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穷,是有道理的




                光阴似水。



    眨眼的功夫,两年时间飞速流逝。



    农忙时节,满身腱子肉的宋念丰,牵着黄牛,拉动犁耙,将一块块泥土翻转开来。



    年满十七岁的他,如今个头只比宋启山矮一点点,却也比寻常人高大的多。



    配上那古铜色的肌肉,视觉冲击力强的很。



    再加上继承亲爹那副刚毅面容,浓眉大眼的。



    连偶尔经过此处的几个同村妇人看到了,都会下意识停步,指指点点,掩嘴偷笑。



    同样壮实,个头稍矮,脸上还带着点稚气的宋念顺,则把翻出的石头挑出来扔进竹筐。



    堆满了,便背起倒进河沟里。



    来回将近三里路,上百斤的竹筐背在身上,他连气都不多喘一下。



    十五岁的宋念顺,并未比两年前沉稳多少。



    看到田边妇人,敢大着胆子喊:“光看有什么劲,我大哥老实的很,摸两把他保证不生气。”



    妇人被调笑的口干舌燥,心跳加快,不由啐了声,掩面而去。



    宋念顺哈哈大笑,背着竹筐欢快的回到地里。



    宋念丰好气又好笑的道:“你真是越来越没正形了,什么话都敢说。”



    “她们敢看,我干嘛不敢说。”宋念顺无所谓的道。



    宋启山对子女的教育,向来采取只要不伤天害理,不害人害己,什么事都可以做的态度。



    在他看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过多束缚,并不适合下一代的培养。



    宋念顺对此番道理深以为然,从小捉鱼摸虾,就属他最在行。



    宋念丰摇摇头,不打算和二弟争辩。



    一手牵着黄牛,另一只手则搭在黄牛背上。



    年仅三岁的宋念守,如今也开始下地了。



    只是他没干活,而是坐在黄牛身上,跟着大哥转来转去,时不时咯咯发笑。



    田边,宋启山带着数人正在翻堆。



    所谓翻堆,便是发酵的肥料里外翻转一下,让温度更平均。



    这样沤出来的肥料,效果也会更好,且不容易生虫。



    足足万斤肥料翻了一遍,几个短工才放下叉子休息。



    宋启山抓起一把用稻壳,牛羊鸡粪,铡碎的枯草以及草木灰混制的肥料。



    先搓了搓,质地松散,水份恰当。



    握之成团,松之成沙。



    随后又放在鼻尖闻了闻,已无之前刺鼻的味道,说明其中的粪肥已经被分解的差不多了。



    他满意的拍拍手,道:“等地翻好了,把肥料混进去再犁一遍,就能播种了。”



    “得嘞,东家尽管放心,我们干活可不偷懒,何况还有你老叔看着呢。”几名短工连忙点头。



    他们都是村里人,其中一人名叫张伯保,论辈分算得上宋启山的远房叔叔,如今年近五十。



    早些年娶了房媳妇,结果因为自己生性好赌,输的倾家荡产,媳妇都输给别人了。



    爹娘都被活活气死,即便如此,也未曾悔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