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25章 打击国贼

次日,丁家大宅一片凄凉。丁家老爷子昨夜已经入住燕京医院,丁家的鲁丰商行也是一片零落,引起了倭国合作商的不满,纷纷寻找丁家催欠款,丁家自身的流动资金又丢失了,但好在存储在正金银行的存款,还没有什么损失,但也需要与银行沟通对账后,才能解封。

 而对丁家来说,最大的打击却是,当日下午,《燕京日报》出的一期特刊,曝光了鲁丰商行与倭国商人合作的详细记录,以及近五年的销售记录。问题直指是作为华夏企业,显现了逃税、漏税、倒卖物资等问题,而鲁丰商行大股东是齐济源,兼任着华倭商会的会长,其子齐吉涵为燕京内务司司长等等,明眼人一看,内外勾结,官商勾结等丑陋事事情,自然暴露了出来。

 《燕京日报》特刊,不仅引起燕京震动,此后几日,燕京的《华北日报》、奉天的《东北日报》、沪上的《申报》、《大公报》、金陵的《新民报》、《民生报》、广州的《国华报》、《越华报》等陆续转载,民国进步人士纷纷发表声明,呼吁彻查鲁丰商行,撤销贪污人员职务,全国民众抵制偷漏税企业经营的商品,限制外国列强的恶意竞争等,发展成为全国性事件。

 华夏政府在金陵《中央日报》上,发表了民国政府的声明,将积极调查鲁丰商行事件,对全国的所有外资和合资商行、企业进行税收检查,督促所有企业遵守华夏的法制,积极纳税。

 面对铁证如山,倭国驻华公使馆也发表声明,强调鲁丰商行事件与倭国无关,希望华夏政府对事件进行彻查,呼吁倭国企业遵守华夏法制,积极纳税,同时也希望华夏政府保护好在华企业利益,保护在华外国商人安全。

 华夏各地报纸媒体,不仅跟进“鲁丰商行”事件的报道,也陆续公布了列强在华企业,在华销售商品品类、品牌、销售额度及纳税额度等,这股风潮越来越大,引起了各列强的不满,共同向华夏政府施压,华夏政府看到控制不住趋势,只能通过各种行政手段,降低报纸媒体关注度,引导舆论,向春节参拜、围剿红党、民选代表等,关注其他方向。等风潮落下,那已经是一个多月以后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