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章 警局扫地僧(第2页)




    他一本正经地回答:“赵队,咱们用的国产海鸥df- 300相机,测光精度太差,最好向上级申请一台好点的设备。



    我觉得尼康f4f5就不错,测光精度高,很适合凶案现场的全景拍摄。



    另外,今天用的胶卷也不合适,用的是technical pan(tp 2415),这是超低感光度胶卷,适合光线充足的环境,比如户外,最好是白天使用。



    可今天的现场在室内,光线不足,而且还有大量血迹。



    所以下次遇到光线不足的凶案现场,我建议用柯达的tri- x400,这才是拍摄尸体合适的胶卷。”



    江北枫说完,还重重地点了下头。



    这一番话把赵少钦听得一愣,满脸的难以置信。



    他身旁的两名技术骨干更是瞪大了眼睛,不自觉地缩了缩脖子。



    江北枫见赵少钦脸色不好,赶忙开溜:“赵队,没事儿我就先走了,您先忙,照片我明早再来拿。”



    东城分局的条件就是这样,这里说的条件不光指设备,人员情况也是如此。



    赵少钦并非科班出身,专业知识可能没那么扎实。



    和后世重物证、轻口供不同,现在情况恰恰相反。



    要想让证据链完整,那可得耗费不少经费,市里设备不行,就得去省里。



    可要是嫌疑人都招供了,谁还愿意费这个劲呢?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嘛。



    这也是老一辈刑警最为风光的时代,等技术发展起来,人的作用似乎就没那么突出了。



    二牛还愣在原地,他没想到江北枫在技术队居然敢当面指出问题,而且针对的还是赵队!



    赵少钦铁青着脸盯着他,二牛吓得一哆嗦。



    紧接着,江北枫听到门内传来赵队愤怒的吼声:“你们俩谁配的胶卷?就这么干活的?我平时怎么教你们的?



    技术勘察要细致,注重细节!任何环节都不能出错,你们的专业素养呢?态度呢?丢脸丢到家了,被人家抓住把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