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前往倭国(第2页)
宋志也重点关注了“福源粉”的药物的生产。所有药厂的工人,并不知道这种药物的具体作用,生产出来以后,都交给了宋志。宋志也不假手他人,最后一道合成和包装,都由自己在空间中完成,并且随身携带。
只有去往欧米等地的走私渠道,以倭国产“复原丸”的名字进行销售。而“福源粉”数量之所以这么多,是因为宋志想进行自己的计划而做的准备。
宋志也没有与王老先生、师父等人去告别,带着邱泽凯、杜句两人,悄悄登上了去往倭国的货轮。此时华夏与倭国还未有客轮直达,一般都是货轮搭载或者客货两用,而且主要是倭国的航运公司在运营。
这也是倭国相对强势,拥有着海事的权力,因此占据了华夏与倭国航线,以取得自己巨大的暴利。华夏运输公司因倭国军事管制,尤其是这次淞沪抗战以后,无法参与华夏与倭国之间的运输,只能采取由倭国运输公司雇佣的方式来参与经营。
柳川幸之助、秋山泽、高野句三人以倭国身份前往倭国,自然乘坐的是来倭国轮船运输公司“大同海运”富士山号,这是一座载重4000吨,时速19节,需要5-8天到达横滨。倭国政府为了鼓励从事海运业,刺激倭国经济,出台了《船舶改善助成制度》,政府进行补贴,大约能补贴新船的三分之一造船经费。这对未来倭国海军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此时的倭国正经历着大萧条阶段。这次的大萧条,在前世被历史学家称为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米军占领,是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三件历史事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倭国全国处于经济崩溃、政治乱局和农村灾荒。
1930年民政党内阁开始回归金本位,拉开了倭国经济螺旋式下降的开端,造成了银行大量倒闭,形成了席卷全国的金融危机,也倭国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五分之一,全国出口下降了40%。
1930年至1935年大萧条结束,稻米、丝绸价格一路暴跌,此后十年农产品价格大多是下跌状态,农业负债累累,收成也忽好忽坏,1934年倭国拉开了大饥荒,可1933年倭国农业刚经历大丰收。