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若将此物公之于众,朝野必将掀起滔天巨浪。
大懿极重皇室血脉纯正,即便沈晏辞是人人称颂的明君,此事也足以令前朝臣子与他离心离德,动摇国本。
可若搅动这风云,无论结局如何,对于南瑾而言皆是死局。
若沈晏辞胜,南瑾必死无疑。
若沈晏辞败,覆巢之安有完卵?
永馨、宸轩、盈月、常睿,乃至所有后妃,皆难逃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这般自毁毁人的做法,更将引得天下动荡,民不聊生。
南瑾沉默良久,最终将金锁仔细包裹封存,收入暗匣。
其实她从始至终,都没有打算过要用它来制衡沈晏辞。
也并非她自诩多么大义凛然,为了天下苍生而放弃了私仇。
她只是想明白了,逝者已矣,而她的生活终究还要继续。
正如知笙留给她的最后那句话一样: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所以她不怨了,也能放下了。
前朝大事既定,沈晏辞也终于得了松快。
这日他兴致颇高,来南瑾宫中用晚膳时,特意带了两壶上好的九酝春酒,邀南瑾于月下对酌。
南瑾酒量浅薄,只饮了两杯便以茶代酒,陪着他闲话絮语。
自打知笙离去后,南瑾心中对沈晏辞的怨怼也渐渐消散,
如今二人相处,倒自然而然地生出几分如同相识多年旧友般的默契与平静。
酒过三巡,沈晏辞对南瑾道:
“这阵子朕忙于前朝,后宫诸事全都压在你一人肩上,实在辛苦你了。朕想着必得赏你些什么,你只管仔细想想有何所求,只要你提,朕无有不允。”
南瑾闻言浅笑,“那我可真得好好思量思量,可不能叫皇上轻易讨了便宜去。”
后来,壶中酒几乎尽数入了沈晏辞腹中。
醉意朦胧间,他忽而抓住南瑾的手腕,眼神迷离地望着她,含糊问道:
“瑾儿,朕想知道你是何时喜欢上朕的?又或者说,你到底有没有......”
后面的话语愈发模糊不清,消散在酒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