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修路

    村长的家就在距离村口不远的地方,一栋外围糊了水泥的二层砖头房,看起来灰扑扑的。
 




    村里的房子基本都是这种状态,没有哪一家会再花钱去装饰房子的外立面,讲究的就是一个实用、保暖、能住,其余的东西都不考虑。
 




    村长今年七十多岁,八、九十年代当过十年村长,因为处事公道为人又乐善好施,后来经过推举,千禧年初又担任了十年村长,所以尽管他如今已经退休了,村里的老人还是称呼他为老村长,上面派人来探望孤寡老人时,也基本都会选择先去他家,足以体现他在当地的威望。
 




    尽管老伴已经过世,老村长也没有子女,但家里还是被他收拾得很干净,水泥地面上没有任何多余的垃圾与碎屑,空荡的一楼客厅中也只摆放着一张在农村极为常见的圆形大木桌,周围则是一圈长条凳。
 




    老村长先是招呼路西坐下,然后在她一连串的“不用不用”中,端出了一大盘瓜子花生麻花酥饼等小零食,还给她倒了一杯热乎乎的蜜水,这应该是村里孩子们最常接触到的零食套餐,自然也是他们的最爱。
 




    路西小时候也喜欢这些,现在各种山珍海味吃多了,这会儿已经能够明显尝出蜜水中的香精味,但在老村长面前她还是喝得很开心,捧着水杯一边暖手一边聊着村子里的近况。
 




    就和全国其他许许多多的农村一样,在过往的十几二十年间,花溪三村的年轻人都陆陆续续地外出闯荡,青壮年也想尽办法在县城甚至市里定居,除了过年会热闹一些外,平时留守在村里的,就只剩下一些老人与不方便出远门的村民。
 




    当然,还有一些被父母送回老家的留守儿童。
 




    唯一的成年小伙子,还是去年刚刚分配过来的大学生村官,今天还不在,跑镇上请镇长尽快清理路上的泥土并加固山壁去了。
 




    说到这里,老村长的脸上难免露出一些忧愁之色,“当初修那条路的时候,山壁就只是进行了简单加固,这么多年过去早就没作用了,每年暴雨过后总有一些路段会被松动后掉下来的土石覆盖住,我们里面几个村就不得不一次次地进行清理。”
 




    辛苦就不说了,主要是这种行为很危险,路西听着都胆战心惊,天知道在清理途中一个小石头砸下来是不是就会要了谁的命,哪怕他们都戴了头盔,也很难说能够防护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