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开始准备(第2页)
学习和练习武学招式时候,孙师傅手拿一个蜡烛干,只要宋志那个动作不到位,就要以蜡烛干抽击,直到宋志形成身体机体的自然条件反射,达到孙师傅的各项严格要求为止。
为增加宋志习武后的技能运用,使宋志所学武学融汇贯通,孙师傅在他七岁后,每日必须要求宋志和自己对练,孙师傅从不留手,宋志每天都挨几场揍,脸上鼻青脸肿,身上斑驳陆离,这也成了每日的家常便饭。
宋志母亲心疼小儿子,多次与宋文阁商量,孩子小,应该慢慢学习,慢慢的修炼,实在不行就休息一下。宋文阁也很心疼,找机会和儿子商量,但宋志心智坚决,他深知所有的学武弟子,都要经历这个过程。
宋志在孙师傅的细心呵护下,身体越来越坚韧,脉络越来越开阔,武艺越来越精湛。宋志十三岁的时候,与孙师傅的对练就胜多负少了。孙师傅看到宋志每日的进步,和宋志奶奶说:宋家其他儿女武艺可以自保,但集大成者非宋志不可,宋志唯一欠缺的是实际的历练。
宋志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或者说煎熬中度过。他少时唯一的快乐时光,就是每日下午放学之后,他经常与两位哥哥或者发小武训、张长兴几人,骑马到四周山里狩猎,或者到河边去抓鱼、捞鱼、打鱼。
家乡四周的山是华北燕山山脉的一部分,虽然最高的高度也只有几百米,但山脉连绵不绝,一山套着一山,因为人口密度低,原始森林和厚密的草甸子,这在前世已经成为光秃秃的山了。原始森林里,常年无人行走,充斥着一人高的草叶子、藤蔓等,也盛产松树、杨树、柏树及各种灌木,枝脉相连,连绵不绝;东北虎、黑熊、豹子、豺、狼、野猪、鹿等飞禽走兽满山漫谷,即使在夜里的城镇,也能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
这个时候的宋志家乡,山美树美,河流众多。泛舟河上,也是这个地区普通民众最主要的交通方式,即使在冬季,很多河道也能通行。滦河、辽河、武烈河等多条河流,相互流通,尤其是夏天汛期,四处山洪下泄,河流奔涌,气势壮观。作为陪都,王朝修缮了五条防洪泄,当地人称为“旱河”,自建立以来,保护着这个城市,即使传到前世,也从未发生洪涝灾害,被人称为“洪福宝地”。
当地各种河流中,鱼类资源丰富,鲈、鲫、草、鲤、白、黑等各类鱼类,没有前世的工业污染,最为美味。宋志几人利用鱼叉、渔网等各种打鱼设备来捞取渔获。宋志经常运用飞蝗石来打鱼,或者用弓箭、飞蝗石击打野鸡、野兔、獾子等走地禽,每日都能捕获无数,这是他们几个小伙伴最能炫耀的事情。
每次的获取猎物以后,肚子总是很容易饥饿的少年们,就在野外捡拾木柴,加火进行烧烤,或者用泥叶包裹烧治,再涂抹腌料,大到黄羊、小到渔获,烧烤后的味道,即使宋志离乡多年,仍然难以忘却那挥之不去的味道,这也可能是华夏各族乡菜离开故乡之后,总也找不到的味道吧!
民国十四年,宋志十四岁时,孙路师傅因病去世,临终前嘱咐宋志;要勤练不辍,继承武艺,光大门楣,在遇到困难时,可以以狮城八极的名义,寻求江湖帮助。八极和孙师傅在江湖中还是有一点影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