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危情我系统呢

第五十五章 迷茫的年轻人(第3页)

    “陆哥,他能上墙我把头给你!”



    ......



    十天前预报的寒潮终于要来了。



    比昨天稍稍凉爽些的午后,陆砚和小赵只是微微出汗。



    这不意味着强度低,有可能是脑力劳动也说不准。



    “雀替方案的彩绘部分我们拿好方案了,构件内部修复怎么说?”



    “老木头在找,这个不难,老周把房梁补上以后专门给他几天时间来搞这个雀替。”陆砚说。



    如果仅仅是这样的对话,还远远称不上脑力劳动。



    听话听音,棋盘两边落子人和操盘手并不是同一个——虽然这个比喻不恰当,但形式上有相似之处。



    小赵代表老赵的观点,老周在忙,同为木作的陆砚兼团队负责人便代替他发言。



    一开始两人在撮合的其实是‘保护表面纹饰完整性与恢复结构强度’间的主次问题。



    前者是彩绘师傅的主职,后者是木作师傅的作业目标。



    偏偏两者难以兼顾!



    就像给伤口涂碘伏时遇上怕酒精的纹身:



    木作修复要给糟朽的构件‘消毒’,但彩绘修复的颜料层敏感得狠,高呼‘莫哀老子’!



    所以小赵说‘我们拿好方案了’意在请求木作配合,纵使会让木作难度直线上升;陆砚则从专业的角度分析,感觉难度过大,便打起太极。



    这算一小部分全貌。



    手机震响,陆砚打了个招呼,去接电话。



    “大律师,有什么案件需要小的帮忙啊?”



    “大律师不需要找小人物帮忙,所以人家不是大律师!”



    “那就是需要帮忙咯?说说。”



    陆砚从后院手脚架附近的阴凉地走向葡萄架处的阴影,有种考完试后的闲适轻松感。



    话说,已经有多久没跟好兄弟联系了?



    “要你帮忙?笑话,陆师傅倒是可以拿着土锹子帮忙在律所前面栽几棵树,中午出去吃饭的时候帮我遮遮阳~”



    明明你是修木头的,人家偏说你是祖国的园丁——这种向上碰瓷咱可不兴接受哈。



    “天热了上火?律所要是开不起空调的话,那咱们工作环境可就差距不大了呀。”



    律师最擅长摆事实、讲逻辑,当她们不摆事实、不讲逻辑的时候,这恰恰就是真正需要注意的事实。



    顾乔乔心情不好。



    如果把心情不好的人看作‘感冒发烧’之类的病人,那陆砚就耐心多了......



    绝不仅是因为对方颜值高!



    都哥们!



    “......好了我不跟你说了,有事呢。”



    电话挂了。



    仿佛莫名其妙只是打来‘对线’几句找找乐子。



    但......朋友。



    在本可以袖手旁观的时候选择‘多管闲事’的人,才算朋友。



    不是吗?



    墨斗先生:假期最后一天怎么样?方便接电话扣1



    对方正在输入中。



    @Adelin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