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艰难起步
培训中真正的、更大的惊喜是,这些苗族女子的电讯学习与实操能力。基本没有识字能力的苗族女子,一个多月就靠着死记硬背,大多数人背诵了几百个汉字,至于宋志挪用的拉丁字母的拼音,更是滚瓜烂熟,电讯手法已经成熟了起来。
反而能识字的宋玉琴、宋宝琴,在后期的电讯手法操作上,还不如这些苗族女队员,看来刻苦这种东西,真是不好培养啊!
李慧这个师妹,无论是军事训练,还是电讯学习,一直出类拔萃,特别是射击和马伽术,她不会就问,为了给女子争口气,竟然带着女队员们自动加量,这也是为什么女队员进步神速的重要原因。
陈明瑞师傅就很看好她,还想收李慧为徒,宋志可没敢关注,让李慧征求她父亲的意见。
宋志正在培训自认为需要的人才时候,沐房安也正在开拓进货渠道和走私渠道,大哥宋澹也在督促工厂、医院、骡马行的建设,慢慢培养各项人才,张裴炎夫妇正在逐渐建立春城医院,王海立也在督促王家公司与沐春公司贸易物资的往来,而抗倭备战重要一环的张国维教授终于来到了春城。
一脸疲惫的张国维,不是孤身一人而来,而是带来了十四人,有五位专家,三个学生、六个工人。
专家是农学家国立蓉城农学院李新副教授及其农学院专业学生张自力,蓉城国立医院大夫刘雨泽、余欣夫妇,国立蓉城大学生物系副教授国立悟及国立蓉城机械系的张国维学生张展、于尚志。
六个工人是张国维教授的在蓉城开办的小机修厂的工人,其他有家庭的工人并没有跟随前来,这几个工人两个成熟的师傅和四个学徒工。
在接风宴上,将张国维教授介绍给沐家和王海立,并与沐家协商将春城机修厂交给张国维教授,并再次将沐家一个处于郊区的院落交给张国维教授,做为张教授的研究所与培训基地。
蓉城国立医院大夫刘雨泽、余欣夫妇,是从倭国札幌国立医学院外伤科毕业,在京都国立医院工作三年后回国,刘雨泽今年二十七岁,妻子余欣今年二十四岁,札幌国立医学院妇幼科刚毕业。
宋澹将两人安排进入春城沐春医院,特别是余欣大夫所学专业,是华夏国内稀缺的妇科和儿科,此时华夏国内生育率低下、儿童的死亡率高,余欣大夫的到来,也填补了春城医疗的空白,刚一开诊接待,就将小小的春城沐春医院住院部住满,接诊室也爆满。这使得张裴炎夫妇和自己的丈夫刘雨泽充满了怨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