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说好了,我当闲散赘婿(第2页)

 具体内容吧……

 陈云帆坐在临近首桌的侧桌上,眉飞色舞的学着话:

 “咱家带了圣上口谕……若你有意,圣上恩准你参加下次科举。”

 “杨大人,汤大人,岳明先生……我这逸弟学识不错,竟让圣上都开了金口,哈哈……”

 邻座不是旁人,正是乾国公张瑄,孙辅,贵云书院的几位先生,和布政使杨烨、按察使汤梓辛等人。

 李怀古这位官拜布政使司参议的探花郎,反倒是这桌上身份最低的人。

 杨烨和汤梓辛两人都是官场浮沉多年,听闻此事,神色虽有异样,倒也没有多说。

 乾国公一副早就知晓的样子,夸耀着陈逸诗作不错,可惜孙辅从中作梗,不然他也能得一首贺寿词。

 孙辅自是不去理会,只道:“圣上恩典,殊荣不凡。”

 反而是岳明先生闻言,瞧着其他几位先生,略有浑浊的眼神流露出几分嗯……

 不太好用词汇准确描述。

 大概的眼神是说:“你们几个老家伙,现在相信老夫的话了吧?那陈逸书法当真了得!”

 至于学识?

 字如其人,以字观人,能写出“芳华显意境”之字的学子怎会没有才学?

 李怀古却是最直接,笑着点头:“学生早知轻舟兄学识不凡,当日在逢春楼里……”

 他将那日和陈逸讨论今次科举命题策论的事说出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对这句话,虽然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但大抵上都是拍手叫绝的。

 杨烨和汤梓辛两位蜀州父母官,因为为官多年,对这句话的理解多为百姓。

 岳明先生等精通儒道经史典籍,重点放在“因势利导”方面。

 李怀古不提。

 唯有陈云帆思索片刻,顿时一脸严肃:“幸亏逸弟没有参加此番科举,否则为兄状元位置不保。”

 闻言,在座之人纷纷都笑了。

 合着这位对自己的才学认知就此?

 但当着他这位状元郎的面儿,其余人总归不好揭短的。

 不过,陈云帆所在这桌上的人都是有学之士,尚且理智一些。

 在场的其他人的心情就有些复杂了。

 萧望不明白,一位入赘萧家的赘婿,人品欠缺,学识没多好,怎么就得到圣上恩典了?

 萧秋韵虽也不清楚缘由,但还是宽慰道:“父亲,此番圣上口谕而已,并非旨意。”

 萧望轻轻摇头,叹息道:“秋韵啊,陈逸入赘萧家,无形中改变了很多东西。”

 若他没有入赘萧家,萧惊鸿迟早要嫁人,大房能否坚持到萧无戈成年都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