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15章 时间紧迫
第二日,宋志开始就相关工作开始准备。
首先确定未来的针对人群和范围。基本确定范围在东北的奉天和北国春城、华北的燕京和津门、华南的沪上和金陵,针对的人群是现在与倭国来往密切的一些所谓“亲善”之人,包括商人、文化人等,倭国专门针对像黑龙会和满铁及倭国一些在华夏经营的企业、会馆等,打击其嚣张气焰,消减其经营实力,尽力推迟华夏苦难日子的来领,减轻这些事件对华夏的伤害,紧迫已经来临。
其次,通过图书馆、书籍刊物来了解华夏现有情况,掌握目标人物在华夏的具体情况,包括倭国在华夏的经营情况。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吓一跳。倭国在宋志所了解到的华夏经济状况,发现凡是华夏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都有倭国企业大量的经营,商品充斥着华夏的主要市场,大到机械制造,如盐铁制造设备、纺织设备等,更主要的是各种商品,包括军火、通讯设备、摩托车、军用卡车、水泥、棉纺织品等,甚至小到汗衫、鞋帽、袜子、盐、糖、火柴、灯油等民用品,1930年倭国商品销售总额已经超越其他列强,占据首位。
这个时间点,正是国际经济刚经历了“一战”后的复苏阶段,正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巨大经济危机,其他列强纷纷竞相动用关税壁垒、货币贬值等手段,保护自身经济,商品对外倾销。
作为新兴经济体倭国经济也陷入困难,无论是股票市场,还是对外贸易,尤其是其国内的工业、银行业、农业,因国内市场萎缩,消费能力的过度疲软,结果就是得大批企业不断倒闭。日本政府为应对产业危机,在1931年强令棉纺、人造纤维、水泥、白糖、钢铁等20多个行业内部建立卡特尔组织,致力于协调生产,减缓工业制品的国内价格下跌,需要寻找对外倾销地。但倭国出口企业,面对列强的强势经济优势及各种壁垒,只能将主要目标针对庞大而又虚弱的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