大人怎么连一点动静都没有,大家都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34; 

 李渊接过侍女递过来的汗巾,拭去额上的细汗珠,说:&34;我们真的到了非起义不可的时候吗?&34; 

 “大人再犹豫,人家就要把我们的头拿到江都去邀功领赏了。” 

 李渊点了点头,说: 

 “事到如今,我也无话可说。一年来,你一再地劝我起义,今日破家亡躯,由你一人,化家为国,亦由你一人。我也不能作主了。只是,一旦起兵,你以为先进攻什么地方最能成功?&34; 

 李世民略一思索,说: 

 ”首取关中。秦地山川之固,秦、汉所凭以成王业者也。起义之后,必先以精锐之师西袭长安。既克京邑,业固兵强,然后向东以平河洛,传檄天下,而帝业可成。“ 

 李渊捋了捋胡子,说: 

 ”就这么办。你带五百人,今夜埋伏于晋阳宫之左,以备不测。“ 

 ”大人不是要在晋祠动手吗?“李世民感到意外。 

 ”我说晋祠祈雨,是要让他们动手的,他们在城里不好动,总得给他们一个机会吧?当他们把主意力集中到晋祠的时候,我们就来一个出其不意,在他们最放心的时候,在城里把他们。 &34; 

 李渊伸开五指在空中划了个圈,然后捏紧拳头,做出坚定有力的动作。&34;你今夜行动,不能动用兴国寺的军队,也不能动用城里的兵力。只能用刘家堡的军队。“ 

 李世民走的时候,李渊又交代了一番。李世民说了句”这我晓得“,便高高兴兴地出城去了。 

 李世民走后,李渊着人把刘文静、刘世龙请来。他对刘文静如此这般地交代一番之后,对刘世龙说: 

 ”我要你明日到晋祠检查祈雨的准备情况。你要准备五只生猪,五只生羊,五头生牛,祈雨的仪式要办得十分隆重。“ 

 ”请唐公放心,我现在就去告诉王将军,让他今晚睡得安安稳稳的。“ 

 说着,三人对视,发出会心的笑声。 

 ”来来来,我请你们吃杨梅,这可是上好的杨梅,放在井里浸了一个晚上,清凉退火,消暑解毒。“李渊说。 

 说着,女侍端上一盘杨梅。果然好吃,酸里带甜,甜里带酸。 

 正吃着,裴寂走了进来。李渊说: 

 ”裴大人来得正好,我们杀三盘。“ 

 ”我得先把杨梅吃了再说。“裴寂说。大业十三年五月十五日清晨,李渊在晋阳宫升堂视事。一切都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晋阳宫的门口,远远地站着两个卫兵,显得很冷清。大堂上,李渊还是那副懒洋洋的样子。 

 王威、高君雅来得很早,他们一路上有说有笑。李渊视事有时在留守府,有时在晋阳宫,这并没有什么反常。当然,他们没有忘记在晋阳宫外绕了一圈,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情况。他们看到李渊那副慵懒的样子,相视一笑,放心地坐到位子上去。 

 不一会儿,裴寂、唐俭、武士等人也都陆陆续续到了,大家纷纷道早安,道完早安,就坐到自己的位子上。 

 “唐公,明日祈雨,还有什么需要下官帮忙的吗?”王威说。 

 这是明知故问,李渊暗自好笑,说: 

 “我已让刘世龙筹办一切。你要做的事就是好好斋戒。这几天,王将军没有喝酒吧?&34;&34;岂敢岂敢,我是诚心诚意的。“ 

 李渊转过头来对高君雅说: 

 ”高将军这几天可不能舍不得沓玉姑娘啊!“说着,便哈哈大笑起来。 

 ”我是今早才从城外赶来的。斋戒期间,岂敢接近女色。“高君雅说。 

 大家都说,怕是把沓玉姑娘也带到高阳去了吧。高君雅指天划地,发誓绝无此事。于是大堂里便充满笑声。王威见李渊笑得东倒西歪,心里想,明天这个时候,看你是笑还是哭。 

 李渊做了个手势,请大家安静。他说: 

 ”今天主要议一议明日祈雨的事,这是事关太原百姓生活的大事。然后再议一议边防的事。高将军,高阳那边,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军情?&34; 

 “据探子报,最近几天,始毕可汗调兵频繁,怕会有所动作。” 

 正说着,只见刘文静带着刘政会匆匆来到庭中。刘文静说: 

 “刘政会大人有紧急密状要呈报。” 

 李渊示意,让副留守王威接状。刘政会不给,说:“我告的正是副留守王威,只有留守大人才能处理此事。” 

 “岂有这等严重之事,快快呈上!”李渊惊道。李渊接状读罢,说:&34;状告王威、高君雅,暗中勾结突厥入寇。真有这等事?&34; 

 李渊看着王、高二人。 

 “这是那些想造反的人搞的阴谋!”高君雅气急败坏地说。 

 王威想,我们到底玩不过李渊,原来祈雨只不过是一个圈套。然而,他还是比较冷静的。他说: 

 “我与高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天地可鉴。说我们通敌,可有什么证据?&34; 

 ”是啊,刘大人,“李渊说:”王、高二位将军可是朝廷大臣,没有证据就说他们通敌,怕不妥吧。“ 

 ”我岂敢随便告二位将军的状,我不但有物证,还有人证。“刘政会说。 

 说着,便示意带上人证。 

 被带上大堂的是胡标。 

 此时的胡标,一身胡人打扮,他本来就是一个混血儿,一着胡装,看起来便是一个道道地地的胡人了。 

 李渊一拍惊堂木,说: 

 ”大胆胡儿,居然敢诬陷我朝廷大臣,给我拉出去斩了!&34; 

 胡标不紧不慢地说: 

 “小人说的全是实话。” 

 “那么好吧,我问你,”李渊说:“你叫什么名字,在胡营里干什么?&34;&34;小人叫胡三,是始毕可汗帐前的听差。“”你说你是始毕派来与王、高二位将军送信的,我问你,你可认得二位将军?&34; 

 胡标转过身来,指着王、高二人说:“二位将军见谅,小的实在是出于无奈。”“简直是一派胡言!”高君雅说:“我等在沙场厮杀,自然有认得我们的胡人,这不足为据。” 

 王威想,高君雅粗中有细,反驳得好。我看你李渊又出什么花招。 

 “对,这不足为据。”李渊说:“你既是送信,可曾到过王、高二将军的府上?&34; 

 ”我每次来,都是化装入城,直接进入二位将军府上的。“ 

 ”那你给我说说他们府上的情形,门朝哪里,怎么走,哪里是厅,哪里是房?&34; 

 “这个容易。” 

 胡标从从容容地把王、高二府的情况说得一清二楚,甚至能说出大厅里挂着什么字画。说得王威、高君雅目瞪口呆。 

 刘政会走上一步,递上一封信,说: 

 “这便是从胡三身上搜到的密信。” 

 李渊看了信,抬起头来对王、高二人说: 

 “二位将军还有什么可说的?&34; 

 王、高二人哑口无言。他们心里明白,可是他们现在能说些什么呢?他们只恨自己太麻痹了。他们手中有王牌,有钦使,有皇上的圣旨,本应该早动手、先发制人的,可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