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畜牧所(第3页)

 技术员老张,是个四十多岁、脸上总带笑的中年人,他拿着根木棍,在地上画图:

 “大伙儿看,咱们可以把羊圈搭得高一点,墙厚实点,最好能有个顶棚,哪怕是用厚毡子搭个斜坡顶也行啊!这样下雨下雪淋不着,刮大风也吹不透。

 地上呢,别直接是泥地,咱们铺上一层干沙子,再铺上一层干草,隔段时间就换新的。这叫‘保持干燥卫生’!”

 一个叫哈森的年轻牧民挠着头问:“这…这得多费事啊?咱祖祖辈辈不都这么过来的吗?”

 老张也不急,笑呵呵地说:“哈森兄弟,是,祖辈是这么过来的。可你想想,去年冬天,你家冻死了几只羊羔?平时拉稀、长癞子的羊是不是也不少?你算算这笔账,费点事搭个好圈,可能一冬天就能帮你多保住十只羊羔,少病倒几只大羊,哪个划算?”

 哈森掰着手指头一算,去年冬天他家确实冻死了七八只羊羔,还有几只大羊病怏怏的,开春都没缓过来。他眼睛一亮:“哎!好像是这个理儿!”

 老张趁热打铁:“还有,圈栏要结实,门要牢靠。晚上把牲口赶进去,狼来了也不怕。咱们还可以在圈旁边,用木头搭几个高架子,这叫‘晾架’,下雨下雪前,把备用的干草料捆子堆在上面,免得受潮发霉。牲口吃了发霉的草,可是会生病的!”

 这番话说到了很多牧民的痛处,尤其是家里劳力少的,最怕晚上狼来祸害牲口,也最头疼草料保存问题。

 当下就有几个牧民围着老张,仔细问这羊圈到底该怎么搭,用料有啥讲究。

 除了搭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轮流放牧,让草场永不老。

 草原最宝贵的就是草场。以前大家都是盯着一片草场使劲放牧,直到草被啃得差不多了才换地方,结果草越长越矮,越来越稀,地都露出了沙土。

 技术员小陈,是个年轻小伙子,他带着几个牧民走到一片明显被过度啃食的草场边,指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