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刃如锋喜闻乐见的高杨

第114章 采购计划(二)(第2页)

 以机床为列,普鲁士最高峰时各种机床达210万台,是同时期毛熊的4倍,而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米国只有10万台,最厉害的是普鲁士制造业的各项技术标准,制定的十分严格,每一个环节的标准误差不能高于0.1mm。这种普鲁士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充斥着普鲁士工业,这成为这个民族未来工作的作风。

 宋志通过张国维教授的关系,带着祈安四处奔走,与克虏伯、莱茵金属、萨尔茨吉特钢铁联合体等各种企业进行商务洽谈,因为经济危机影响,几家企业有意向出售设备和技术,但是就业和效益的压力,也使得双方的谈判拉扯的时间过长。

 宋志对此的策略也简单,他借用二嫂的亲大姐沐立之,因大姐和大姐夫正在高卢的首都综合理工学院任教的关系,联系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和意太利的几家企业。

 布尔诺兵工厂的zB-26轻机枪(30发弹匣供弹)、布拉格兵工厂的仿毛瑟步枪vz24步枪、斯柯达兵工厂的m1915式37毫米步兵炮(全重仅70公斤,射程3公里)等。

 捷克斯洛伐克继承了奥匈帝国的技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独立的,但是经济危机下,失业情况严重,倒闭企业很多。

 宋志确定引进了两套仿毛瑟步枪生产线、一套zB-26轻机枪(30发弹匣供弹)和m1915式37毫米步兵炮的生产线,签订合同时,特意提出将招聘一批失业的工程师和熟练工人,将随着机械设备一起到华夏安装调试,并协助生产。

 意太利这时已经处于墨索里尼的法西斯统治,意太利自身的飞机、汽车、摩托车、生物制药及机床等技术,在此时的世界上据有领先优势,意太利军队的技术装备在这时候,很多方面其实是优越于王国、高卢,但低于普鲁士。

 但宋志要考虑到装备的适应性问题。前世的华夏,抗战中表现突出的就是普鲁士装备,物美价廉,特别是仿毛瑟的华夏步枪等装备,造成了王国、意太利、高卢等武器装备太少,不利于未来华夏抗战中的装备和训练,这也是宋志也不选择王国、米国装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