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96章 拜访名人(第2页)

 沐淑萍敲门而入,向各位微笑了一下,走到海公子身边低耳几句,海公子站起来,看了一下手上的欧米伽手表,拍了两下手掌,说道:“各位,我公公刚来电话,有时间与大家见一面,请各位跟我来。”

 随着海公子与沐淑萍两人,步行至海主席的府邸,只有100多米,几人步行两分钟就到了。

 看着面前这个普通的小院,四周围墙前种满了索玛花,索玛花是彝族人最爱的花卉,黄色、白色、紫色、蓝色、深红色、雪青色、白色,五颜六色,此时正在蓬勃开放,这种国人称为“杜鹃花”,有的淡雅香气,也有浓烈的味道,浓淡总相宜的感觉,让几人有些留恋忘步。

 海主席的府邸,以竹、木为主,主体采用的青砖白瓦,体现的是一种农家的风味,与海公子的高卢式三层别墅小洋楼,有着强烈的对比。

 海主席今年48岁,祖籍川蜀金阳,生于滇省秋城,彝族。1914年毕业于滇省陆军讲武堂。1927年发动兵变,逼唐下台。1928年任滇省政府主席、第三十八军军长。

 未来还在1935年任“剿匪”第二路军总司令、黔滇绥靖公署主任,指挥所部阻击过滇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方面军。抗倭战争时期,曾任华夏政府陆军副总司令、春城行营主任、滇省省蓝党党部主任,支持反常校长民主运动。1945年被免职,调任军事参议院院长、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48年加入民革,1949年8月13日,在港岛声明表示拥护红党的领导,并返回国内 。

 海主席先后主政滇省17年。他努力革新,支持民主运动,坚持抗倭,使滇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步,被誉为“民主堡垒”。

 他先后派出20多万滇军奔赴抗日战争前线,参加了台儿庄战役、武汉保卫战等;他下令修筑的滇缅公路,是战时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通道。

 海主席个子不高,很瘦削,身上文质彬彬的,感觉不像是一个军人,但他却是从军十多年了,是滇军中有名的大将。

 海主席正坐在院落的亭子间里,看着一份华夏的《金陵日报》,桌子上放着三杯茶杯,看来是刚接待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