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第2页)

“皇上。”她起身走到沈晏辞面前,郑重其事地敛衽一拜,

“臣妾并无所求,心中期盼的早已得到过,也已然失去了。若皇上仍肯践诺应允臣妾一事,那便求皇上......能准许我离宫。”

话落长长地舒出一口气,仿佛一颗始终悬着的心终于落到了实处,“还有永馨。”

说实话。

在后来的很长一段岁月里,南瑾都很佩服自己当时的勇气。

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敢将这番话说与沈晏辞的。

而说完之后,她只觉得如释重负,却也压根就没有想过沈晏辞会答允她什么。

这样的请求连她自己都觉得太过荒谬。

沈晏辞不可能答允她离宫,更不可能答允她带走永馨。

明面上,她已是后宫实际掌权者,几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她距离后位,只差大行皇后崩逝满三年之期的这道程序而已。

而永馨,到底也是沈晏辞的亲生女儿。

一位贵妃,一位公主,如何能流落民间?

若真如此,岂非让全天下都看了沈晏辞的笑话?

这些条条框框拘束着南瑾,也拘束着沈晏辞,南瑾心里明镜似的。

而她之所以仍要开口,是因为两件事让她坚定了信念:

姐姐临终前告诉她,要她能一念放下,自得万般自在。

静贤住持那日与她所说的那番话,也是点醒了她。

世人总惯于用自己的臆测去断定许多难事毫无可能达成,故而连尝试的勇气都吝于付出。

害怕付出没有回报,更害怕事与愿违弄巧成拙。

而后直至垂垂老矣,方才追悔当初未曾迈出的那一步。

南瑾不愿留有遗憾。

所以她必要试一试。

未曾尝试过的事,结局永远未定。

尽管事实告诉她,她也的确没有离宫的可能。

闻听南瑾所言,沈晏辞几乎是想都未想,便摇头否决了她,

“瑾儿,你自己难道不觉得你方才所言可笑荒诞至极吗?你是朕亲封的贵妃,永馨也是朕的女儿。你要带着永馨离宫,此事若传扬出去,天家颜面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